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猪瘟(下)
王正年率领着十几名衙卫来到了春林镇,但他们并没有急于采取行动。相反,他首先包下了镇上最大的酒楼,并邀请了三位医馆大夫在此等候。
然后,他派遣衙卫们去调查哪些人家购买了猪肉,并以双倍的价格购回可能带有疫病的猪肉。
如果有人已经食用了这些猪肉,他们会被直接带到酒楼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就立刻由大夫为其治疗。
同时,他也派遣两名衙卫暗中调查对面肉铺猪肉的来源。但特别强调不能打草惊蛇,只需将任何线索或证据带回来向他汇报即可。
完成所有安排后,王正年终于放心地走上楼去休息。
吃了猪肉的百姓被衙卫接到酒楼,众人看着周围的环境和这些陌生的人,心里不禁有些发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纷纷面面相觑,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找到答案,但每个人都一脸茫然。有的人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犯了什么罪,有的人则猜测可能是因为吃了猪肉而惹上麻烦。
然而,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询问,只能默默地等待着事情的发展。
次日天还未亮,一声痛苦的哀嚎响彻酒楼。趴在桌子上、躺在地上的百姓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站起身来,想要查看一下情况。
这声惨叫让他们瞬间清醒了过来,原本的困倦被恐惧取代。大家紧张地四处张望,寻找声音的来源。
只见,吴瘸子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他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
起初,他还能够发出痛苦的嚎叫声,仿佛要将所有的痛苦都发泄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声音渐渐变得微弱,最后甚至无法再发出一丝声响。
当大夫匆忙赶到时,吴瘸子已经口吐白沫,眼神涣散。他的身体在冰冷的地面上颤抖着,仿佛生命正在逐渐流逝。
王正年听到动静也从房间里下了楼,一看这情景,心中一紧,连忙走到人群之中,向旁边百姓询问情况:“怎么回事?”
“王大人!地上躺的这人叫吴瘸子,刚才突然捂着肚子大喊大叫,小人也不清楚怎么回事。”旁边的百姓回头看见是王正年,连忙行礼回道。
此时,大夫也诊断完毕,看着躺在地上的吴瘸子,连连摇头。王正年走上前去,焦急地问道:“大夫,这人还有救吗?”
“王大人,这人老夫怕是无能为力!”大夫皱着眉头,有些惋惜的说道。
这病症来得太突然了,前一秒可能人还生龙活虎,后一秒便腹痛如刀绞,紧接着便是倒地口吐白沫,实在太过诡异。他行医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病症。
王正年听大夫这样说,心里越发慌乱起来。他不禁想起了之前夏如霜对他说过的话,难道真如她所说的那般?
“大夫,能不能想想办法先让他醒过来啊?”王正年不甘心就这样放弃,紧紧握着拳头,希望能得到一些线索。
“王大人,有是有,只需要施针便可以使人清醒,但是怕只能坚持一刻钟。”
大夫有些犹豫地说道,贸然施针也怕会加重病情,一般他是不会轻举妄动,只会开些汤药吊其性命稳妥些。
“那请大夫施针,本官有些话要问他,这关乎我们春林镇百姓的安危。”
王正年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地说道。
大夫看了看王正年,又看了看躺在地上的吴瘸子,点了点头。
大夫拿出一根银针,小心翼翼地刺进了吴瘸子的太阳穴,然后轻轻地转动着银针。
吴瘸子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迷茫而空洞,似乎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大夫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问道:“吴瘸子,你感觉怎么样?”
吴瘸子眨了眨眼,试图集中注意力。
他的嘴唇干裂,艰难地开口道:“我……我头疼得厉害……”
“吴瘸子,你听我说,你必须保持清醒。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昏迷吗?”
王正年急切地问道,希望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些线索。
吴瘸子摇了摇头,痛苦地皱起眉头。
“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肚子很疼……好像有人在我的肚子里敲鼓一样……”
“那你有没有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比如猪肉?”
王正年追问道,心中开始怀疑真的与猪肉有关,但还需要明确的证据。
吴瘸子想了想,突然瞪大了眼睛。
“对!我吃了猪肉……自从那肉铺开张,我图便宜买了许多肉。这十来天……我是顿顿不离肉,前两日开始我就有些腹泻,我只当是吃坏了肚子。没想到这肉会有问题。”
说完这话,吴瘸子突然感到一阵恶心,胃里翻江倒海般难受,他不禁大口喘着粗气。
过了一会儿,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头往旁边一撇,“哇”地一声呕吐起来。
旁边围着的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捂着口鼻,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
有些人听了吴瘸子刚才的话,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觉得自己的肚子似乎也有些不舒服。
王正年站起身来,顺手拿过一条帕子捂住嘴鼻,同旁边的衙卫低语了几句。那衙卫得了令,立刻转身跑出了院子。
吴瘸子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尤其是那些吃过瘟猪肉的百姓们,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悔恨。
原本以为吃瘟猪肉不过是件小事,现在却可能面临生死考验。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些吃过瘟猪肉的百姓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症状。最初,这些症状还比较轻微,只是让人感到些许不适。
然而,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变得越来越明显。有的人开始发烧,体温不断攀升,面色通红;有的人则腹痛难忍,仿佛有无数把刀在肚子里搅动;还有些人因为腹泻不止,不得不频繁地上厕所,以至于茅厕前排起了长队,甚至有人为此发生了争执。
当夏如霜心急火燎地赶到酒楼时,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皱了皱眉。
王正年正努力组织着腹泻的百姓有序地上茅厕,并尽可能地维持着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