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女皇 - 琬儿 - 青橘一枚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琬儿 >

第52章 女皇

吕太后的心意自然他们吕家人最清楚。在铜马宫,一个夕阳无限好的傍晚,吕吉山拉住了接到吕太后急召,正要回太极宫的苏琬儿。

“琬儿……”

“嗯?”

“唐谨中……他昨夜把先帝赐予他的一本国语,拿来垫了桌脚。琬儿可向太后娘娘举报唐谨中,不敬先帝,有谋逆之嫌……”

苏琬儿定定地看着吕吉山,不说话。她知道吕吉山是在向她示好。唐谨中得罪了吕太后,吕吉山这是想让自己给吕太后送一个出气的机会,也不知他为了给吕太后出气这件事,关注唐谨中多久了。

“吉山……”苏琬儿看着吕吉山,清了清嗓子,开了口。

“吉山好意,琬儿心领了。只咱们管好自己的事即可,莫要多想这些有的没的。”

那唐谨中清正廉明,找不到把柄,便盯着他吃饭,睡觉来挑刺,实在卑鄙极了。不就是拿书垫一下桌脚嘛?老爷子人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看不清楚,定是桌子不平,随手拿了一本书就塞桌子下了。如若因为这个被太后娘娘贬斥,实在太过不堪了,苏琬儿不想邀这种功。

“你不揭发,我兄长可就揭发了哟,这事是他发现的,我今儿将他支外头去了,过几日他回来便要去向娘娘揭发。”吕吉山乜斜着眼望向苏琬儿,脸上一副“如此大好机会你就白白浪费了”的表情。

苏琬儿冲他摇摇头,行了礼,转身朝铜马宫外走去。身边不时有同样回家的编修冲琬儿礼貌地行礼打招呼,还有人会偷偷向琬儿身后殿内,有吕吉山的方向瞥一瞥。吕太尉与侍中大人常常待在铜马宫很晚才一同离开,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分开行动了?

苏琬儿无奈地笑,当她意识到吕吉山同自己走得似乎过于太近时,她的心情瞬间有些低落。不管怎么遮掩,吕吉山对自己的非同一般,他们都看在了眼里,与吕吉山太过亲密,对自己的未来可是大大不利的!琬儿觉得自己得适当调整一下自己与他的距离才行了。

苏琬儿压下心头不知来自何处的苦涩,只默默地告诉自己:这一辈子,除了李韧,旁的人,都莫要再将自己给缚住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琬儿托辞吕太后寻自己,尽量让自己不要每日都出现在铜马宫。可是早朝总是要上的,吕吉山虽不能在早朝时候怎样,但他那无处不在的灼热视线总是会让苏琬儿生出自己没有穿衣裳般的窘迫感。

朝臣中开始流传出一种说法,吕太尉迟迟不娶妻,乃瞧上了吕太后身边的女官,苏琬儿。大多数人都有些惊讶,因为苏琬儿虽然模样好看,可实在刻板又无趣得紧,她比那吕太后更加难以接近,活脱脱一个人形冰山。吕吉山如此风流倜傥,知情识意的花间老手形象,按理说应该不会喜欢她这样的“老夫子”才对。

吕吉山不以为忤,他反而很高兴,不管人们的态度是什么,大家能将苏琬儿的名字与他连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今日朝会上,吕太后果然很生气,她说,听见有市民反映,咱李家先帝才走不久,就有臣子不再尊敬他了,竟然拿皇帝赏赐的书籍塞桌角!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狠狠治一治如此目无尊上的猖狂臣工,她有何面目面对李家的列祖列宗!

苏琬儿默然,她知道,吕太后一定是接到了吕吉海的密告了。如此好的把柄,吕太后果然是不会放弃的。

监察御史唐谨中目无尊上,肆意处置先帝赏赐之物,侮辱皇帝,斩!

苏琬儿心下一凛,不忠君的帽子扣下来,杀无赦,吕太后果然决绝。也不知她如此杀下去,以后朝堂上还有没有足够的人能替她干活。

唐谨中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当堂就被摘了冠服,让禁卫军给带了下去。满堂臣工皆噤若寒蝉,他们突然发现,立在庙堂四周的铜匦,是那么的可怕又可恨,犹如噬人的恶魔,守在每个人身边,随时就要将你拆吃入腹。

