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 大宋风月 - 山海十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月 >

第65章

柏淑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

朱大富见准儿媳无事就把朱睿召唤回家,端午前夕事情不少,倒不是为了赛龙舟做准备之类,而是朝中出台了一个与蜀中千万人都息息相关的政策――准备开始推行交子的使用。

蜀地流通的是铁钱,铁钱与铜钱实行二比一兑换,进出蜀中买卖着实不便。随着大宋的经济越发繁荣,大宗交易需要的货币数量日益增长,让朝廷决定在蜀中试点发行纸币交子。

有关交子纸币与铁币如何兑换,如何确保铁币的存量不让交子成为一张废纸,等等此类问题让成都府的知府放榜召集起府城里有头有脸的几十家商户东家。

此事是要摸着石头过河,而发行交子离不开大商人的支持,大家需要一起坐下来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换做两三年前,朱大富不敢想他也被邀入此等会议里,但如今身份一变,他已经成了蜀地乃至大宋都有名的朱大老板。

也正因为下半年要面对交子发行这一大事,他才没有功夫巡查产业,需要月枕石代为走一趟山路不便处,而要把朱睿带在身边让他好好观摩学习。

月枕石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猜测,等她再回来时此地一定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在她离开前,唯一觉得有些不妥的地方是何必不知去了哪里。

在两三年里,何必三不五时离开府城,这次走得有些远说了要往西夏去,离开前说是归期未定,尽力在朱睿与柏淑的婚期前回来。

“就连小黑都联系不到师父,也不知他跑那么远做什么。”

月枕石隐隐觉得应该是与鲁班秘术一事的后续相关。在云台山的密洞里死了多少人?他们又有没有同伙没有入山?何必可能就是去解决那些后顾之忧。

展昭将一个粽子剥好放到月枕石碗里,“如果何师父回来了,我会通过商号传消息给你,别为此担忧太过了。”

“好。”月枕石用筷子戳了戳碗里的粽子,包粽子的时候不觉什么,但剥粽子时黏糊糊沾手的感觉真不舒服。现在,有人服其劳是再好不过了。

月枕石不紧不慢地吃完粽子,忽而对身侧的展昭说到,“离开之后,我一定会想你的。”

展昭闻言握着筷子的手愣在当场,抬头入目是月枕石顾盼生姿的模样。四目相对中,他过了半响笑问,“你是想我剥去粽叶的粽子,是想我褪去鸡毛的山鸡,还是想我刮干净鱼鳞的鱼?”

“谁知道呢?说不定都想。”月枕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再看展昭又笑了,手指点向他的嘴角轻轻一碰,就见指尖多了两颗糯米粒。“多大人了,还能吃到嘴边。”

展昭用手摸着嘴角,那里已经没有米粒了,但还有月枕石指尖留下的温度。这该怪谁,谁让刚才某人突然来了那么一句,让他现在都有些心跳得有些快。

“花猫也刚好,正好与此物相配。”

月枕石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艾草香包,其上绣了一只似虎若猫的虎头,将它放到展昭手里。

‘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端午佩戴以艾虎古已有之,或是把艾草变成虎头的模样,或是以剪纸成虎头的模样黏上艾草随身佩戴。

展昭自问见过不少虎头,但还是头一回见长相如此随意的老虎,也许只能说某人的绣工平平无奇才对,他却小心翼翼地将其塞入衣襟胸前。

“给你准备的端午节物有些多,那些驱蛇丸、避虫丸、叮咬后用的药膏等,都分别装袋了。你清点一下,随身带着上路。”

“那就多谢了。”月枕石笑着点了点头,到底没有再多说什么。

**

时至七月。

镖队与商队一行人已经进入贵州境内。

“在向前走就进入苗族人的聚集地了。”

镖队为了照顾月枕石特意加派一位女镖师,柳瑗正站在柳江边说着附近一带的情况。

“穿过这一带就进入k人的悬木镇,那就是目标地了。是既要走陆路,也要走水路,不然有些地方就很难翻过去。

山林气候变化无常,刚才打听过了之前曾走的那一条水路的近况。因为近段日子的雨期不定,走水路不是很安全,队里商议了一下,建议月姑娘从地上走。用时久一些,但也免了翻船之类的危险。”

这次商行里就派了四个人,月枕石、账房吴、还有两个跑腿伙计,而镖队连带柳瑗在内也是四人。因为此次去程时不必押送货物,而回程只要携带少许特产便可,所以还称得上是轻装上路。

“好,那就从陆路走,一切以安全为主。”

月枕石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多看多听,将所到处的份风土世情记录下来,以供日后做生意的时候用,也就不必执着于非要选哪一条道走,非要在什么时候抵达悬木村。

几天后,一行八人抵达枣子村时,俱是非常庆幸没有从水路走。

投宿客栈的掌柜说,因为几日来雨势不定的关系,江上的风浪难测,昨日有几艘船便是翻了。

“八位要是不着急,不如在枣子村多留三四天。依照往年的经验,这雨估摸着也就最多再下三四天。平日村里没什么有趣的事,恰好昨天来了戏班子,他们也是要继续往南走,听了劝多住几日。说是闲着也无聊,便在村东头的小院上唱几场戏,让村里热闹一下。”

枣子村,村东头有一处大院子是前朝时期建的。原是富贵人家的住处,后来被改建成为村里的宴席听戏场所。

昨日,外来的喜竹班就入住了村东大院,说好稍作休整就连唱几场戏,以而渡过慢慢雨日。

“我们去看一眼吧。”月枕石决定休整几日,既是为了了解世情也就不在客栈里窝着,与柳瑗一起在枣子村里转了一圈,最后转到了村东大院门口。既是同为外来客,那么不妨先打一个招呼。

大院的门敞开,可以看到不时有三两村民出入,隐约能听到他们多是在戏班闲聊,但也有一些是手持一张薄纸跨出门槛。

“这位年轻的大夫还真神了,他给我扎了几针就不痛了。我打算照此方去镇上抓药。”

“听说是姓公孙,与喜竹班顺路,是去南边山头采药的,也不知他返程的时候还路不路过我们这里。”

柳瑗听了来劲了,“没想到戏班子还跟着像样的大夫,我刚好想配几幅膏药,这几日天一多雨,手上旧伤处就隐隐作痛。”

月枕石也被勾起好奇心,年轻的公孙大夫,莫不是公孙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