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 大宋风月 - 山海十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月 >

第97章

两国使团入京后的吃穿住行事宜主要由鸿胪寺负责,而汴京樊楼名满天下,它由五幢三层高的楼群组成,规模之大让来了京城的人都要慕名一观。有钱的上高层吃宴席,兜里没几个铜板的在一楼大堂也能感受一下气氛。

今夜,樊楼的南楼五层被包场,主要是大宋延请两国使团一同聚餐,就连不怎么出席宴会的包拯也不得不去吃公务餐。谁想这一次竟是吃得忽然晕倒了。

“包大人被路过的小二发现昏倒在通往去三楼茅厕的门口。”

王朝尽量客观地描述起两刻钟之前的情况。樊楼的每一层都设有茅房,招待使团的宴席排在五楼,而包拯却是去了三层,是否因为等不及而下楼还有待查问。关键是包拯的昏迷原因不明。

“现场几位大人或多或少通医理,检查了包大人的身体情况,没有明显外伤,而脸色也似常人般正常,好像就是睡着了一样。我在宴席上观察得仔细,包大人并没有喝太多酒就不可能是醉倒。刚才已经给掐过了包大人人中与扎过了指尖,但他仍是昏迷全无反应。”

公孙策听的是眉头紧蹙,他对开封府一众人的身体情况如何非常清楚,包拯还不到四十,身体康健中气十足,天天可在朝堂上开怼,几乎不可能忽然晕倒。具体情况肯定是要到现场再能确定,但最怕就是宴会里出现了投.毒之事。

“现场有没有什么可疑人物?包大人离席之际,有没有什么人是没在座位上的,或是紧随其后出去的。”

王朝摇头说明应该没有这种情况,至于在包拯离席后的一盏茶里,他是否在樊楼里遇到了什么人,那还就真的不好说了。

“现场已经封锁起来,此事已紧急入宫皇上。不论怎么样,只愿公孙先生想办法让包大人先醒来。”

这一愿望是美好的,公孙策赶到樊楼后却对包拯的昏迷束手无策。

没有中毒、没有外伤、没有过度疲劳、没有饮酒过量,包拯正是原因不明地就这样昏睡起来。然而,与已经请来的几位大夫所诊断的结论不同,公孙策发现包拯看似无碍的昏睡实则正在消耗生机。

公孙策没有在场一众官员与两国使团的面说出如此猜测。他曾云游天下见过一些稀奇古怪的病症,包拯的脉象看似平稳但与他曾问诊过的落洞女有些相似,那是一种失魂症,而后果严重者是莫名其妙地就失去了生机,根本无从救起。

‘此事不妙。’公孙策遥遥与月枕石对视一眼,看到她指了指窗外,便是借口去三楼第一现场一观而退了出来。

月枕石与展昭已经来来回回查了三楼至五楼的通道,暂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痕迹。樊楼的伙计确定包大人没有去过一楼与二楼,而在包大人离席的那一盏时间内,四楼与五楼的宾客也都表示没有谁去那两层的茅厕,谁也不知为何包大人要下到三层,此事必然有其诱因。

三人一同出了樊楼偏门,遥遥可见正门前路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消息传得很快,尽管封锁了樊楼,但明天汴京城的头条一定是包拯的昏迷不醒。

月枕石没有凑到包拯身边,她的身份最好是别在两国使团面前高调曝光,但隔着重重人群已经看出了包拯印堂发黑。这不是笑话,包黑炭的印堂发黑是被阴气所缠,只是因为樊楼人来人往气息杂乱,她暂且无法从中分辨出成因。

“把人先送回开封府。樊楼人多繁杂不易治病,不管要怎么治疗都先要让包大人先回到清静的地方。我去把小红抱到府衙,让它确定一下包大人身上的阴气问题。”

展昭想到暂且留在樊楼里的那些人,即便出事的人是包拯,恐怕也不能将那些高官与使臣强留在樊楼中太久。

“估计不多时官家就会赶来,我先留在樊楼应对情况。你们将包大人送至府衙后,再里里外外仔细查一番大人的身体,看看有无疏漏之处。我们都要做好准备……”

