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138章
两国交战讲究的就是一鼓作气。
布尔国的气势明显被打压了下去。
大雍乘胜追击,散朝之后,就立马组织了以鸿胪寺卿谭超为首的谈判队伍开始谈判。
主要是挖约翰他们带过来的好东西。
尤其是裴逾明再三提过的土豆、玉米、红薯,以及航海技术跟纺织机等等。
至于大雍朝,能拿出来的东西那就太多了,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等对布尔国来说是十分渴求的东西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当然,布尔国的胃口不止于此,他们最想要的就是通商。
布尔国国王投递给羲和帝的国书上也是着重提及,想要自由贸易。
对此,裴逾明也运用后世学到的信息给予了解读,自由贸易现阶段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大雍可以特定一些通商口岸、特定一些通商货物品类,这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大雍这边基调底线定下后,然后就是如何最大程度的攫取布尔国有用的东西。
一番来回拉扯过后,约翰终于献出了航海图、地球仪、航海造船技术、织布机等以及土豆、玉米的种子以及红薯目前离大雍最近距离的产地等等。
大雍朝答应开放两个通商口岸,至于具体卖什么则由大雍朝确定,布尔国可以提出需求,但决定权在大雍朝。当然,对于布尔国梦寐以求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大雍保证每年以一定的数额输出。
此役,大雍不过开放了两个通商口岸,就获得了裴逾明一再提点的对大雍发展大有好处的东西。
这就是有懂行的人的好处。不然,很多东西不知道不了解,那就会白白放过的。
大雍此役可谓是大获全胜。
这一来可是把工部、户部忙坏了,又是组建航海队伍,又是挑选工匠学习使用棉纺机、织布机,还要精心选取精通农作的农人种植土豆、玉米等等。
兵部、刑部也是不甘落后,他们有的是组织严明、身体健壮的兵卒,刚好可以组建兵强马壮的队伍训练。
礼部也忙忙的整理大雍典籍,尤其是礼仪道德方面的,得要赶紧做好文化输出,以扬我大雍国威。
吏部更不用说了,作为六部之首,哪部要人都要他们帮忙调度,总之一个字就是忙。
不过,这种忙大家甚是甘之若饴,此番事务不说全部成功,但凡能成功一两件,那也足以名垂青史的。
大家忙,作为布尔国语首席翻译的裴逾明也忙,很多东西都需要他仔细翻译,甚至图纸都需要他亲自下场绘制一番。
裴逾明这段时日可谓是忙得脚不点地,就连老师曹甫都有意的给他减轻了一些功课,就为着他赶紧赶进度。这些个东西,那俱是与国有大用处的,自是越早成型越好。
忙碌中时间过得格外快,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八月,三年一度的乡试如期开考。
荣景州不负众望,以第三名经魁得中举人。
裴逾明得知消息也只匆匆登门见了一面道贺过后,立时就又忙碌开来。
真是太忙了,不光是要上学,还要忙着各处翻译,确定资料,还要抽空给在鸿胪寺学习布尔国语言的同学们上课讲解一二。
如此晕头涨脑的一直忙到年底,各种资料已经该翻译该确定的差不多了,而且布尔国语言日常翻译人才也培训出了好几个,裴逾明才得以稍稍松口气,终于不用国子监鸿胪寺两头跑了。
虽然不必四处奔走了,但裴逾明忙碌依旧。
年底了,朝廷各处都在总结成绩,各种进贡,给皇上做年度工作报告,他自也是不能落于人后。
于是,裴逾明加紧速度,将做了小半年的布尔国语言培训资料加紧完备成册,务必要在年前进献出去。
年前献礼,以贺皇上新年。
这等年节贡品拿出去多体面,多有意义!
紧赶慢赶,终于,裴逾明在小外甥百日宴前几日将《布尔国语言学习初级资料》进献到了御前。
姐姐裴逾绾九月分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裴逾明连洗三跟满月宴都没来得及到场,甚觉有所亏欠。
这次百日宴裴逾明是无论如何要参加的,这也是他如此赶工的一大要因。顺便也算是为小外甥送上一份大礼,舅舅出息,亲外甥那必定也是面子百倍的。
看着裴逾明献书,堂上众臣不禁瞠目结舌,裴逾明你小子也忒狠了些吧?
我们不过是进献几个新奇玩意儿,对皇上说一说各处的祥瑞,再歌功颂德给皇上贺年的,你倒好,直接呈书?
臭小子太狠了。
羲和帝大是欣喜,看着手中这厚厚一册书心花怒放,所谓著书立说,从来都是名家大儒之事,想不到他们老裴家有一日也能出如此大才?真真是太/祖显灵啊。
高兴非常的羲和帝一改帝王不应喜怒不形于色的宗旨,当众指着裴逾明大是夸赞:“哈哈哈,好,好,卿真乃是有大才之人,朕心甚慰。”
相较于羲和帝的喜形于色,裴逾明却是多有淡然,只见他不慌不忙的对着皇帝拱手道:“陛下盛赞,微臣受之有愧。”
“陛下,此书不过是布尔国语言的初级入门版本而已,因为时间仓促,微臣先只能进献此入门版本。后续,微臣还预备要做出中级版本,高级版本,以及专业版本。”
“中级跟高级版本以让学习之人能精深的翻译布尔国文字,更深层次的了解布尔国人文事务等等;专业版本则是能让学习者熟练的掌握布尔国各种技术,能融会贯通的掌握布尔国的一些专业技能等等。”
方才被裴逾明献书已然震了一震的众臣......
你小子还有?!要不要这么逆天?
罢了,此子逆天。不跟他一般计较。
总归裴逾明此番献书与大雍朝绝对是大好事。
众臣打不过就加入,以首辅为首的众臣们纷纷上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此栋梁之才。夸赞大雍有裴逾明此等俊才实是大雍之幸。
羲和帝更是畅快,对着裴逾明愈加的大夸特夸:“好好,爱卿今日是立了大功了,朕要重重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