第166章 往事
皇上见颜姑姑如此说,便开口道:“上次你治瘟有功,如今还一直帮助老太妃治病,找个机会朕会赏你的,起来吧。”
梓怡听得“老太妃”三个字,心中一惊,难道颜姑姑就是先皇最钟爱的后妃颜氏?梓怡一直以为颜姑姑是侍候老太妃的贴身侍女,而被颜太妃赐姓颜,却不想竟然是颜太妃本尊。可是……
看着梓怡疑惑的目光,颜太妃说:“你是惊疑哀家本来已经是过世了不是么?”颜太妃说道,“先皇撒手人寰,哀家本来也是要跟去的,自从入宫后,先皇几乎是专宠于我,恩爱几年,太后早就怀恨在心,况且我一生无儿无女,为先帝陪葬也是应当的。但是先皇早有先知,一怕我跟随而去,二怕太后加害于我,故特命皇上对外宣称我已随先帝而去,又用狸猫换太子之计,把空馆安葬入皇陵,而让我隐姓埋名在这浣颜阁居住,隐蔽之好,太后竟然一直不知情。”
梓怡听得心中惊奇,只是不成想,皇上竟然愿意为了先皇遗命,瞒过太后悉心照顾颜太妃这么多年,可见是个真性情讲义气的人物。
皇上说:“当年益州郊外一战,我跟先皇均中箭负伤,逃到太妃家旁的草垛边,已经是再无分毫力气,太妃拼了命把我二人拉到草垛里,又用稻草和沙袋堆积起来,随后清理了地上的血迹。幸亏太妃聪慧,伤了一支鸡让它带血而逃,跳入了附近的小河中,待追兵追来循着鸡血往河对岸找去,若不是颜太妃冒死救了我跟父皇,如今我们早已是吐蕃刀下之鬼,孩儿怎能忘恩负义。再者说,母后记恨太妃,不过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太后深爱父皇,而父皇视太妃为知己,近乎专宠,而对太后是相敬如宾,是一种尊敬之爱,母后心中郁郁不平,才一直对太妃心有不满,如今对外宣称太妃已仙逝,母后也如此认为,心中不平早已淡去,岂不是对母后、对太妃皆为好事。”
梓怡明白个中缘由,心中踟蹰,一边是太后,一边是太妃,两人都如自己的亲长辈一般,可如何抉择呢?
皇上看梓怡心思百转,便说:“你照顾太妃有功,这段时间又看护怜才人的胎尽心尽力,待怜才人生产后,我会封赏于你的。只是太妃之事,切不可转告第二人。”
梓怡自然明白个中厉害,领旨谢恩。
皇上走后,梓怡又跟颜太妃说了说话,把脉问病,太妃仍旧温柔的说:“你仍旧叫我颜姑姑就好,太妃的帽子我早已经丢掉了。”
梓怡见天气回暖,太妃的病也好转了起来,心下高兴,便吐出长久心中疑惑,问颜太妃:“姑姑,梓怡自第一次把脉,便感觉您体质虚寒柔弱,不宜劳作,故而终身无所出。但刚才听皇上所言,您当年能救得先皇和皇上,身体理应是极康健的,且入宫后既然为专宠,更是锦衣玉食,可为何身子反而如此冷寒虚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