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李嫣被封为王一事,迅速在长安和关陇贵族、世家门阀组成的权贵圈子里面传扬开了。这个圈子里的人当然知道王这个王爵的意义所在,也就是因为清楚,所以,他们才会议论纷纷。
当然,作为政治漩涡的中心,太子李亨自然不会不清楚王的政治意义所在。怎奈唐皇李隆基这些日子以来吹毛求疵地找他的麻烦,就是李亨素来谨慎又仁厚,或者说胆小怕事,可次数多了,自然也受不了。
这个时候,李亨原来的太子妃韦妃已经被废为庶人,就连杜良娣,也因为李林甫之故被废,李亨身边,也只剩下张良娣一人可以说话了。
张良娣听说了李亨的牢骚之后,就劝道:“殿下,镇国公主镇守大漠,功劳大不大?”
“自然是大的。”
“公主被封为王之后,会不会威胁到殿下的尊位?”
“自然不会。”
“那公主可是对殿下多有不敬?”
“怎么会!嫣娘可比咸宜要好多了。”
当初武惠妃在的时候,咸宜公主表面上乖巧,背地里飞扬跋扈,就连当年的储君废太子瑛都在背地里受了不少闲气,更不要说当时还仅仅是区区忠王的李亨了。
对比之下,李嫣虽然跟李亨并不亲近,可是应有的礼数却是一样不缺,就是这些年,李嫣在外,成了大漠的霸主之后,逢年过节,还有他李亨的生日,一应的礼物都没有少过。
虽然礼物都是中规中矩的,可是李亨也知道,这也有为了保护他、防止唐皇忌讳的因素在。
对比李嫣的周到,咸宜公主就大大不如了。虽然如今武惠妃已经去世多年,可是他们这些兄弟姐妹跟咸宜公主等武惠妃的儿女并不亲近,杨国忠上次折腾咸宜公主及其驸马,大家还在背地里幸灾乐祸。
原因也在这里。
张良娣就道:“既然如此,那殿下还生什么气?”顿了一下,张良娣继续道:“我虽然没有见过镇国公主殿下,可是这些年,听镇国公主殿下在外面打下如此基业,我也替她高兴。不仅仅是因为我大唐公主不在为人鱼肉,还因为从此之后,大唐北疆安享太平。陛下厚待镇国公主殿下,不也是如此?”
李亨这才不说了。
他道:“你应该称她为王殿下了。”
“是,太子殿下。”
张良娣脆生生地应了。
太子亨在屋子里转悠了好半天,这才凑近了张良娣,道:
“孤现在担心的,不仅仅是这个,还有,你可听说了,那个人,不好了。”
那个人,说的自然是李林甫。
其实太子李亨懦弱归懦弱,对唐皇的本性,他可比他的兄弟们清楚多了。别人都说,三庶人是因为武惠妃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下一任的皇帝而陷害致死,可在李亨眼里,哪里是武惠妃之故?根本就是他的父皇偏听偏信又多疑,时刻忌惮着他们这些儿子们会分了他的权势,因此李林甫这等口蜜腹剑之辈,才得以借机害死他的三位兄弟,又一次又一次地陷害他成功。
若不是高力士和驸马都尉张护着,若不是他素来小心谨慎,他怕是早就墓木已拱。
而如今,李林甫老迈,毕竟,他已经年近七十,已经不能理事了,而唐皇也越来越倚重杨国忠,一旦李林甫去世、杨国忠上位,李亨确定,自己也能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