苏琬儿有些厌恶吕家兄弟如此下作的手段,应该说她每次看见吕吉山如此没有底线的跪舔,她就会泛恶心,于是她又忍不住要跟吕吉山唱一唱对台戏。

在一个气氛温馨又甜美的午间,苏琬儿一边替吕太后整理着成山的奏章,一边冲身侧正在宫女的服侍下就要小憩一会儿的吕太后说话。

“娘娘如此疲累,正是因为臣工们多人浮于事,口里应得好,手上功夫却是差了许多。虽然娘娘开科举,揽新贤,但经验丰富的老臣工明显还是朝中的中流砥柱。”

吕太后仰头靠在锦垫上,让宫女替自己揉着酸胀的额角,开口问道:

“琬儿可是在说监察御史唐谨中?那老头口无遮拦,实在枉为人臣。”

她顿了顿,思虑片刻,摆摆手:“也罢,唐谨中为人端方又古板,虽说说话难听,治才却是没得说……罢了,罢了。”

“琬儿,这唐谨中的头,可是已经被砍了?”

“还没呢,不过也快了,未时就砍。”

吕太后腾地起身,她冲苏琬儿猛的伸出手:“派人止住他,留下唐谨中的头!”

吕太后终是舍不得唐谨中的才高八斗,特免死改发配贵州。当传令的黄门赴刑场宣旨时,刘大富怕赶不上行刑,误了太后的事,便派出了一名禁军飞奔往刑场提前传呼。收到传呼的监刑官马上撤下刽子手,当场释放已经摆好姿势的唐谨中,并要他站起来。

可是唐谨中却不依,依旧保持着跪地的姿势,斥责起监刑的小吏来:“糊涂监刑官,还不知道赦令是真是假,岂可随随便便就这样放人?”

监刑满头黑线,如此坚定地要主动执行砍自己头颅的命令的人,他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见。

直到小黄门赶到,唐谨中亲耳听见了宣读诏书,才起立致谢。围观的众人无不赞叹不已,如此临刑不忧,勇敢坦荡之人当真难得一见。

听得此轶事的吕太后无语,她沉默了片刻,唤来了苏琬儿,要她给押送唐谨中的军官带个口谕:务必要给罪人找辆舒适的车,罪人年纪大,如若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让押送官自己提头来见她。

……

在铜匦的助力下,质疑吕太后圣母身份的声音迅速消弭,有声音的早已发不出声音,想发声的,也不敢再发声了。吕太后的威望如日中天,一切似乎又开始“步入正轨”。

吕家兄弟在行吹捧自家姑母之事上从来都是奋勇争先,不甘落伍的。吕吉海告发了唐谨中,先下一城,吕吉山则命人凿石碑为文:“圣母再世,帝业永固。”号称此碑乃自镜花河中发现,此乃天降祥瑞,所以献给吕太后。

苏琬儿望着这块簇新光亮的石碑,说不出话来。吕吉山找的工匠手艺太好,似乎害怕人们看不见,把那八个“自河底搬起的,被河水冲刷过”的吹捧的大字凿得太清晰了,八个簇新的大字纤毫毕现,只差漆上红涂彩了!

太后大喜,命人做了一个石龛,将这块石碑好生保护起来,又给这块碑起名为“神石”。

在上天的“迫切召唤下”,终于有“聪慧的人儿”们,率先反应过来。是年,文武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僧侣、道士共逾十万人,联合上表,奏请改国号。吕太后准所请,自加尊号为“圣母上皇”,改国号为大荣,改元盛昌。

至此,吕氏王朝的新纪元,正式开启。

……

苏琬儿冷眼看着吕太后披上龙袍,坐上那个金灿灿的位置,她心中雀跃。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吕太后再是强悍果决,终究还是女人。她不够冷静,感性依旧没有从她身体里脱离出去,琬儿就在皇城,等着李韧回来的那一天……

新帝登基,普天同庆,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三月里,吕皇大开宫宴,庆祝大荣朝的成功建立。

大明宫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太液池旁,丝竹声声,悠扬入耳。繁花成海,锦绣成堆。

苏琬儿穿梭于歌舞伶人、美酒佳肴之间,她是当朝的女官,也是吕皇身边最亲近的人,她需要帮助吕皇行招待应酬之事。宴席进行了一大半,苏琬儿突然发现,那个长期凑吕皇身边说着漂亮话的吕吉山还没有出现过。

这可真是个稀罕事。

“莲心,吕太尉怎的没来赴宴?”搜寻半天无果的苏琬儿终于忍不住了,她拉住了吕皇的贴身侍女莲心,低声问话。

她并不是想吕吉山了,只是在这个重要的,他应该出席的场合,他没出现,琬儿“有些担心”。在人多的场合看见吕吉山那谄媚的脸成了习惯,一次未见,还真有点不习惯。

“回大人的话,吕太尉在城外……干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