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尚学的社区 - 我老公分裂了1000次 - 古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9章 尚学的社区

乔乔措辞时从不说四季小区的缺点弱点,也不一味地夸赞烤串儿胡同的优势。因为谁都知道做事应该按道理,不是凭冲动,可是谁都不喜欢别人塞自己一堆道理。

直接告诉四季小区的领导们四季小区在商业竞争力上会输给烤串儿胡同是不明智的。乔乔能做的只有扬长避短――四季小区的短板得让四季小区的领导们自己琢磨出来,四季小区的长处则由她来进行梳理说明。

“四季小区占地面积广,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较为凝缩。由于整个社区建设得较早,其中不设停车位,单车棚也采用一对一的单户式。”

“资料第十二页,各位领导可以看到四季小区停车乱象屡禁不止。黄线白线混杂在一起,停车位锁也都是私人安装。我和我的团队实际调查的结果是:白线是上一任物管划分的,黄线则是新物管从外面请回来的个人所画。”

“我和我的团队还看到不少个人占据了四季小区的一楼,私自把一楼改造成了商铺。也有私人连改造都不进行就直接在住家内营业。”

“如今烤串儿胡同已经拆迁,四季小区内的大小铺子大多都不太景气。只有儿童托管班和学生课外辅导班依旧兴旺。听说每到假期,还有课外兴趣班会如雨后春笋那样百花齐放。”

“增加四季小区内商铺的数量并非不可,但在增加商铺之前,小区内需开辟出大量的停车位以解决住户们的停车困难。这样在商铺建成之后,投资者们才方便入驻,进出货的顺畅也才能得以保证。”

乔乔这长长一通说明是在告诉领导们四季小区的周边硬件太古旧了。不过想想也正常,远的不说,五十年前的华国一个村儿都不一定有一辆自行车,有自行车的人家那都是有头有脸的。而现在,哪怕是一般家庭的学生也能买得起几万块的二手车。

四季小区连正规的停车位都没有还想盖商铺?盖起铺子来谁进去做生意,怎么做生意?难不成还要人家推小板车运货啊?小卖部性质的烟酒日/杂店小板车或许还行,大型商铺怎么办?需要车运的大件商品怎么办?

四季小区单元和单元之间还都有围墙隔着,围墙中间的道路那可是卡车都进不去,三轮车勉勉强强。只是要是前面有人蹬三轮,后面的人就得跟着亦步亦趋。

把单元之间的围墙拆掉,再把单车棚也一并拆掉,把院子和院子合并,那大小盖个几间商铺能行。问题是现在四季小区内现有的商铺生意都清淡了,再增加商铺那铺面只能摆着吃灰。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国家对区域绿地率是有规定的。四季小区建成的时候还没有绿地率的规定,所以四季小区的建筑物质量虽然杠杠的,但环境很差。楼和楼之间没有充足的绿地,一、二个石桌配四个不会动石凳放在院子中央,就是每个单元的“景观”了。

要保证四季小区的绿地率,还要保证四季小区的交通,再往四季小区里放不会吃灰的商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得再难听一点儿,那就是四季小区的领导们只想着商业繁华的好处,却没真正地看一眼自家小区有没有成为商业区的潜力。

想通了这些关节,四季小区的领导们也就闭嘴了。几人装作喝茶,再不置一词,也不再用眼神威慑乔乔。

阿杰识人脸嘴还算有一套,见领导们喝茶,忙让建筑一组的人又泡了温热的花茶过来给领导们倒好。

“相较于西城其他地方……不,相较整个南云市而言,我们四季小区最大的优势是位于几大学校的簇拥之中。”

直接一句“我们”把自己拉到四季小区一边,乔乔道:“从前年开始,春华里内搬进了不少南云大学的学生,秋实里则住了不少南云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与家长。我的团队了解到向阳小学有意在明年开设附属幼儿园……据说筹备工作年中就能完成,暑假幼儿园就开始动工。”

“另外女子中学和第八实验中学近几年的成绩都一直在走高,女子中学想在今年九月实验性地先收第一批初一学生,第八实验中学已经在和铁路中学谈合校的事情,合校之后会开设高中部。”

前一秒还笑着对阿杰道谢的赵主任这个时候差点儿把手里的热茶给洒出来:“你、你说的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

乔乔妥定地点头。她从容笑意的后面,那是数不清次数地往返于四季小区内。

只坐在电脑面前画图,那叫绘图师,不叫设计师。设计师必须必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需要去设计的那块土地。而了解土地没有比跑现场更直观的方法。

