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田秀平的养鸡场和加工厂的分厂再西安也开起来了,有了老厂的带领和订单分享,厂子的起步并没有很艰难。
她的先锋大将顺子被派到了西安去领衔发展,自然发展的效果也是喜人的,一年多的功夫,差不多就建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厂子,也开始正常接收订单了。
燕金桂在这一年多,也慢慢儿上手处理了一些订单和财务的问题,只是对工厂的运营管理还不太了解。
老燕头儿对这些还懂一些,毕竟以前常看田秀平在家琢磨这些。
等西安的一切都走上了轨道,顺子也就自然而然功成身退,回到了自己北京的小窝里去了。
顺子在北京的小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的,在赵春芳看来,就是没有个对象。
这好几年下来,阿福跟林铮也结婚了,铁蛋不仅调回北京当了区长,还带回来一个副教授媳妇儿。
现在也不能叫铁蛋了,要叫燕区长了,靠着自己当年在基层的政绩,回来就直接成了区长,俨然一副领导架势。
阿宝也不用说了,自打高中的时候跟六子扯到了一块儿去,俩人就没消停过,她对六子是一时候冷,一时候热的,也是阴晴不定,可偏偏六子就是对她一如既往。
再加上已经结婚的柱子,还有有了之前在服装店一起卖货小姑娘做女朋友的富贵儿,这老燕家的孩子里,数来数去就剩下顺子还是个单身啊。
这一单还直接单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年份2008年。
这时候的顺子已经不仅仅是个小老板了,他依然是个手握一个电子大厦的大老板了。
这还要多亏了他当年在北京别的没忙活,就一直忙活着买房子,这才把钱都倒腾出来,搞了一个二层楼的电器大厦,专门卖各类电器。
他自己也不用一把手抓,只要自己去谈好品牌合作就妥了,卖货有店员,管理有经理,自己只要管管钱就好了,然后就是拿着钱到处去投资,钱再生钱。
比如他趁着新世纪初给了自己的堂弟旺财一笔钱做金融投资的启动资金。
两年,旺财就给他翻了几倍。
不过赶上08年金融危机,旺财亏了不少,整个人都抑郁消沉,还是顺子鼓励了半天,最后又让他振作起来,再拿着剩下的钱去理财投资的。
顺子是个极有眼光的人。
在看女人上也是如此,他总是没相处多久就能看出来一个女人的真是面孔,反正自己是一直都不想随便讲究一个。
田秀平从来没着急国这回事儿,因为她觉得,一个男人事业成功才是最大的难题,成功了,有钱了,还用担心个啥?
顺子从来都是老燕家最会赚钱的一个。
2009年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因为这一年开始,北京的房价开始了疯狂的上涨。
国内一个很大的房地产商看中了二环的一片地,说是要建起来一块儿CBD,恰好,顺子的四合院就被划归在里头。
房地产商找顺子谈判,说无论如何这片地都是要收的,还希望他能够接受这个条件。
顺子起先是准备做一个钉子户的,可是后来看自己折腾半天也没啥用,毕竟是政府批准了这块地的规划用途,自己也没法子逞强。
房地产商的条件是,给顺子一千万外加十套房。
顺子心里头虽然是炸开了花儿的,可是面子上还是绷得住的啊,自己的房子是历史文化遗产,是先前儿从旗人手里买回来的啊!
后来几番博弈,最后顺子欢欢喜喜地拿了一千万外加二十套房子。
手里的房子刚转手没多久,原来一家子移民海外的原户主就给顺子打电话了,说是一家子还是有点儿怀念老北京,尤其是姑娘家人了以后,想让顺子帮忙看看现在哪儿还有适合养老的四合院儿,想两地辗转着住一住。
顺子嘿嘿嘿一肚子坏水儿地透露了自己转手了老四合院儿的事儿,简直是没把电话那边儿的人给气死。
着当年好端端的几十万就把院子给卖了,这不是现在羡慕得干瞪眼吗?
反正顺子乐得自在啊,这二十套房子回头也不卖,一水儿地出租出去,每个月就有房子养着他了啊。
田秀平看了看赵春芳,内心里满是嘲笑:老大家的啊,就这样的儿子你还怕他找不着对象?急个啥啊,我就怕他以后娶回来好几个的。
2009年的旺财,离开了北京,拿着自己照顾剩下的钱,还有顺子哥投给自己的钱,辗转去了香港。
他知道那边儿的金融产业以后会更加利于自己的发展。
阿宝倒是对什么房价上涨啊,奥运会啊,金融危机啊,都不感兴趣,不是她自己什么都不在乎,而是她忙碌起来,就是全国各地到处飞,哪里有什么功夫坐下来跟别人闲聊讨论这些个问题?
刚刚从法国秀场回来的燕明珠,已然是时尚界竞相追捧的宠儿,随着网络的发达,她的各类广告照片径向传播,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果然,这个时候的燕明珠已经成为当初她福妹说的那种,只是拍拍照片、录一录视频就可以赚钱的人,可是各种的忙碌还要疲惫也就只有燕明珠自己知道了。
哦,六子也知道,因为他常常出演燕明珠的情绪垃圾桶,俨然就是一个赶不走的小跟班儿了。
虽然赵春芳一直在催,但是阿宝就是不急,她心里门儿清,先是催结婚,结了婚就要催自己生孩子。
作为一个模特,她的事业还在上升期,好不容易现在除了拍片子,也陆续有一些其他的大牌代言邀约,她要是放弃了机会回家生孩子,那可是一时半会儿翻不过身来了。
燕明珠对自己亲妈的话就是充耳不闻了。
虽然六子大了燕明珠好几岁,都已经三十开张奔着四十去的人了,可他半点儿不着急,因为看准的媳妇儿不着急,他急有啥用呢?
田秀平劝赵春芳,还是自己忙活自己的生活去吧,不要太过于关注孩子们结婚生孩子,时候儿到了自然而然就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孩子的生孩子啊,自己啊还是要忙好自己的生活。
比如,赵春芳的面馆分店?
赵春芳和王淑芬已经从自己的面馆工作中渐渐隐退,只是偶尔为自己店里的老主顾们做做私房菜,再就是吊骨汤的汤底,调酱卤味儿的卤汁。
分店已经是在北京一个区接一个区地开了起来,生意也是越来越好。
燕建业和燕建国哥俩儿被派去了不同的分店盯梢,她们妯娌俩就还是自顾自管着最初的老店。
哪怕是后来老店所在的街区被划归到拆迁重建,她们俩也坚持忙活到最后一刻。
大概是几年前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