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北极星之战(一) - 冰刃之上 - 何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冰刃之上 >

第16章 北极星之战(一)

热身结束,单言和简冰抽了下签。

单大冠军手气极旺,抖开就是个大大的“1”。

简冰便把没拆开的纸条捏捏扁,扔进场边的垃圾桶:“冠军不愧是冠军,什么都喜欢抢先――请咯。”

单言没说话,只拿眼睛去看站在她边上的陈辞。

他单言不过一个世青赛冠军,这位可是世青赛、世锦赛双料冠军。

陈辞低头整理着袖扣,像是什么也没听到。

单言撇撇嘴,示意李茉莉跟着自己一起上冰。

他和李茉莉选的,正是他上个赛季的单人滑曲目《牧神》。

果然如陈辞所言,这个年轻的18岁大男孩,连学一下李茉莉他们上赛季的曲子都觉得“浪费。”

《牧神》剪辑自音乐大师彪德西《牧神的午后》,描述的本来就是生性不羁的牧神似梦非梦间的浪漫邂逅,编曲老师又特别突出了缥缈暧昧的感觉。

单言长得就不是那种非常正派的“好看”,滑这个曲子,确确实实合适极了。

去年的单言一身白衣站上纽约站冰场时,赢得了一堆异国迷妹的追捧。

他今天穿的仍旧是那身滑冰服,身边的李茉莉却是一身充满西班牙斗牛舞感觉的火热红裙,怎么看怎么多余。

长笛声响起的时候,连杨帆这种音痴都感觉到了格格不入。

冰场上,倚坐在冰面上的单言慢慢抬起头了,仿佛牧神刚从睡梦中醒来。

不远处的李茉莉怯生生地扭过头,四目对接,她受惊的小鹿一般跳起来,飞速滑远。

简冰皱眉,这曲子的原版她听是听过的,但李茉莉的表现,她还真有点吃不准这扮演的是受惊的林泽仙女,还是在火山燃烧时赶来的仙后维纳斯。

音乐似乎只在为单言一个人服务,李茉莉胆子小,曲子也不熟悉,生疏地游离在将错未错的边缘。

小姑娘的滑行虽然流畅,跳跃就明显有点跟不上单言的节奏了。

――单人滑的跳跃要求本来就比双人滑高,更何况她对上的还是国内一线水准的男单选手。

《牧神》又是单言的夺冠用曲,编排的时候难度就不同于一般的世青赛节目,开场不久就有一个难度不小的单人3lo-3A连跳。

这组三周连跳在男单里也算出挑的,女单压根就没人能做,更不要说李茉莉这种还没升成年组的双人滑女伴了。

单言傲慢地没更改难度,李茉莉只好按事先商量好的,跟着他跳自己能力范围内的2lo-2A。

两人的周数都完全不同,起跳和落冰动作就更不可能同步了。

观众席上静悄悄的,冰场上也只有乐曲声应和着冰刀磨砺的声音。

到了做单跳的时候,单言的3T还明显存有余量,李茉莉不知是紧张还是技术不到位,落冰时明显踉跄了一下。

比赛既然在北极星举行,单言又强调了北极星老板注重“眼球经济”,裁判席上的人员都是齐备的,就连评判跳跃质量的技术专家,也按比赛标准请了三位。

李茉莉上个赛季临场发挥其实都还算稳,3T也是她和周楠自由滑使用了一个赛季的单跳。没想到临时一换搭档,一学新曲,连最拿手的单跳都炸。

几个裁判和专家都看得暗暗摇头――男强女弱,差距太大,默契度也几乎没有,实在是想给个友情分都不好给。

毕竟,双人滑就算单跳,也是要看同伴完成度的。

你单言就是跳出4A,李茉莉要是只能跳1A,还真就只能拿1A的基础分。

而且,双人滑项目中的必要配置螺旋线、捻转、抛跳全部没有,双人旋转和联合旋转完成的再好,也补不回这些地方失掉的分。

其中一位较为年轻的外聘裁判更是暗暗后悔:这么不专业的比赛,自己真的不应该来的。

你们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一曲滑毕,现场粉丝的掌声都磕磕碰碰的,带着点心虚。

接下来,就要看陈辞和简冰这一对的表现了。

陈辞当年的成绩虽然好,毕竟受伤休息了这么久,刚才热身时,也只慢悠悠地跳了两个简单的三周跳。

简冰更是一上场就平摔,后面的2A跳的虽然不错……毕竟,也只是个2A。

至于配合嘛――陈辞上冰时,简冰都已经下去了,哪儿来的默契度可看?

但《堂吉诃德》的序曲响起时,看着冰面上一黑一蓝的两个身影,裁判们还是有点儿恍惚了。

能坐上裁判席的,看过的花滑影像资料当然不会少。

而陈辞和舒雪这首拿过世青赛冠军的《堂吉诃德》,名气较单言的《牧神》有过而无不及,说没看过都没人信。

简冰的表现风格明显在模仿舒雪,一举一动都带着故人的韵味。

陈辞身上的衣服虽然不如当时的比赛服那么充满中世纪风味,配上简冰的浅色裙子,倒也不算突兀。

大提琴声悠扬而绵长,两人脚下的冰痕也拉出了漂亮的长弧线。两个一黑一白的身影,如影随形一般,沿着椭圆的冰场绕圈滑行。

甲胄是我服饰,

战斗乃我休憩,

坚石为我床铺,

不寐系我睡眠。

不屈的骑士四处寻找着敌人,风车、羊群、僧侣,目之所及,全是需要战斗的对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