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逼反&炒盐&刺客 - 老公死了我登基/凤鸣 - 潇湘碧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5章 逼反&炒盐&刺客

流民像蝗虫一般席卷着河东全境,连接三年的大旱,境内早就易子而食。

妇孺们因各种缘由死去,尸体被敲骨吸髓,成了活人果腹的口粮。

渐渐的,老弱被吃尽,剩下的全是百里挑一的精壮。

虽因缺乏食物而显得瘦弱,战斗力却非卫所的兵丁可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聪明些的人拉起了杆子,成为了叛军,弱肉强食。

周遭几郡陈兵于边界,奋力抵抗着。

然而几十万大军驻扎,对当地的农民是惨无人道的摧残。

匪过如梳、官过如篦。

大量的百姓因被叛军与军队连接的劫掠而饿死,以至于但凡平头正脸的女人都无人肯买,除非……买来吃。

不愿乖乖等死的人,又形成了一股股的流寇。

前线应接不暇。

河东属中原要地,越过直隶,便是京师。

叛军做梦都想往京中劫掠,直隶苦不堪言。

终于,叛军冲破了边境防线,在直隶与孔彰狭路相逢。

孔彰部还是阿速卫的编制,尽管阿速卫实际上已易主,但以孔彰在西姜王庭的受宠程度,一千人的编制得以留存。

几个边陲的卫所,是陈朝为数不多的精锐。

西姜单于伊德尔又野心勃勃,孔彰耳濡目染,练兵极有章法。

孔彰能在西姜王庭横着走,靠的从来不仅仅是脸。

平原上的阵法,只有有限的几种。

孔彰选择了悍将最喜欢的锥形阵。

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似一把尖刀,割裂了叛军松散的阵型。

两翼的接触面远远多于推平的方阵。

如此强行突破,非勇悍无比的将领和精锐无法使用。

在此时,重骑兵何其凶残!数以万计的叛军在孔彰的铁骑下被屠杀、被践踏。

一触即溃的叛军发足狂奔逃命,然而混乱的战场,一盘散沙只会是彼此踩踏的结局。

叛军头领撕心裂肺的呼喊着亲信,骑马撤退!重骑兵有重骑兵的优势,轻骑兵却也不是一无是处。

至少叛军的骑兵灵巧的逃跑时,孔彰没办法追。

孔彰部就如一阵飓风,把叛军刮的死伤惨重。

遍地残骸的战场上,不知有多少死于孔彰的军队,有多少是死于逃亡时的踩踏。

总之,猖狂一时的叛军,暂时后退蛰伏了。

被端悫圈养在公主府的小白脸,初战告捷!

京城一片哗然。

天朝上国的梦做的太久,西姜单于伊德尔孙子也装的太久,朝中的重臣们对异族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轻蔑。

甚至当时端悫要嫁孔彰,圣上都嫌他生的过分像胡人,不肯应允。

还是晋王想拉拢孔家,方说服了父皇。

可以说孔彰若不姓孔,也遇不上这份倒霉。

便是如此,朝中王公也只当他空生了一张脸,并不放在心上。

这便是新旧势力之不同。

陆观颐只消提“重骑兵”三个字,窦向东与管平波立刻心生警觉,而陈朝的王公们天天看着孔彰在眼前晃,都想不起重骑兵到底代表着什么。

被叛军搞的焦头烂额的朝廷,忽闻大捷,欢喜之余又生出了许多别样心思。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圣上亦既是喜悦,又是担忧。

孔彰如此战斗力,又与西姜单于亲密,恐难有忠心。

一面下令将陆氏诰命封至正一品,封赏无数;一面暗中调度,秘密监视陆氏祖孙。

朝中隐约有了命孔彰班师回朝的声音,然而叛军岂是一次就可解决的?圣上心如明镜,知道以河东郡的模样,若想平叛,唯有屠杀。

人死的差不多了,重新迁徙别处的无业流民种地,方可保几地太平。

故喝止了朝中杂音,装出一副溺爱孩子的好岳父模样。

同时,孔彰捷报越多,晋王声势就越盛。

太子恨的咬牙切齿,偏自家没有个这般妹夫,奈何不得。

朝中那起子中伤孔彰的人,很有些是太子的党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