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快过年了
棒梗的五年刑期,这个判决大家都能够接受,甚至觉得非常合适。
毕竟这小子才十一岁就歪成这样,如果不好好改造,改造的时间不长,未必能有用。
而棒梗现在才十一岁,就算改造五年,也不过十六岁而已,不算大。
当然在王安看来,以棒梗这样的性格,说是要判五年,但五年之后他未必能出来,如果期间再犯点错,刑期加到十年都有可能。
贾婆婆呢,因为她年龄大的缘故,没有像许大茂那样,调到偏远地方的地方进行劳改,而是就在北京城南边的一处农场里服刑。
听说这是秦淮茹通过跟李副厂长求情,为她争取到的。
因此,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管是派出所方面,还是街道办,甚至院里的不少人,都对秦淮茹有所改观。
秦淮茹跟李副厂长的事,并不是说所有人都知情。
而大家心里有度量,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真说起来,秦淮茹就是一个受害者。
家里有个恶婆婆,天天逼着她弄钱、弄好菜,秦淮茹一个弱女子,她还能怎么办?
只能不顾名声在厂里勾三搭四,甚至讨好何雨柱这个野男人,给他洗衣叠被!后面坑了何雨柱,那也不能怪秦淮茹,谁让她就是一个弱女子呢。
儿子棒梗也一样,秦淮茹虽然教育不当,但她又要上班挣钱,又要回家做家务,还得接受贾婆婆的无理取闹,根本没有时间去教育棒梗。
棒梗落到这种田地,完全是被贾婆婆教坏了。
现在,棒梗和贾婆婆都被弄去改造,秦淮茹分家单过,简直再好不过。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秦淮茹肯定能过好日子,把两个女儿教好。
甚至连破鞋这件事,除了一开始还有人说几句,后面几乎都没人再提。
听到这些消息,也让王安越发佩服。
秦淮茹的手段和心机,只能说一个字,绝!
明明情况对她很不利,却还能抓住机会,瞬间翻盘,直接转变成对她有利的一面。
要不是早知道秦淮茹是什么样的人,王安甚至觉得,连他自己都有可能被骗到。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只要不乱搞事情,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只要院里能够风平浪静,王安才不会管秦淮茹是不是在卖人设,挽回自己名誉。
只要不惹到自己,王安才懒得管。
……
最近,京城的天是越发冷了。
还有二十多天,就要到农历春年,家家户户已经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别看这个年代物资缺乏,但在年味方面,可比后世强多了。
这不,天天都有人拿着粮本和各种票,排队去买年货,手脚冻得直哆嗦,那也是满脸笑脸,心情愉悦,不管是大人小孩,都高高兴兴的。
其实,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只有过年,大家才能吃上平时不舍得吃的东西,像各种猪肉啊、鱼呀、白面馒头、花生之类的,以及一些早点,桃酥、麻饼等等。
甚至,大人小孩都能穿上一件新衣服。
当然,这种是指家里条件还不错的,条件好的。
真要是家庭状况不行,过年能吃上一顿饺子,把旧衣服洗干净,改改,就算是过年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处在这个时代的王安,对于这里的新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排队!
想买个什么东西,都得早早的起来,不然,一直排队等着吧。
今年的物资,并不像前几年那么紧缺,可也不算宽裕,各种商品都按照人口进行定量供应,拿着票去买。
其他东西还好,白天排队还能买到,而像粮食站这边,大晚上的都排着长龙,从早上排到晚上的都有。
每个户口上按计划分配,有精面粉、糯米粉、粉丝、花生、食用油等等,都是各家过年的主要食材。
平常家里不太富裕的,都舍不得吃,拿这些东西去换粗粮,但是过年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去换。
本来,王安都觉得自己提前二十天,总不会再排队吧,可没想到,别人也是这么觉得,跟他想的一样。
反正北京的冬天,天气严寒,买了的东西不怕久放。
哪怕像鱼肉这种容易变质的,直接往门外一挂,冻上一夜,第二天就硬邦邦的,比砖头都硬,根本不用担心会放坏。
比冰箱都好使!
也就是因为这点,采购东西的时候,排队的人一点都不少。
晚上吃饭,王安把这件事给聋老太太说了。
“老太太,这几天收破烂的时候,我发现供销社还有副食品店那些地方都开始排队了,等年前两周肯定排队的人更多,所以我打算找个时间赶快把年货买了!”
“对了,咱们今年过年您有什么章程没?这是我在京城过的第一个年,有好多都不懂!”
“你不做这事,我也准备跟你唠唠。”聋老太太放下筷子,“今年过年,我准备热闹热闹,除了你一大妈以外,咱们再叫上柱子兄妹,一起过个热闹年,怎么样?”
“唔,我也要!”小瞳见聋老太太没说自己,连忙喊道。
“好好,少谁也肯定少不了咱们的小瞳啊!”聋老太太冲小瞳嘟了嘟嘴,满脸宠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