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明月城
白氏的事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夏如霜得知白氏怀孕之后,就直接回家吃饭去了,并没有过多关注老宅那边的动静。直到大伯娘前来购买硝石闲聊时,她才知道原来白氏肚子里怀着的竟然不是田伯良的孩子。
这件事让李氏感到无比惊讶,毕竟白氏几乎每天都待在家里,怎么会做出如此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呢?大伯娘紧接着又说道:“本来按照族规,白氏应该被浸猪笼示众的,但长田那孩子却在门外跪了整整一个晚上,苦苦哀求着大家放过白氏。
最终,老二心软了,决定将白氏放走。老两口本以为老二还愿意和白氏继续过下去,于是打算让白氏把肚子里的孩子处理了,然后将她关在家里,这样起码孩子还有个母亲照顾。然而,老二却坚决要求休妻。”
“休妻?这不就是成全白氏嘛?”听到这里,李氏不禁对白氏的二叔刮目相看,因为她深知自己这位二叔向来心胸狭窄,没想到这次竟能如此宽容大量,实在是难能可贵。
“可不就是嘛!”大伯娘附和道,“现在老两口的意思是,如果白氏想要自由身,那就必须退还当初的聘礼;否则的话,就让那个男人再拿出一些聘金来,他们才肯放人。”老大媳妇张莲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第一次觉得公婆这两个人居然可以如此没有底线。
“这…都结婚十几年了,孩子都给你们老夏家生了三个了现在还要退聘礼?这被村里知道还不得笑掉大牙?”李氏听到公婆这般做事也很是不齿。
“行了,不跟你唠了。我买了地霜便要回去了。现在老太太做饭,虽说我有这冰糕生意可以不去帮忙。但也要在家里守着谨防生了变故。”张莲心给了十两银子让门外的夏长安扛着一袋硝石回到老宅。
李氏想起之前老太太天天捧着白氏,逢人便夸他儿子有本事能娶到镇子上的姑娘,还陪嫁那么多。整天拿她和白氏作比较,她可没少因为白氏的事让老太太拿乔自己。现在她一直炫耀的媳妇前后给她可是丢尽了脸。这从今往后就算老太太再心高气傲估计都得在村子里夹着尾巴做人。
天气渐凉,入了秋夏如霜便想着把菜地重新翻新沃上肥等着再些日子便把大棚搭建起来。在系统买的一卷塑料已经在家里放了有些时候了,夏如霜算了算了大概够一亩地,还能给家里后边菜园搭一个小的菜棚。
一家那一亩地的菜主要种白菜,油麦菜,生菜,莴笋这些烫锅里可以涮的。这些新鲜蔬菜的也将是冬日烫锅店的一大特色。后院的菜地便种些自家吃的蔬菜足够了,到时候还能杜伯还有姥姥家送些过去。
最近冰糕生意也不好做了,桃树上没有桃胶产出了。夏如霜便想把一些帮助过她们家的村民先组织起来开一个作坊,主要给烫锅店供应食材。一家供应一种赚的钱也足够他们贴补家用了,于是说干就干。
夏如霜先是挨家挨户的去通知大家若是想在农闲里有个稳定收入那便来她家商议开作坊的事宜。吴宣娇的三位哥哥家,小王氏一家,大伯一家,还有村里跟李氏关系好的那几家,最后又请了几个村里干活麻利的妇人。
大家挤在夏如霜家的院子,原本不大的院子现在显得更加拥挤,众人都在议论纷纷。有的还持有怀疑的态度;有的则担心要投资钱;只有受益过的大伯一家和吴招妹一家暗暗期待着。
夏如霜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叔伯婶子哥哥嫂子们好,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是想让大家一起致富。毕竟我一人干不成那么多事,我需要大家的帮助,而大家也需要赚钱养家糊口。那我便给大家指一条赚钱之路,大家只需要去做,售卖有我,而且只要信我我相信大家的日子定会蒸蒸日上。”
夏如霜一番酣畅淋漓的演讲,带动了不少人的兴趣,有人便开口询问道“三丫头,那这赚钱要不要投钱进去,你也知道婶子家的情况,若是投钱我便退出。”开口的是一位之前帮夏如霜摘过桃胶的婶子张巧莲。
