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三家烫锅店开业 - 乡野村姑有系统 - 是长安吖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乡野村姑有系统 >

第82章第三家烫锅店开业

李铁匠接到活深知自己一人无法完成,便把活分给几个镇子相熟的铁匠铺,争取在五天内把五十口铁锅炭炉赶完。

陶禧给田叔店里烧好田记碗碟被夏如霜截了胡,说再给田叔店里重新烧制一些。

这次炒料的事交给了母亲。母亲在做菜方面很有天赋,学起来也是很快。她在明月城李大家宅院隔壁买了一套二进院的宅子,李三的媳妇刚生完孩子半年之久。母乳充足所以白日便雇她每日带着孩子去店里的包房照顾弟弟,

夏如霜也不用招工了,李大一大家子来了后,她能用的人都用上了。李大媳妇做事麻利切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每一片肉都薄厚均匀,便被安排到了厨房做帮厨。

李大的儿子也是个腿脚麻利的便分配店里跟李小五,李小六做跑堂加保护客人还有店内女眷安全,李大的女儿得母亲真传也跟随母亲在后厨帮忙切菜。

李二的媳妇女儿和李四媳妇都在后厨做帮工,一家子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就连小的也要求每天去学堂上学,回来去后厨摘菜洗碗。因为店里管饭李家兄弟的母亲也过来帮忙给李氏看孩子夏如霜每个月还会给老人家五百文钱当做答谢。

李大,李二,李三,李四被分成两队白天在门外搭的棚子下看管商队货物,还要帮商队喂拉货的牲口,每队两个时辰的换一次岗。晚上是两队一人一晚看管晚上住宿商队放在后院的货物和牲口。若是当晚没有住宿便可以回去休息。

门口的那片地还是那天请杜仲来,杜仲亲自去了一趟衙门不知跟县令说了些什么,县令便把那土地使用权批了下来。夏如霜询问杜仲杜仲之前神秘的笑了笑没有言语。

这次的分成夏如霜分了五股,杜仲一股,田方德一股,夏如霜的母亲李氏分三股。李氏一开始推脱说哪有给女儿干活还要分红的,后来夏如霜说这个钱是她该得了,可全权由自己分配。李氏犹豫了,是啊她这个钱以后可以给女儿买嫁妆,给儿子置办田地。

这次夏如霜挑了个好日子准备开业,原本打算看热闹嘲讽夏如霜的赵国安一看她弄的有模有样也不敢小瞧夏如霜。当她是吃过烫锅后瞬间被这美味所折服,难怪这小丫头如此有信心。算了把自己卖了便卖了,以后能长吃到这烫锅他也不亏。

他本就是个孤家寡人,早年媳妇去世没给他留下一儿半女,他便把他们夫妇二人经营的铺面当做孩子一样经营。他如今四十岁了不想干下去了,便想着把这铺子找个欣赏她的卖了,自己去乡下买几亩薄田安稳度日,繁华世界他见惯了便想归于平静。

现在想来他见得世面还不够多,留在此就当养老了,以后就算老了他也得让那臭丫头负责,没办法给人家当牛做马了让她养个老不过分吧。内心奸计得逞又晃起摇椅悠闲自在睡起了觉。

要看这里的事处理妥当,夏如霜便又快马加鞭和当归回到桃花村。现在他们家没有人居住,这几天文远去了田叔家住,也方便去学堂,只是上完这个月便又要给他转学了,一开始夏如霜担心庆文笙换学堂会影响他。直到文远说出他的心里话才打消夏如霜的顾虑,原来镇上夫子讲的都是他父亲生前讲过的知识。

夏如霜让村里的工匠帮忙把自己家里改造了一番当做工坊,这样也不再为找位置而发愁了。工坊改建好后,夏如霜的房间是个阴面最适合改成一个库房存放食材。夏如雪之前的房子用来住人。母亲的房间留着她回来时居住。

又在院子搭了棚子盘了锅灶,她们这户是边户,锅灶冲着无人居住的那边也不会存在邻里纠纷。夏如霜开始分工,投资的分一组,投资的话一家五两银子。五两银子对于农户来说拿出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最后就夏如霜的大伯一家,吴招妹一家,小王氏一家,还有村里黄素梅一家拿的出五两银子,夏如霜便把他们四家分在一起,其余的分为一组,每组是一个团体。

男的一起主外,就比如说夏长安和吴招妹两人去鱼虾,再负责处理鱼虾。大伯母张莲心负责片鱼给鱼肉去腥,黄素梅负责剁馅,黄素梅的儿媳负责打虾滑,儿子负责打鱼丸(因为夏长安的媳妇需要看管妞妞和快要生孩子,所以这里只能由黄素梅的儿子顶替。分成是每家人头和劳动力算。),小王氏则负责把虾滑装在定制的盘子里,再把鱼丸像炸丸子那样放入锅里煮半熟捞出来装进定做的碗里。

再由小王氏的丈夫放到夏如霜房间的冰块上冷冻储存,每样做够一百盘再由大伯和黄素梅的丈夫一起送往每个烫锅店,凤阳镇和明月城烫锅店都是每样三十盘,京都是每样四十盘。

夏如霜又在牙婆那里卖了四个粗使婆子回来做帮工,夏如霜想着不到一个月便要收玉米了,到时大家都要去田地里忙,有这四个粗使婆子顶着,文远也会放田假可以跟着当归去送货。这样作坊也能运作开来。

但是自己收玉米还需要人手,看来得早些预订一起短工为好。

至于没有交钱的夏如霜教他们每家一种技能,点豆腐,发豆芽,卤大肠,做鸭血,腌嫩牛肉,做午餐肉。用到的食材夏如霜会让人定期送来。做这些食材有的简单赚的钱也就少,复杂的钱便越多。

分配好后大家就开工了,为了稳住每个人的心神夏如霜给每人发了十文钱的开工红包。大家都激动不已,纷纷充满干劲。这还没干活便有钱领那以后好好干不比种地差,最主要的是种的地是一大家子人的,赚的这钱有一半属于她们小家。

安顿好作坊的事,夏如霜让大伯一家帮忙看管。自己又赶往明月城,明天便要开业了。她们那还缺一位说书先生,夏如霜不想在那个舞台上放些歌舞,一是商人无心欣赏,二是成本太高。还不如说书先生讲些故事更吸引人。

之前让赵国安留意说书先生的事,也不知道这老顽童有没有当回事。抵达明月城夏如霜看着用红布盖着的招牌,踏步进了门。

“先生,您再等等,给您加钱还不行吗!”只见赵国安拉着一位老先生的衣襟拼命挽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