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君子好逑(四)年妃 - 深宫女神探 - 晴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深宫女神探 >

第209章 君子好逑(四)年妃

在皇帝亲临琉璃别宫的第三日清晨,有两个消息顺着夏日清晨的微风便传遍了宫殿的角角落落。

其一是皇帝在昨夜将逸王打发到凉州去了,据说当地知府贪赃枉法,为了给自己修建别院强行征收土地,逼死了不少百姓,事情闹大后传到了朝廷,皇帝便派逸王去解决此事并在新任知府到任前先行暂管凉州。

这件事听起来不过是一件寻常公务,但明白其中内情的人应该都能将皇帝的用意猜到一二。

像这种事情根本无需一个亲王亲自主事,派一个四五品的官员点成钦差过去也就够了,而且凉州临近边疆,是个苦寒之地,从这里过去大约要两个月的时间,逸王若亲自前往,只怕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半年,这期间他不在京城,朝堂本就风云变幻,莫说离开半年,即便是在一夕之间都可能失去很多东西。

虽然皇帝不过只是一句话,但已经向外表示了逸王如今在他心中的地位。

逸王失宠于皇帝于朝堂来说固然是件足以撼动江山的大事,但对后宫来说,另外一个消息却更为惊天动地。

那便是皇帝临幸了一个琉璃别宫的宫女。

这件事其实说起来也不算什么稀罕事,毕竟在随驾的几位妃子中,最为得宠的许妃和柳贵妃都因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流言一事而被皇帝所冷落,而看起来渔翁得利的向妃虽然一时被皇帝想了起来,但她的年岁毕竟大了些,在宫里的时候也长,即便不至于韶华已逝,可因为太熟悉,皇帝对她也没有太多兴趣了,所以有了新宠也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

可让人惊讶的是,那个如许妃一样从宫女一夕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女子并不是在皇帝寝殿侍奉的宫婢,而是他在从处理公务的太极殿回寝宫的路上看似偶然遇上的,当时那个宫女正在灵秀园的一棵树的树枝上低声吟唱,她那悦耳动听的歌声吸引了皇帝,使他不由自主地驻足去听。

那是在昨天子夜前后,月黑星稀,宫灯点点,皇帝站在半明半暗里,那宫女坐在繁枝叶茂中,似乎在一曲之后,她轻轻巧巧地攀着树下来后,才发现皇帝就站在不远处。

那时皇帝刚刚处理过逸王的事情,心情应该极为低落,可在听了她的吟唱后龙颜舒展,所以临幸她也实属正常。而且宫人们都在传说,那个宫女姿色无双,比柳贵妃清丽几分,又比许妃娇媚少许,就像是天上的仙女一般,美得恰如其分不多亦不少,天生就该是尊贵的女子。

所以,皇帝和她的相遇就像是一段曲折传奇的戏文一般,既是个巧合,又自然而然。

他们都说,那个宫女是在琉璃别宫为这次皇帝亲临招募而来的众多宫人之一,来别宫不过才四五日。她出身于附近的一个小户人家,家世清白又无权无势,与京城权贵又无半分瓜葛,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皇帝的妃子确实令人艳羡。

有人说,她是在打听到皇帝的行程之后刻意爬到那棵树上唱歌以引起他的注意的,但宫里人人皆知皇帝爱舞不好曲,即便是当初皇后打算将自己的亲妹妹崔晓君留在皇帝身边也是用的作舞这个办法。倘若那个宫女刻意想接近皇帝,大概也会投其所好才对。

无论如何,今年花比去年红,从此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宫里炙手可热的人物应该要换一换了。

苏蔷之所以对这位新晋的妃子感兴趣,是因为两件事,一是听说她姓年,二是她是以膳堂李嬷嬷外甥女的身份入宫的。

早在琉璃别宫当差时,苏蔷便听李嬷嬷称赞过她那唯一一个的外甥女,以她的说法,那位姑娘乃是沉鱼落雁之色,和仙女下凡没什么两样,不过苏蔷清清楚楚地记得她的外甥女也和李嬷嬷一样姓李,而不是年,因为当时李嬷嬷还特意得意洋洋地说外甥女和自己一个姓,所以她们素日里才亲得有如母女一般。

而在她的印象中,只有崔羽明的那个师妹才姓年。

她又思及这几日发生的事,总觉得事情有些可疑。

倘若新封的年妃并不是李嬷嬷的外甥女,那她的来历便有些可疑,甚至还有可能就是崔羽明的师妹、雪眉门的女弟子。

而那晚李嬷嬷和泉姨心事重重,像是瞒着什么事,还提到过那位姑娘什么的,也许与这位年妃也有关系。

因为正式的册封礼还未举行,她也没有时间去问以前的故人,所以还未能打听到年妃的闺名,但苏蔷担心其中另有内情,所以打算抽个时间再去见一见泉姨,向她问清楚那一夜的事情,好查清她们那天的事是否与年妃有关,也顺便确认一下年妃是否便是崔羽明的同门师妹,但让她惊讶的是,她还没来得及去找泉姨,泉姨便亲自来找她了。

那是在那一天的暮晚时分,泉姨神色疲倦一脸忧虑,拉着她寻了一个僻静的角落,确认四下无人后才低声问她道:“你可听说今日刚被皇上册封为妃的那位年妃?”

泉姨做事向来不拖泥带水,她既然提及年妃,那便是她的确与此事有关了。

苏蔷也不迟疑,微一点头,问道:“泉姨也认得她?可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泉姨皱眉道:“年小黛。”

这个名字如此耳熟,苏蔷自然听说过,心下也是不由一凛,因为她记得崔羽明的师妹正是名唤年小黛。

因为受到崔羽明所托,她这一路都在留意这个名字,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线索,所以还以为她可能并不知道崔羽明在随着大军前来琉璃了,却不想她竟然会在他们的目的地琉璃别宫出现,更没有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

泉姨见她神色有异,有些怀疑地问道:“你认得她?”