“巧莲婶子,我理解您,接下来我要说的便是投资和分成问题。这个作坊由我建造不收取大家的费用,分成有两种:一种是出钱的,那我只抽取一成红利,其余赚的都是你们家的;另一种是我出钱,你们家只需要出力,我抽六成红利,剩下的便是你们家所得。当然两种各有各的优势,但我只想说无论是哪一种你们干的多那赚的也就多。”夏如霜语气坚定又有威信的说道。
“如霜妹子,那若是先选第二种等后边赚了钱能不能换成第一种?”说话的是吴宣娇的三哥吴来妹。他也想放开了干,奈何囊中羞涩。
“吴三哥,当然可以了。我还希望大家先不投钱等赚了再去投资,一来我赚的多,二来大家也放心些。”说完夏如霜俏皮一笑,逗的大家心里也不那么紧张了。
“三丫头,我们信你,我就跟着你干,赚了钱小王婶子我等你出嫁给你添妆。”小王氏率先带头说道。
其余人也纷纷附合,只有一位妇人以侍奉公婆照顾孩子为由拒绝了,其余人都纷纷报了名。夏如霜数了数,大伯一家,吴家三家,小王氏一家,张巧莲一家,还有村里其他人六家。夏如霜把人名纷纷登记在本上。让大家等消息,等找好作坊便召集大家给每家安排工作。
大家也都有了些许期待,夏如霜先在纸上做了一个简单的划分。男的主要是负责走街串巷收购肉类,鱼虾类。女的则是在作坊进行加工,再由男子把加工好的食材送往镇子和京都。
她还计划再在其他地方开上两家烫锅店,从这里边挑选两家比较信的过的人去经营。
夏如霜和当归先去了一趟明月城,在城里的钱庄查看京都的一个月居然分了六千七百两银子。京都果真是个赚钱的好地方。夏如霜取了三千两银子,交给当归妥善保管。
她在明月城最为繁华热闹的街道之上,寻得了一处茶摊坐下,悠然自得地品尝着茶水,眼眸却始终紧盯着明月城中那座规模最大、最为气派的酒楼,仔细计数着进出其中的食客数量。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夏如霜突然开口唤道:“当归,我们进去吃饭吧。”
当归听闻,不禁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瓜儿,心中暗自思忖起来:姑娘方才才去过一家酒楼用过膳食,怎的这会儿又要前去用餐?他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个中缘由,但既然姑娘已经发了话,他也只能乖乖照做,赶忙起身跟随着一同前往。
进入酒楼后,夏如霜只是简单地点了一道特色菜肴以及一份糕点,并无再多要求。不多时,只见店小二迅速将菜品与糕点端至桌前。夏如霜打量着这座酒楼的装潢布置,心中暗暗称赞不已。想来这家酒楼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食客前来光顾,相必这出餐快速便是最主要的原因,实则亦是明月城每一家酒楼所共有的特色。毕竟,明月城作为一座汇聚各国商人们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城镇,来此吃饭的人大都是行色匆匆的商人。不光要吃饭快速还要留意他们的货品。
此地的县令不仅手握兵权,更有诸多商人馈赠的各类奇珍异宝。所以当初佟大洪才那般大胆敢当街绑人,估计还收了不少商人的贿赂。听说现在的县令出了名的勤俭廉政,铁面无私。
来到这里的商人,无一不是与北齐签署过贸易文书的国家之代表。他们所率领的商队,必须经过严格的排查之后,才能够获准进入明月城。进城后,这些商人们便开始在城中推销自己带来的各种货品。而北齐的本土商人,则会纷纷涌向明月城,精心挑选着自己所需的货物。
当然,并非所有北齐的商人都有自己的商队。有些商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无法组织起一支完整的队伍,但他们同样希望将自己的商品售出。于是,他们会选择将这些商品运到明月城,并寄放在城中,等待其他过往的商队前来购买并带往各地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明月城共有四个出入口,其中三个专门供商队进出使用。然而,唯有那扇通往京都的城门,有着特殊的规定:无论是谁,想要通过此门,要么得到县令亲自盖上的印章许可,要么本身就具备北齐的身份证明。这条规矩虽然看似严格,但却保证了京都的安全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