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走过一条宽广大街,从岔路口左拐,便来到稍显寂寥的区域,只有两旁路灯,在无人深夜里散发淡淡光晕,为行人……不,应该说是游魂,点亮他们眼中的光明。
因此在这一路上,没有繁华夜市,也没有归家人类,更无匆匆疾驰的车辆而过,余砚只看到一个疑似亡灵的男人,蹲坐在暗淡路灯下,双手抱膝沉思的模样。
当他和傅见驰并肩走过,对方抬起头看了他们一眼,余砚还没有捕捉到这个亡灵的目光,对方就已经垂下了头,不过可以确定,这的确是游走在人界的亡灵,因为灯光下的他并没有影子。
想到方才瞥见的那张毫无表情空洞的脸,余砚默默说道:“又是一个不肯离开人界的灵体。”
“嗯。”傅见驰轻声回应他。
“看起来像在那里待了很久,希望有其他使者去帮他。”
“任务都是随机分配,随着近几年意外死亡率提升,停留在人界的亡灵数量增多,回收目标远超于回收使者,这就代表,不是每个亡灵都能遇到来回收他的使者。”
“就是说人界现在存在着很多无法去转世投胎,心有余愿的灵体,他们有可能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我明白。”余砚点点头说完,转向青年微笑道:“不过,傅先生今天居然会跟我说这么多话。”
傅见驰看了一眼心情明显愉悦的少年,冷淡道:“我跟你说,是希望你能专心在自己的任务目标上。”
“我会的。”余砚收起笑意,他早已习惯这个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不苟言笑的上司。
终于在这条路的尽头,分岔路口边上找到了小区,大门是老式双开铁质的,呈敞开状态,直接走进去不过几百米,小区里的面貌就展现在眼前。
每栋楼紧紧相邻,围绕出中间一块白泥空地,非常简单的小区设计,从住户楼深灰色的简陋外形来看,似乎经历了不少风霜的沉淀,可以推测出这个小区很早便建立于此。
余砚跟着上司来到最远距离的一栋楼前,在楼道口找到了此次任务的目标灵体。
“您好。”他主动上前攀谈,因傅见驰在旁边的缘故,声音不自觉提高了一些。
“你是……?”对方有些迟疑,但这沉稳的声音在余砚看来已经算是非常平静的了。
于是他直接了断地介绍道:“我是来带你离开人间的冥界使者,你停留在这里是因为有心结未了,我会帮助你完成。”
“冥界使者……”他重复地吐出这个词,似乎不太习惯,试探着问:“就是说,你不是人类,是从下面来的?”
“下面?你指的地狱吗?”余砚低头看了一眼漆黑的水泥地,耐心解释,“我不是从地狱来的,那个叫冥界,也并不在你所说的‘下面’。”
对方沉默了,靠在墙上一言不发,余砚悄悄望了一眼站在楼外灯光下的傅先生,继续对自己的任务目标道:“你在这里很久了吧?是在等谁吗?”
眼前的亡灵不惊慌也不激动,沟通配合度较高,让余砚不自主便开始切入主题询问,结果而知他的感觉没错,对方如实回答,只是答案稍微跟他的猜测不符。
“不久,才三天,我也没有在等谁。”
“三天?”余砚眨眨眼,没想到这次接到的是一个刚离世不久的人类,他好奇道:“你似乎一点都不惊讶。”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人总有一死,只是我没想到自己这么快。”
“所以你还有很多事情没完成对吧?刚刚你说没有在等谁,那为什么会在这里?”
“我只是想在这里守着,因为我的家在这里。”
余砚一下子觉得自己抓住了关键点,家人,是很多亡灵不肯离去的原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但往往不是因为不舍、依恋等这些情绪,这些常规人类情感就跟自然死亡一样不可磨灭和逆转。
所以更多的是家庭纠葛留下来的遗憾、不甘、怨怼成为心结,需要冥界使者去化解这些牵扯几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恩怨。
“在这栋楼的第几层?”毫不费力琢磨到一点头绪的余砚立即发问。
对方不答,身体离开墙壁,缓缓从黑暗中走出来,来到楼外面。此时余砚才看清这个人类,是一个身形高大的中年男子,穿着衣领已翻卷的深色宽松短袖,头发却一丝不苟偏分往后梳着,灯光下的脸轮廓分明,肤色较深,即使在橘黄光芒下也像是笼罩着一层阴影,透出几分倦怠感。
“我家就在那。”男子抬手指着中间一处窗。
现在是凌晨一点多,小区四周楼层一片黑暗,却只有男子指着的那扇窗依稀看得到微光。余砚道:“在三楼,你家现在还有人没睡。”
“很正常,以前他经常这个时间才回家。”男子说完,伸手去摸自己的裤口袋,发现什么都没有,不禁低声叹了一口气。
“在找烟?”余砚对这个动作很熟悉,心领神会道。
“抽不抽都无所谓。”男子不在意笑笑,又抬头去看那盏黑暗中唯一的灯火。
余砚见此提议道:“我们上去看看吧。”
男子思考半晌,道:“行,只要不打扰到他们。”
傅见驰牵着余砚,余砚的另一只手拉着男子的衣角,他们站在一道贴着残破对联的门前,没有按响门铃,直接从门穿入而进。
一进去,便已置身在傅见驰事先撑起的结界里。余砚站在大门的位置没动,环顾四周。客厅天花板上亮着一个小圆黄灯,房间不大,简陋普通的家具靠墙摆放,没有多余的装饰陈设。对面有一个褐色长形沙发,上面堆了几年衣服和毛毯。
客厅空无一人,只有左边貌似是厨房的地方传来一些响动,没多久,便看到一个年轻男孩用手捧着碗走出来,他把盛着粥的碗放到茶几上,站在沙发前往旁边卧室的其中一间张望,房门半掩着,等了一会,他才轻声迈步到卧室门前。
“他居然也在这里……”中年男子突然发出一声类似无奈的感叹。
余砚道:“他不是你家人么?”
男子摇头:“不是。”
“那他是谁?”
“他……”男子古怪地看了余砚一眼,似乎不想回答这问题,敷衍道:“我们家的朋友。”
见他反应谈不上强烈,余砚便不再过多关注,站在原地扫视了一圈这两室一厅的家,推测出男子生前称不上小康的经济环境。无意间瞥到放在沙发脚边的一个浅棕色乐器,他略微兴奋地叫出声。
“吉他!”余砚一向喜爱人类所创造的这些神奇物件,只要有规律地轻轻触碰,就能发出超脱本质的灵动之音。他喜欢听音乐,难分高低、不追求流行与经典地去听,纯粹地品味其中的美妙。
更对所奏响音乐之物情有独钟,自从傅见驰教会他识别各类乐器后,每每看到那些大小各异的物体,余砚都会情不自禁念出它们的名字,脸上溢出仿佛即将听到它们发出动人音律的陶醉欣然,偶尔,还会掺杂着一丝莫名崇拜的敬意。
“傅先生,这里有乐器。”余砚转过头,跟上司报告自己意料外的发现,才惊觉自己的手此时还被对方握在掌中。
傅见驰不动声色松开那只手,对低头去看两人分开手的余砚道:“现在不是分心的时候。”
“哦。”余砚慌忙抬头,视线又重新回到房中人类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