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161章
这次策论第一道题竟然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1
这题一下,号棚先是一阵抽气声,然后又迅速归于寂静。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众举子心惊胆战。
皇上,你真是不把我们当外人呐,在如今这种立嫡的关键时候竟然给举子出这等策论题。
裴逾明心头瀑汗,这题要是做不好,别说什么富贵荣华了,一不小心命都能搭上去。
这题太难了!
现在号棚里静的呼吸可闻,大家看着这题两股战战。
裴逾明做文章这么久以来头一次感觉下笔艰难。
皇上这简直是妥妥的想搞事啊,这让考生多难下笔?
按宗法来说,立嫡以长,但要这样写了,大皇子当然高兴,但那就会得罪另外三位皇子。
如要说立嫡以贤,其他三位皇子倒是高兴了,可绝对会得罪死大皇子。
裴逾明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忽得眼前一亮,皇帝现在没有皇后,现在好像是刘贵妃统摄后宫。
没有皇后那就好说了。
裴逾明闭目思索了一阵,终是理好脉络下手动笔。
先由小家及大家,免得犯忌讳。
诸如民间小家财产有限,嫡长规矩不严,多是以贤论之,当然,这个贤却也包括了长,大多是又贤又长之辈撑起家族门楣。
而大家之所,子孙众多,贤者众多,更是要立好规矩,以免兄弟阋墙。
这时就需要一家之长精心甄别,当机立断,自该立嫡以长又以贤,嫡长跟贤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贤跟长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一贯是相生相成的。
譬如汉朝景帝因为属意汉武帝的贤能,立时就先封了王皇后,再行立太子的。
裴逾明洋洋洒洒铺垫了一大段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然后点题,所谓名正才能言顺,自该立嫡以长又以贤。
所以啊,皇上,你属意哪位皇子就请立哪位皇子的娘亲为皇后,臣子们必往君命所指。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大家都唯皇上马首是瞻,都是可供皇上驱使的臣民,皇上指哪儿打哪儿。
总之,皇上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说这是嫡就是嫡,你说这是贤就是贤。
打完草稿,裴逾明又仔仔细细的过了一遍,力求里面不会有违禁词。
检查完,放到一边又闭目思索了两刻钟,又拿起文章改一遍。
如此精益求精的修改过三遍过后,裴逾明才最终誊录至卷面之上。
一篇文章写完,已然中午时分,这大概是裴逾明做文章以来耗时最久的一篇策论了。
写完,裴逾明再行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终是摇铃交卷。
即便中午时分才行交卷,裴逾明这一番摇铃却仍然是全号棚侧目,众抓耳挠腮的举子难掩好奇,这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如此之勇?
如此要命的考题半天就做完了?
这是选好边了?
这道策论与其说说是策论,不如说是皇子们的投名状。
这卷子一旦交上去,日后前程说不得就要寄予某一方皇子一身了。
就连收卷官过来收卷,都难免多看了裴逾明两眼。
别人怎么想,裴逾明大概能猜到,但却无需理会,现在就选边站?
那是不可能的。皇帝现在虽然称不上年富力强,但也不过才是知天命的年纪,正值天下之主的黄金年龄阶段。
看皇帝这精干的样子,只要没有天灾人祸,再活十年都轻轻松松。
何况皇子们年龄都还不算大,性情才干什么的还需观察。
现如今还是别想着选边站,抱紧皇帝的金大.腿才是正道。
第一道策论耗费精力太多,裴逾明决定先补充补充体力。
最难搞的题目写完,其他的题对裴逾明来说问题不大,可有有足够的时间来做一些杂事了。
这几天不是下雨就是阴天,阴冷的感觉仿佛渗入骨髓一般,还是吃点热乎的东西比较好。
于是,裴逾明放下笔,开始生火做饭。
除开今天还有两天就能出去了,余下的生存问题不大。
裴逾明决定奢侈一把,将猪肉脯、羊肉干、牛肉干一样抓了一把,放上适量的盐,待肉干煮的差不多了,裴逾明又将干饼子撕成小块儿倒进去,做了一个改良版的肉干烩馍。
热乎乎的吃完饭,再惬意的喝了一杯热水,裴逾明才又开始做余下的题目。
皇帝这次好像真是下决心问策。
余下的题目可谓是涵盖了民生、教育、军政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