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四六】 头等功 - 国师不是妲己 - 月无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国师不是妲己 >

第46章 【四六】 头等功

自那日女鬼消失后,夏侯旬的身上便再也没有发生过异样。白辰轲曾经借机让白苏九偷偷看看夏侯旬,看他身上那异样的东西还有没有。白苏九跟君南衡先后试探过,那日那个奇怪的东西并没有再度现身。是以,众人皆认为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白辰轲的心里沉甸甸的。他曾不止一次地想过,那女鬼到底是不是夏侯旬的母亲,若真的是,那临走前的一跪,他白辰轲万万当不起。

白辰轲心事重重地看向夏侯旬。夏侯旬似乎没什么变化,读书写字与他打趣,只是极少再往皇宫跑了,甚至很少出门。

“白辰轲,我打算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了。那皇位,他们爱抢自己去抢吧,我累了。”夏侯旬道。

“如此甚好...”白辰轲道。

白辰轲依旧没离开夏侯旬,白苏九也没有过问。近日来国君的又发了一次病,不过仗着符咒的效力压了下去。但国君的身子还是一日日衰败着,倒是跟前世很吻合。白苏九虽然对国君有所不忍,但这终究是命,白苏九不敢肆意改写。

国君最近又上了一次早朝,表彰了太子夏侯赞辅国有功。话语间都带着对外宣称太子继位的意味。白苏九心中喜忧参半,夏侯赞则面不改色似是没放在心上。

“太子殿下,您得做好被皇子们群起而攻的准备。”白苏九道。

夏侯旬则淡淡地回答道:“国师,我有您就够了。”

白苏九的心里泛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很是复杂,但绝对不是开心。国君交权交得太早,按照接下来的时间,天剡起码要经历三次战争加上一次宫变。白苏九计算进未来的这次宫变并不是秦央所发起的那次,而是大皇子夏侯盛。

太子夏侯赞并不是岁数最长的那位皇子,只是因为恰巧是嫡子才被立成了太子。大皇子夏侯盛年纪最大,心机也最深,对夏侯赞被立为储君一事早有不满,但始终按兵不动。算算前世的记忆,这夏侯盛在近期就会引发宫变,首当其冲地杀进了太子的寝宫,打算趁乱直接砍死太子,好逼国君让位。

话虽如此,白苏九倒是没有多少惆怅。夏侯盛的这次宫变极其不成功,刚入了宫门便被国君的几位心腹将军给制服了。而他手中的亲兵临阵倒戈,卖主求荣。最后夏侯盛被国君判了个流放,从此退出了众人视线。

然而那毕竟是前世的事情,今世有很多东西已经被更改了,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就不好了。是以,白苏九决定陪在夏侯赞身边。

“太子殿下,微臣斗胆提醒你,小心提防着大皇子。”一日,白苏九开门见山地说道。

夏侯赞执棋的手微微一抖,不解地问道:“为何?”

“三日内,必反。”白苏九笃信不疑地说道。

夏侯赞愣住,脸色也慢慢地沉了下来。最后他若有所思地问道:“父皇可有危险?”

“不会。起不来多大的波澜,更何况他是冲着你来的。”白苏九道。

夏侯组的眼底闪过一丝波澜,许久后他轻声道:“国师,此事非同小可,国师万不可...妄言。”

“且等。”白苏九笑道,将最后一枚棋子落入棋盘中。

三日后,大皇子夏侯盛逼宫。

夏侯赞穿着铠甲,按照白苏九的吩咐守在了南宫门,等着断了夏侯盛的支援。此举若成,便是大功一件。然而夏侯赞却没有丝毫激动,而是充满了诧异。

“国师,您是不是...预言得有点太准了。”夏侯赞迟疑地说道。

白苏九骑在马上,淡定自若地回答道:“太子,我毕竟是国师。”

夏侯赞沉默,勒马的双手紧紧地攥了起来。

夏侯盛的支援部队很快便自投罗网,白苏九命夏侯赞将他们一网打尽后,又建议他第一个跑去国君身边守卫。

夏侯赞只能听从白苏九的吩咐,带着一队士兵离去。

夏侯赞前脚刚走,秦央后脚便来了。冲着白苏九就是一连串的:“你怎么在这儿呢!这多危险啊!”

“你来干啥!”白苏九极其恼火地说道。

秦央匆匆下马,跑到白苏九身边刚要说些什么,白苏九忽然不动声色地抓住了他的衣领子。

“你可别告诉我你是来抢功的...老实地呆着。”白苏九气得鼻子直翘。

秦央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而是默默地站在白苏九身边。

夏侯赞带着几分不情愿,策马扬鞭冲进了大殿,急匆匆地赶到了国君身边。然而刚落脚,他便愣住了。

“阿杞,你也在?”夏侯赞惊愕地问道。

夏侯杞跟流殊正带着侍卫将皇宫围了起来。夏侯杞看见夏侯赞时毫不掩饰地露出欣喜的笑容:“太子哥哥,你没事就好!”

“我无事。我之前在南门断了夏侯盛的支援。如今看来,他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夏侯赞道。

“赞儿不愧是孤的儿子..咳咳咳咳...”国君在一旁欣慰地说道,脸色苍白地低咳了起来。

夏侯赞目光复杂地看向国君,许久后轻声问道:“父皇,您...身体要紧。先进去歇息吧,这里有我们呢。”

“好,好...”国君由宫人搀扶着,安安稳稳地回了卧寝。

夏侯赞仗剑立于宫门前,调动了侍卫将几处漏洞全部守好。很快,接二连三的禀报传了回来,夏侯盛已于北门外被抚顺、常阳、征安三大将军围困于宫门外,正在负隅顽抗。

夏侯赞心中没有任何的意外,只漠然地说了句:“带三百人去支援。”

“殿下,您不怕支走了三百人,会削弱此处的防守吗。国君可就在里头。”流殊忽然上前一步朗声质问道。

夏侯赞一愣,仔细地打量了流殊几分,终于想起他是夏侯杞的随从后,不由得眉头一挑问道:“若本宫没有记错的话,这里有五百御卫,寝宫着二百人守护便足以水泄不通。擒贼先擒王,与其在这里浪费人力,不如在该用兵的地方上下功夫。”

流殊脸色微沉,刚要辩解些什么,就听屋内国君的声音幽幽地传了出来:“听太子的。”

“是。”侍卫们本在犹豫,国君发话后,便纷纷急速赶往了北门。

夏侯赞回过头去,不再看安锦王与流殊,而是面无表情地看向天空。

安锦王在沉默中满心的尴尬与不安。此次宫变虽然没起什么大的波浪,但没见过如此阵势的安锦王还是着实有些惊慌。流殊苦口婆心了一番才让安锦王从王府里出来赶往皇宫救驾。夏侯杞心中担忧着父皇,便第一个跑到了国君的寝宫里。

可...夏侯杞有些难过地垂下了眼帘。他始终不如太子夏侯赞,夏侯赞临危不惧,还能将侍卫们调动得井井有条。而他只是赶鸭子上架一般胡乱指挥,若是没有流殊帮衬着,怕是早就坏了大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