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帝喜(今日万更5)
董妃、覃晶晶、费梓延等人一起跟着皇上浩浩荡荡的去了冷宫。
打开冷宫尘封的大门,皇上心中也不免唏嘘起来,几个疯疯癫癫的婆子,荒芜的野草窜的老高,遍地是老鼠虫蛇,一股腐败的霉味……
董妃迎上来说:“皇上,您进冷宫,不吉利,况且这又是产房……”
皇上摆摆手说,“朕的两个皇子曾经在这里夭折,难道朕还要看着第三个皇子死在里面吗?”
董妃知道冷宫勾起了皇上对丽妃的思念,也不好多说,便跟着皇上一起进去,覃晶晶等人毕竟忌讳这是冷宫,便等在了门口。
这时,一声响亮的啼哭从里屋传了出来,听得里屋人高兴的说:“生下来了,生下来了,是个皇子!”
皇上一个健步走进里屋,只见在昏暗的烛光下,一个满脸汗水、身着素衣又带着几点血色的靓丽女子保着呱呱落地的小婴儿,正细细的裹着被褥,而一旁是已经累晕过去的卢晓思,还有一名拄拐老妪在逗着孩子,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竟一点没有冷宫的沉闷腐败之气。
靓丽女子见皇上进门,喜极,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皇上跟前,说:“皇上,您看看,小皇子多可爱,怜才人可是受了不少的罪才生下皇子呢!”
皇宫里已有十几年没有添丁了,四皇子都已经弱冠,而最小的公主也快及笄了,又有了新皇子的皇上顿觉自己年轻了不少,他高兴的抱过来看,说:“这声音洪亮,像朕小时候,就赐名崇博亮吧!”
把皇子交给梓怡,又探视了卢晓思,梓怡忙说:“皇子早产,且胎位不正,怜才人为生下皇子,几次晕死过去,现在是累坏了……”
皇上点点头,给卢晓思掖了掖被子,又看着肖氏,心中有些熟悉之感,问道:“你是何人?”
肖氏跪答:“老奴乃先皇生前丫头肖氏,入宫后因无住所,故请愿住进冷宫。”
皇上忙扶起她细看:“你……你是肖姨娘!一别几年,我以为您老已经出宫安享晚年了,没想到竟然住在这里!”
肖氏晒然一笑说:“我是先皇的丫头,怎么能离先皇而去。”
皇上歉然的说:“朕当真不知道肖姨娘在此处,这里……这里不住也罢。”皇上想起这冷宫的过往种种,心中歉疚,说:“来人,传朕旨意……”
元禧公公和笔令官忙进来纪录,皇上高喧:才人卢氏,性情温顺、行善得体,诞下龙子,擢升卢氏为怜嫔,赐住延思宫,小皇子赐名崇博亮,封南都郡王。先贵人肖氏,救助有功,封肖太妃,赐住永和殿。后妃董氏、覃氏,侍病有功,擢升董贵妃、覃才人。
董贵妃、覃晶晶、肖氏等人忙跪拜谢恩。
董贵妃又说:“皇上,此次侍病,后宫嫔妃均有功劳,臣妾不敢独自居功。”
皇上正在兴头,想一想说:“后宫的位份,也好久没进了,这样所有侍病的全都进一级。”
于是,柳嫔封为柳妃;康贵人升为康嫔,秋香儿升为柔美人,王瑾升为御女。
皇上看着费梓怡为难的说:“前一阵刚生了你六品,可无法再升你的官了,可赏赐你什么好呢,容朕且想想?”
董贵妃又在旁边提醒:“皇上,侍病的原还有御女宋嫣儿,不若将功补过……”
皇上打断董贵妃的话:“将功补过?谁知道她侍病是何居心?”
这时有小太监进来报说:“禀皇上,永康殿传来消息,宋御女自尽了……”
……
太监来报:“宋御女自尽了……”
董贵妃忙问:“可救过来了?”
太监说:“幸亏发现的及时,救下来了,宋御女仍要寻死,意思是对不住皇上的知遇之恩,唯有以死谢罪,好在皇后已经赶过去,劝住了,但是御女说凡心已死,这会儿已经剪了短发,要到玉佛殿带发修行了。皇后已经恩准了,让我来请皇上示下。”
皇上正在得子的兴头上,并不在意这些事,于是摆摆手说:“知道了,下去吧。”
一家人都获得了荣升,皇上又添了皇子,自是高兴的要命。
覃才人乘势说:“眼看就要到八月十五了了,不如八月十五既过中秋,又给小皇子过十二日。”皇上大喜,称甚好,又赶着让太医和宫人把怜嫔、费梓怡和肖氏请回自己的寝宫,又指派了两名亲信嬷嬷专门伺候小皇子。
覃才人忙掺着皇上说:“皇上,时候不早了,您明日还要早朝,不如回去再睡两个时辰吧。”
皇上点头称是,于是一家人搬宫的搬宫、回殿的回殿,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
这样的夜晚,总是有人睡不着的。
长春宫
皇后一个巴掌扇在画心的脸上,留下五道血印子,“你个不成事的家伙,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画心跪在地上哆里哆嗦的说:“请娘娘息怒,奴婢也没想到,竟然只是咬死了一名老宫人……”
皇后怒道:“你不会多放几条吗?两条咬不死,三条、五条还咬不死吗?”
画心哆嗦的说:“娘娘息怒,那毒蛇……奴才自己也怕的紧,再加上时间紧张,一时也不好找,小子们只好不容易抓到两条……”
皇后又一脚揣在画心的肩上,画心顿时萎坐在地上,皇后吼道:“咬不死也就罢了,那装蛇的袋子,你怎得还落在冷宫了,让那御林军侍卫拿去,直接承到皇上跟前,现在皇上那边已经在查了!”
画心忙跪行过去,拼命磕头说:“娘娘饶命,奴婢听得冷宫外面有动静,怕被人发现,只得揭开口袋匆匆离开了,没顾得上收袋子。娘娘,区区一条布袋,他们查不出什么的……”
皇后用护甲紧紧的攥着拳说:“要想查不出,除非……”
于是转眼冷冷看了画心一眼,说:“这事你也辛苦了,下去吧。”
画心没想到皇后竟只打了自己几下,就完事了,心中大喜,一边磕头一边说:“谢娘娘恩典,谢娘娘恩典,奴婢以后一定好好为娘娘效命”。
锦心在外屋听的分明,心中暗暗叹道,下次,怕是没有下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