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辣眼睛 - 娇宠在七零 - 棠十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娇宠在七零 >

第26章 辣眼睛

傅云茵忙完后便提着竹篮子出门。

她先去找老李,想先把竹架这事给敲定下来。

村东尾顾名思义便是村子东边的最尾部,至于哪一户为老李家,傅云茵还真不知道。

恰巧有户人家于这时走了出来,她立即向前问:“这位婶子,请问东尾老李家在哪?”

傅云茵语气有礼又客气,模样白净俊秀,穿着的衣物即便是洗得泛白,也不像村民一样缝了好几个补丁,让人一看就知是下乡的知青。

被问话的婶子打量完眼前的女知青,便给她说了老李家的房子为哪一户,随后好奇的问着:“知青同志找老李干啥呢?”

“我听人家说老李做簸箕的手艺不错,所以……”傅云茵不想跟不熟的人解释这么多,话便这么顿在这儿便笑笑带过。

“谢谢婶子告知,那我先走了,不然这天色有些晚了呢。”

那位婶子显然还想说些什么,然而傅云茵却是一丢下话人便大步离开,使得那位婶子的那句‘知青同志’出了个知字,就只能望着背影瞪眼。

“急什么的走这么快!”

这没好气的囔声傅云茵自然没听见,她快步走就是想避免掉这种只为满足八卦而八卦的人,所以在气都快喘不过来时,状似不经意的回头瞥了眼。

见那位婶子已经不在那儿,这才慢下脚步给自己缓缓。

依那位婶子所言,老李家是屋顶铺了无数干草的竹制屋子。

傅云茵走没一会便看到一排土胚屋中的打眼竹屋。

许是有这门手艺,老李家门院前随处可见各种竹制器物用品。

比如关着禽类的竹笼,比如旁的竹棚,又比如堆在一块的各种造型竹篓及被切成一节节不知何用的小竹筒。

只这么一眼,傅云茵便能感觉出老李是个对这门技艺十分热爱的人。

许是感受到有人站在自家院前,她还没出声朝里头喊,坐在前庭低头编织篮子的人便抬了头。

熟悉的面容让傅云茵挑了眉。

这不是卖她草帽的那位老人家吗?

“又是你呀同志。”

显然对方也认出了她。

傅云茵笑笑,“是呀,请问你是那位会做竹制品的老李吗?我是第七大队队长他老婆张翠花介绍来的。”

翠花这名字在这年代很普遍,据她所知,大山村就不止三个人叫这名字,所以她这么说也是为了区别开来。

听是有人介绍,老李便知是来干麻的。

“进来说吧。”

老李对她招了招手,待人至自己跟前,开门见山问:“想做什么?”

“竹架,可以旋开立脚,放簸箕的那种。”傅云茵手比划,说着自己的需要物。

老李那满是皱纹的面上听了她这需求,微微皱了。

“你地上画,老头看看你说的是什么。”

傅云茵拿起旁的废竹片,开始在泥地上画着,也解说着:“一根杆子立着,每一节旋出来的竹枝有二或三,可以承受簸箕大小与其重量,且还得有二三支脚……”

图加上话,老李很快便懂了其需求。

只是这种收放自如的竹架他没见过也没做过,所以再三与她确认细节后,便道:“老头没做过这种的,不敢保证能不能做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来。”

“这是你在城里看到的?”

问的细节傅云茵都能答的上,老李只当对方是在城里见过这种竹架。

现在哪有这种架子呢,傅云茵不过是在后世买过罢了,这会听老李这么说,便也顺着他的话附和过去,并问着做好需要天数。

“就这三日吧,好了我就给你送过去。”

三日有些久,不过这种纯手工制品还真急不来,看来只能先用簸箕晾晒……

傅云茵想了想,最后跟老李要了三个现成的簸箕,并麻烦他依这个尺寸再做三个,而那特制的竹架,放簸箕的尺寸也得照这个来制作。

老李一一应允。

“我等会要去知青食堂,不方便拿着簸箕到处走,可以麻烦你帮我送去第七大队长家里吗?”傅云茵不好意思的说着。

“行,没问题!”

老李很是爽快,傅云茵也算是解决了这事,将提来的春笋与野菜等给了对方,“这是我今天去山上摘的,给你尝个鲜。”

老李迟疑了秒,这才接过。

傅云茵见状,想了想,忽地小声问:“还要给多少钱?”

因有过一次交易,还是以钱做为交易,得了甜头的人,还会满足以前所得的小小利润吗?

傅云茵觉得不太可能。

果然下一秒便见老李紧张的看了左右与外头,后才说:“本来你提了东西过来,照理,我不该再跟你收钱,只是你要的这竹架制工繁琐,我想了想……”

“三毛五如何?”老李这话说的极为小声。

傅云茵知是不能张扬也小声回:“那簸箕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