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世渊 - 一蕊芙蓉,三朝宠妃不负卿 - xinmei121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6章 世渊

许昌林叩拜隆恩,又说:“10名新举人已候在殿外,请皇上示下。”

皇上宣了10人进殿,这10人均比较年轻,有的目光如炬、颇有精气,有的翩翩文雅、颇有涵养,确实都是人中龙凤。见了这些年轻人,皇上也来了精神,便说,“我出一题,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各个写一写想法,再定夺官职。”

于是,皇上用朱红在锦帛上写下“用人之道,是唯德乎?是唯才乎?是唯何也?”

公公早安排了下人为每名举人都搬来了桌椅,铺上宣纸笔墨,梓怡则在香炉从新点起来一柱龙涎香,轻轻敲了一下钟磬。

座下十人各展神通,有的奋笔疾书,有的冥思苦想,有的抓耳挠腮,倒是离着梓怡最近一名举人,名曰周世渊的,笔试是第二名,却是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并不着急写作。

龙涎香极细,燃尽不过15分钟。已然10分钟过去,梓怡见众人有的已挥挥洒洒写了一页纸,基本写就,有的也写了大半,急急挥毫,唯独这周世渊,仍旧在闭目养神。

梓怡怕他耽误了时辰,也怕他交个白卷惹皇上生气,便轻声出言提醒:“大人,此香已快燃尽,请大人抓紧作答。”

这周世渊终于睁开眼睛,对梓怡微微一笑。此人是众考生中最年轻的一个,也就是十八九岁的年纪,面目白净,一双眼睛笑起来如月牙一般,还有两个酒窝,倒是极干净可爱的一个人。

周世渊慢斯条理的平整一下宣纸,理了理狼豪笔毛,在宣纸上写下八个大字“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他刚一放下笔,龙涎香便已燃尽,梓怡便轻轻敲下钟磬,说:“请各位大人落笔。”

元禧早已一一把试卷敛了起来,交给皇上阅示。

梓怡在皇上身边填茶,见有人说要唯德,有的说要唯才,还有的写要唯家世正统,皇上均不置可否。

看到最后一张周世渊的八个大字“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时,皇上终于露出笑意,说:“好啊,与朕不谋而合,虽未多言,道尽真髓。”

于是,皇上封周世渊为新科状元,任吏部参议,从五品,为十人中最高官阶,且为实职,另外9人,或封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或封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等职务,分别是六品、七品不等。

皇上议完,便由元禧公公扶着回后殿休息了。许昌林被碰了一鼻子灰,虽未受罚也心中不情愿,带着张道家拂袖而去。一时间其他举人也都散了,梓怡在堂上收拾笔墨,周世渊便走过来拱手道谢:“多谢姑娘提点。”

梓怡见他态度诚恳,便笑说:“你倒是大胆,只写了八个字。”

周世渊说:“字不在多,重在管用。刚才在殿外隐隐约约听到殿上姑娘的一番话,颇为钦佩。若无姑娘前番指出那两人的出身,也没有在下的官职了。”

梓怡笑笑说:“但盼你等为国尽忠便好。”说完便告了见礼,回后殿了。

周世渊却远远的站在大殿之中,任一身光华笼罩全身也全不自知。一双眼睛,只紧紧盯着梓怡离去的方向。

这个宫女,竟然如此有见地,有心胸,顿时让人有以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能在皇上面前行走,又能置喙殿试的人选,她,到底是什么人??

大殿结束。

皇宫的日常一切照旧。

元禧公公安排的道士,下午晚些时候,便进宫了。

元禧公公说,此道士名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西蜀崇龛人,约莫三四十岁年纪。众人本以为是个一身道袍的老学究的陈腐模样,但一见人,却清秀异常、面白唇红,眉目如画,只觉得让人看了浑身舒爽,仿佛只有二三十岁年纪,一身白衣,扎一个普通的道髻,真如仙人一般。

听说一个仙人一般的道士入宫,宫里的宫女下人都偷偷的跑去瞧。

梓怡到并不在意,赶着在自己的偏殿屋中为去世的何洛瑶扎一个洛神花灯,希望头七的时候烧给她。

元禧公公引了道士去皇上起居的承乾殿偏殿觐见,皇上刚刚睡起,见这道士一身仙气,便也来了兴致,与这扶摇子先生推演起象学来,又下了几盘棋。这扶摇子为皇上卜了几卦,推演到皇上幼时及中年的几件生命攸关的大事,竟是件件准确。一时间皇上啧啧称奇,直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下棋时,扶摇子指着这满盘的黑黑白白棋子,只叹一口气说:“陛下为这大好河山操心劳力,但也不要让自己的后线虚防,还要考虑下蜀国的大统后继啊。”

一句话戳中皇上的心窝,太子如今下落不明,虽然自己曾经放出话说,太子一旦找到,还恢复太子席位,但已经过去十好几天了,恐怕是……原来杜氏的旧部已经渐渐活络起来,想要推举二皇子彭山郡王崇博裕为太子。董贵妃自己嘴上虽然没说过什么,但这几天精神特别好,一向比较淡薄名利的董贵妃,最近往承乾殿跑得也格外勤,她亲生了崇博赞,又抚养了啸儿,自然也是有所想的,这个中缘由皇上自己如何不知。

自己的三皇子崇博赞很好,外事交涉游刃有余,又不争事务,安然淡泊。自己的老四崇博啸也很好,杀伐征战,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如今有梓怡伴其左右,估计又会左膀右臂,如虎添翼。

可是……可是……他们终究不是太子啊!

皇上心中还是对太子抱着希望,赶忙问:“道长仙人,能否掐算一下原太子贤儿下落如何?”

扶摇子只笑笑说,“此算涉及天命气运,乃逆天之举,贫道算不得的。贫道只劝皇上一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皇上听得这话伤心,便让元禧公公引扶摇子去皇宫里看风水堪舆,自己则独自坐在棋盘前伤怀不已,一句话也不愿意说,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沙漏里的沙子,一点的一点的流淌。

唉!

难道,真的要重新考虑太子人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