苏蔷原本不想瞒着泉姨,但因为她之前已经答应崔羽明要替他保守这个秘密,便只能道:“只是听起来有些耳熟,不过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了。”

泉姨也未放在心上,又问她道:“你应该听说她是李嬷嬷外甥女的事情了吧?”

她微一颔首:“不过,李嬷嬷的外甥女不是也姓李吗?”

“没错。”泉姨轻叹了一声,道,“李嬷嬷原本是想让她的那个外甥女来琉璃别宫做事的,但那位姑娘并不情愿,所以李嬷嬷为了说服她,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可她非但没有劝服她的外甥女,反而遇到了那位年姑娘。当时,她说她被家人逼婚,所以逃了出来,但为了防止被重新抓回去,所以在看到琉璃别宫招募后想进来当差,好躲一躲家人。”

不过,因为要来琉璃别宫做宫婢需要正式的籍贯文书,而她并没有,所以便求着李嬷嬷想办法将她带进去。李嬷嬷稍加犹豫后便答应了,一来是她已经向别宫的人夸下海口,说她一定会带她的外甥女入宫,以后还要指着她登上枝头变凤凰,二来是那位年姑娘答应事成之后给她的谢礼是一百两银子,那是她一辈子都不可能挣到的数目。

所以,她又返回了她外甥女的家,然后趁她不备将她的籍贯文书偷了出来,并在收了年小黛的谢礼后大摇大摆地带着她去了琉璃别宫。

不过,她对年小黛也曾有所要求,那便是她在入宫后要将姓名改为她外甥女的,而且这个秘密只能她们两个人知道,免得被人起疑。

年小黛答应了,一切都如李嬷嬷原本计划的那般顺利,直到没过多久她便听说年小黛并未如她们当初所商议好的那般以她外甥女的姓名同其他人来往,而是在他人问她姓谁名谁时,她都对旁人说她叫年小黛。后来李嬷嬷与她交涉了一番,却并未能使她改变主意。李嬷嬷担心自己收受贿赂的事情早晚会暴露,而且怀疑她入宫另有所图,所以为了保住性命,她只好向泉姨坦白了此事。

泉姨深知此事重大,毕竟李嬷嬷受到责罚事小,但倘若那个女子来琉璃的目的当真是图谋不轨,那整个琉璃别宫都会受到牵连。于是,她们在商议之后,决定先将她关起来再说,因为那时皇帝即将驾临别宫,所以宫里的戒备十分森严,若她不愿意,她们根本无法将她赶出琉璃别宫,只能暂时不让她有与外人见面的机会。

为保事情万无一失,泉姨先让李嬷嬷在暗中给她的膳食加了不能立刻发作的迷药,然后又让李嬷嬷将她约到了竹苑。那里已是禁地,素日并无人前去,只有一个宫女每日来稍加打扫,只要对外宣称年小黛被派在这里当值,并不会有人起疑。

刚开始时,事情也如她们所计划的那般,年小黛来到竹苑后迷药发作,被她们锁在了竹苑的一间房间里,她们会抽时间为她送来膳食。

泉姨原想等守卫不再那般森严的时候选一个适当的时机将她送出宫去,但没有想到不过短短一日的功夫,年小黛便自行逃脱了,而且就在皇帝到达琉璃别宫的第一天晚上。

那晚李嬷嬷去竹苑给她送饭,发现人已经逃了,所以才着急忙慌地去找泉姨,碰巧遇到了来找泉姨说话的她和唐岭。

“那一晚,她说人已经不知去向了,我心中也十分着急,又不能与你们说出实情,只好与她先一同去了一趟竹苑。”泉姨的神色很不安,道,“她果然已经不在那里,而且窗子是被从里面徒手打开的,足见她的身手的确不简单。我们原本是打算连夜去其他地方找一找她的,没想到走到门口的时候竟被巡夜的禁军发现了,只有在他们的护送下先回去了。昨天我与李嬷嬷又找了一日一夜,但仍然未能找到她的行踪,直到今日清晨听说她被皇帝临幸并册封为妃。”

若那个年妃当真便是崔羽明的师妹年小黛,那她便也是个有武功在身的江湖女子,一把锁一间屋子的确很有可能困不住她。

苏蔷终于明白了其中始末,沉吟了片刻后问道:“泉姨想让我怎么做?”

泉姨的眼中尽是担忧:“这件事我本不想麻烦你,但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我别无他法,只能来找你了。如今她已经被册封为妃,虽然正式的册封礼还未开始,但她的身世迟早会被发现有所纰漏,倘若她进宫只是为了飞上枝头变凤凰,那李嬷嬷的罪责也不算太大,但若是她接近皇上真的是另有目的,那事情就真的无法收拾了。”

“我明白了。”苏蔷思酌着,心中已有了些主意,道“宫中每每有新的主子入殿时,都会给各司局打赏,到时我会借着去谢赏的机会去见一见年妃,先试探一下她的虚实。不过泉姨也不必太过担忧,倘若她真的想要对皇上不利,那昨夜便可动手了,不至于留在以后,所以我想她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做人上人吧。”

虽然也能想到此处,但泉姨还是忧心忡忡,短叹道:“但愿如此。”

想起那夜苏复送自己去泉姨的院子时,崔羽明躲在外面的事情,苏蔷又默了一默,试探地问她道:“这两日可曾有人向泉姨打听过年妃的下落?”

她当时便觉得崔羽明出现在那里太过蹊跷,如今想想,那时他要找的人很有可能并不是自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