四季小区的领导们脸色各异。乔乔说的事情他们大多耳闻了一个、两个。只是这些事情基本就是自家媳妇儿来自己面前念叨时顺便提一嘴的东西。

教养孩子是媳妇儿的事情,日理万机的大老爷们儿听什么学校要怎么扩张是一点儿兴趣没有。顶多问一句家里小辈打算上哪个学校,在学校里过的好不好。

赵主任家里没学龄儿童,也就不清楚四季小区周边的这些事情。出于职业敏感,他一听这些就明白乔乔为什么说最适合四季小区的路子是“尚学社区”。

――有什么比学区房更加商品化、更加经济化、更加供不应求?答案是超级学区房。

四季小区现在已经是学区房的代名词了,可惜它并不吸引年轻人。毕竟居住的年长老人多就意味着阴宅多,且四季小区没有景观可言,吵闹的娱乐、例如KTV、游戏中心、酒吧夜店更是一概没有。在这个停车难,甚至连交通都不便利的小区里生活,那可不是要了年轻人的亲命?

是以四季小区虽然是学区房,却不受学生群体的青睐。学生家长们也不太放心自己孩子、尤其是读小学初中的孩子生活在这种阴森森的小区里。

四季小区周围的学校都在扩张,这等于是无数机遇在对着四季小区招手。只要能一扫四季小区内陈旧的晦暗,让年轻的新风吹进千家万户,那何愁老树不发新芽!

“各位领导请看资料第三十页。”

“春华里、夏来里、秋实里和冬临里的中间有一块较大的空地是广场,这个广场已经弃用多年,现在成了临时停车场。”

图片里的广场凄惨极了,水泥地坑坑洼洼,四周寸草不生还到处都是垃圾。还有已经不知道放了几年、连车门都掉下来一半儿的废车停在里面。

“住户们为这个广场的使用起过多次冲突,阿姨们说原本这里是大家伙儿用来锻炼身体做早操和晚上跳舞的地方。年轻业主们则抱怨阿姨和伯伯们故意在停车场里跳舞做操,还来他们车底下碰瓷儿。”

“不知道要是在这片广场上立起一座图书馆,让孩子们到图书馆里学习,能不能解决这个争端?”

乔乔说的话是问句,她眼里的光却明明白白地写着:两代人的矛盾能为了孩子们消除。

都说孩子是明天,是希望。如果说有代沟的前后两代人能为了一件事而和解,那就最为了自己共同的后代。

一加一不等于二,一个人自学和两个人一起学习能吸收的知识是不同的。建一个图书馆在四季小区内,不但能杜绝忙碌的父母把孩子交到不可靠的托管手上,也能让成天闷在家里的孩子们有更多交流的地方。周六日学生们有地方一起学习,不用去挤什么金拱门、开封菜。寒暑假里不回家的大学生们也能有地方打发时间。

一旦图书馆成了四季小区的风向标,四季小区就不止是单纯的“学区房”,而会一跃晋升为文化社区。

孟母三迁的故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古时候一个地方的书院影响力大,书院周边都会浸润着才学的墨香气息。

如果运营得当,四季小区将会作为一个中心,吸引更多的好学校前来进驻,而为了能离“文明”、“文化”更近一些,无数父母会带着她们的孩子涌入四季小区。

赵主任心中兴奋,立刻回头看了一眼高院长。他不看还好,一看就发觉高院长不住点头,兴致竟比他还高上两分。

高院长自家就有四季小区的房产,只是那房产闲置多时,家里又不肯低价卖出、随意租人,所以空了很久,最后成了高家老二养狗的地方。

“根据四季小区的地形,我和团队进行了初步设计。我们认为能将合并后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

噗――

一个职务比较低的年轻领导差点儿把嘴里的茶喷出来。这好像都8102年了吧?农业种植?在小区里??这是要演《归园田居》啊?

乔乔一眼就看出这敬陪末座的年轻领导的想法,她也不慌。

侍弄泥地为现代人、特别是城里人所不屑……这种想法是谬误。越是文化人、越是德高望重的文化人,越发向往那种采菊东篱下的雅趣。但是注意,文化人只是向往雅趣野趣,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就喜欢去农村种地。

务农和钓鱼、下厨一样对于文化人来说只是调剂忙碌乏味生活的休闲之一。

没时间也没心情钓鱼,以前特别怕做饭,为了逃避做饭能在外面吃就在外面吃的乔乔也从未想过自己要双手染泥的去刨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