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为了扶持赵长青的生意,乔秀兰做了挺长一段时间的卤味。
以前她还是半夜起来准备吃食,现在更是麻烦了,几乎就是等全家人都睡熟了,就要开始忙活了。
卤味在锅里煮着的时候,香味四溢,飘散出去很是明显。刚进十月,天气还是有些闷热,灶房的前后门却都必须紧闭。
她在灶膛旁边,就像蒸桑拿似的,一身一身地出汗。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么经营了一个月,赵长青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不说在那个市口不佳的地段,就是在整个黑市,都不比常人差多少了。
乔秀兰也从卤鹅掌,卤鸡爪的,一路做到了卤猪蹄,卤肉。各种她能想到的卤味,都给做了个遍。
乔建国看着自家妹子一天比一天瘦,可给心疼坏了。麦乳精、蜂蜜、西式点心……凡是他能买到的,都尽可能买给乔秀兰吃。
十七岁的乔秀兰,被家里娇宠着长大,还真是有些嘴馋的。但现在的她,早就不是从前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儿了,口腹之欲倒是看得没那么重了。而且吃惯了善水做出来的东西,这些寻常东西还真是不对她的胃口。
所以最后这些东西还是让乔秀兰都攒了下来,分了一些小石头和刘巧娟,其余的自然是都进了侄子们的嘴里。
乔秀兰算了算日子,再过几天,她三嫂刘巧娟就要怀胎九月了。
这个年代也不兴做什么定期产检,有些不讲究的人家,直接在家里就生了。甚至还有那产妇刚生了孩子,即刻就下地干活的。
她自然是要让刘巧娟在医院生产的。到时候三嫂身边得有人服侍,家里都要上工,母亲身体也不好,来回奔波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还得她亲自过去。
所以在乔建国和她说赵长青的生意已经日渐稳定的时候,她立刻就和家里人提议,带三嫂去县城医院检查检查,看看什么时候是预产期,也做好入院待产的准备。
刘巧娟第一个不好意思,拒绝道:“小妹,我哪儿有那么金贵?家里有妈在,还有两个嫂子在,就是我自己,也是生产过的,在家里生就行了。”
乔秀兰当然不同意。上辈子就是因为她的任性胡闹,间接害了三嫂和肚子里的孩子。她愧疚的无以复加,这辈子虽然三嫂一直被照顾得好好的,可她仍然觉得有些不安,当然想要保证她和孩子一切妥当。
“三嫂,妈和嫂子们上回生孩子都哪年的事了?这新时代了,咱们不兴过去那一套。这女人生孩子就像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咱们现在既然有条件了,当然是要稳稳当当的。”
这话确实不假,农村在家生孩子的妇女多,同样每年都有在家难产的,折腾到了医院里,也是花钱不说,还更加危险。光是今年黑瞎沟屯就有好几个难产的妇女,有两个运气好的,在医院里顺利生下来了。运气不好的,那一尸两命的事情也有!
刘巧娟自然也是盼着自己这孩子好的。他生乔福明后一直没消息,心里急了许多年,才盼上了第二个孩子。哪里就能不在意。
“就听小妹的吧,弟妹别担心钱的事,不行这钱就我出了。”乔建国和乔秀兰已经很有默契,他现在大小也是个千元户了,当然也想惠泽家里人。而且他也想着,乔秀兰去医院照顾刘巧娟,暂时也能歇上几天,也不用在灶房里一守就是一夜了。
李红霞听了,连忙扯乔建国的衣摆。这在医院生孩子得费多少钱啊?自家男人真是昏了头!
乔建国眼尾都没瞧她,直接把她的手甩了,又看向乔建军和于卫红,“大哥大嫂,你们怎么看?”
乔建军和于卫红都不是小气的人,也让刘巧娟放宽了心,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于卫红说:“你们手头要是不宽裕,大家凑凑也就成了。也别觉得不好意思,大家都是一家人,今天我们帮你,明天也有你帮我们的时候。”
一家子都这么真心实意的,刘巧娟感动地红了眼眶。于是她去医院产检的事情也就定了下来。
翌日一早,乔秀兰陪着刘巧娟去了医院。
刘巧娟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来县城医院,她上回生乔福明的时候,还是六十年代,别说进医院,那是饭都难吃饱。所以这一回她进医院,那真是跟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极了。可短暂的新鲜感过后,看着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和白床单白墙,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她又害怕起来了,紧紧攥着乔秀兰的手,说不然还是回家算了。
“三嫂来都来了,别害怕,没什么的。”乔秀兰安抚了她,带着她排队挂号,然后就去了妇科门诊。
刘巧娟刚走坐到门诊,还没和医生说话呢,身下猛地一暖,一股暖流不受控地换换溜下,沿着她的大腿根一直流到了小腿……
这就是羊水破了!
医生经验也老道,立刻安排了床位。乔秀兰扶着刘巧娟躺上病床的时候还有些懵,这也太巧了吧!
“家属别愣着了,产妇这边还要一会儿才能进产房,新生儿的东西呢,都准备好了吗?还有孩子父亲呢?他必须要过来的。”
产妇生产容易发生意外,要是施行手术,那得直系亲属签字。
这时候刘巧娟反而镇定下来了,反过来笑着安抚乔秀兰:“你先回去通知你三哥,家里有个待产包,里头东西齐全,他知道在哪里,你让他一起带过来就行。”
乔秀兰忙应下了,着急忙慌地跑出了医院,跑去站台搭车了。
此时乔家人都已经吃了早饭在上工了,看到刚出去没多大会儿的乔秀兰居然一个人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都十分惊讶。
乔秀兰也顾不上解释了,拉着她三哥乔建党就往家里跑。
乔建党听说自家媳妇居然刚进医院就要生了,也是脑袋发懵,跑丢了一只鞋都不知道,还是乔秀兰看见了给他捡起来的。
回了家,李翠娥赶紧拿了待产包,三个人再次赶往了医院。
路上乔秀兰已经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但搭汽车一来一回,也是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功夫。
好在当他们赶到医院的时候,刘巧娟刚开始宫缩。
他们三人围在床前,一个赛一个的紧张,这个问刘巧娟要不是吃东西,那个问刘巧娟疼的厉不厉害。
刘巧娟心态倒是很好,毕竟是生产过一回的了,她感觉到这次生产应该很顺利。
两个多小时后,刘巧娟的宫口开到了十指,可以进产房待产了。
这时候的产房可不像后世的隔音效果那么好,里头别人家婴儿的啼哭声和妇女的痛叫声,在门外听得是清清楚楚。乔秀兰他们安安静静地产房门口等着,紧张地连说话的兴致都没有。
中午乔秀兰在医院打了饭,硬逼着母亲和三哥都吃了点。三个人又继续去产房守着。
好在没过多久,护士就抱着个黑黑皱皱的小女孩出来了,说是生产很顺利,母女平安。很快,刘巧娟也被推了出来。
李翠娥接过孩子,念了好几声‘老天保佑’。
乔建党匆匆看了女儿一眼,就去守着媳妇了。
刘巧娟满头汗湿,不过精神头看着还不错,看到急红了眼的乔建党,还不忘嗔怪他说:“就是生个孩子,你紧张啥?看过闺女没有啊?”
乔建党说看过了,又问她有没有哪里觉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