展昭说到这里握紧了腰侧的巨厥剑,而今他们准备什么却是难以估量。

此前夷山埋尸案的出现已经给开封府蒙上一层阴影,今夜包拯的昏迷不清彷如高悬的巨石终是掉落了下来,而狠狠将人砸得生疼。

包拯不只是开封府的中流砥柱,他的存在已经支起了百姓心中的一片青天,倘若青天就此倒下,也许压不垮大宋日益繁盛的商贸买卖,却会动摇人中的一份清明信念。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它绝不会缺席。”月枕石伸手抚平了展昭紧蹙的眉间,“自古邪不胜正,我们必须相信这一次也会是好结果。”

如果连期盼与坚信都没有了,又何谈在乱中求胜。

展昭点头摸了摸月枕石的侧脸,当下是不必多言,他们都需要尽力做一切就可以做的事情。

这一夜,汴京城真的成了不夜城,大多夜深未眠的人都在为包拯昏厥一事而忧心。

东城某间宅院。

简友嘉问询愤怒地一脚踹开了房门,他看到一只灰白毛色的猫被吊在半空,它的脖子被绳索紧紧缠着,而一双充血通红的猫眼直勾勾地注视着门口。

“鬼仲,谁让你把猫鬼蛊下在包拯身上的!你分明说过要用在使臣身上,给西夏或辽国制造一些乱子,顺带看看朝廷会怎么做,但是今夜你却让这鬼东西接近包拯,他有哪里惹到你了!你可知猫鬼一出必死无疑,包拯死了对你能有什么好处?汴京城乱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鬼仲一言不发地听着简友嘉的指责,等他结束了一长串的破口大骂,这才不屑地幽幽开口,“怎么,你一个杀人分尸者倒是同情起开封府尹来了?我倒是今天才知道原来你就是一只可怜虫,即便是学了一身本事却还是二十二年的无能小子,你是不是一直期盼着头顶有青天能让甜水村的屠杀案大白天下,或是希望官府为你将凶手缉拿归案?”

“可是孙嵩一众人逍遥法外二十二年,如果不是你盯上了他们而下杀手,你觉得真有什么青天大官去管一管当年的旧案?如果有的话,这二十年里又干什么去了。”

鬼仲摸着灰白猫的尸体,他与简友嘉在湘西相识自幼一起学习巫术。简友嘉身负血海深仇想要对彩云班进行报复而在半年前入京,他则是早就听远房表叔薛茂提过曾经的汴京奇门异术要来见识一番。

早在隋唐年间,鬼姓一支就被流放至湘西偏远之地,一直以来族人就没有再练成猫鬼蛊,那样曾经震惊朝野的秘术。

鬼仲与兄长鬼伯一直都在研制此种高深的巫蛊之术。比起鬼伯在湘西剥猫皮做实验,鬼仲选择了早一步北上汴京,他早与简友嘉有过约定,如果简友嘉杀了孙嵩七人便以特殊方法埋入地下,以而淬炼阴魂为猫鬼蛊做准备。

汴京城是一个好地方,它的繁华掩盖住了深藏的黑暗。

从杀猫案到地下沟渠案,鬼仲不费太大的力气就收集足够多的怨气与戾气,如今猫鬼蛊大成又怎么能浪费在使臣身上,既然玩就要来一把大的,足以震惊世人!

“今夜是包拯命不好,谁让他要救一只看起来可怜的猫,多余的同情心让他中了猫鬼蛊。”

鬼仲满不在意地笑了起来,这种制造出大事件的感觉真的让人心情舒爽。他看着简友嘉气急愤怒的脸,冷漠地问到,“难不成你也有多余的同情心?想要帮助开封府破案吗!”

“是你先违背了约定!我没想过坑害好官。”简友嘉死死瞪了鬼仲一眼,他转身便要离开,却只觉胸口忽的一疼,低头看去仿佛是一道猫爪虚影刺破了心脏,但又分明不曾流出一滴血。

鬼仲催命之声在后方响起,隐约已死的灰白猫眼珠诡异地动了动,“你该明白猫鬼蛊的,多死一个多加一份力量。你早一步去了也别挂碍,包拯不过有吉气护体才晚你几天而已。我最想知道灰白能成长到何种地步。哈哈哈――”

简友嘉直直向前倒去,他在临死前想起事前的安排,幸好他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就看开封府的人速度是否够快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