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 皇三子 - 柴帽双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皇三子 >

☆、第 3 章

那夜的结果,自然是两人被武氏一通教训,太子受着伤不好重罚,武氏要他罚抄论语一百遍。

而邓暄嘛,本来就是禁足中,又诱拐邓昭犯错,罪上加罪,被勒令禁足一月。两人领了罚各自被宫人带回。

武氏在黑暗中叹气,烦恼该如何教导邓暄这熊孩子。这才来几天,就把本来温良恭俭让的邓昭带的胡闹。

第二日,这事闹的惊动了皇帝,邓昭伤势无甚大碍,左腿只是落地时扭伤了,修养几天便好,皇帝便放了心,嘱托武氏道:“朕知道暄儿一向喜欢胡闹,这回的惩罚正好让他收收性子,还劳烦蓉儿多多管教了。”蓉儿是武氏的闺名,武氏答应了。

帝后二人又聊了一会,昌平帝朝中还有有事,便先行离去。武氏在宫中呆了一会,以手支额,似在沉思。心中想道,幸好昭儿无事,又想将暄儿禁足了一月,但难保那小子又闹出什么幺蛾子,再想昨天刚教他禁足三日第一日都待不住,这次禁足一个月,现在他跑没跑还说不定,想到此,武氏再也坐不住。起身唤了宫人前去看看邓暄。

却说邓暄,昨日被教训回宫后,武氏的训斥对他不痛不痒,全当耳旁风过耳就忘。但他竟是难得的安静,第二日起床后仍是沉思模样。邓暄在想昨夜武氏的剑招,一劈一刺都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想着想着便叫宫人折了根树枝给他。

邓暄竟是在殿中直接用树枝当剑舞了起来。武氏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副画面,她没有上前惊扰,默默观察,暗自心惊,邓暄舞起来竟是与她的剑法有七成像了。又想邓暄大概是看了自己昨晚舞剑,但仅凭黑夜中的一次舞剑竟能将她的剑招学了七分,邓暄这孩子在武学一道当真是个天才。

武氏有惜才之心,看到这样的好苗子自然不想错过,但又担心邓暄的心性,学了武闯祸的能力也更大了。

邓暄全然投入在剑招中,完全没有意识到武氏到了,一轮舞毕,在原地思索片刻。再次出剑!这回竟是有八分像了,武氏忍不住叫了声:“好!”

邓暄被这声惊醒,这才发现到武氏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忙丢下树枝给武氏行礼。

武氏瞧着他:“暄儿剑学的不错。”

邓暄听着武氏的语气辨不出是好是坏,是不是恼了自己偷师。还是请罪道:“暄儿错了,昨夜看母后舞剑煞是好看便忍不住跟着学了学。”又想了想,还是问出了昨夜起一直担心的事:“太子哥哥怎么样了,腿伤有没有大碍?”

武氏真的有点惊讶了,她本以为邓暄见到她会对她撒泼耍赖求情减轻处罚,没想到邓暄不光只字不提,还首先关心邓昭的伤势。

武氏沉吟一会答道:“昭儿无事,修养几天便好。”又问:“昨晚的事你可知错了?”

邓暄听完太子哥哥没事松了一口气,又听武氏问题,忙答道:“暄儿知错。”

武氏仔细看着邓暄的神情,表情真挚,想必邓暄是真的担心邓昭。又想邓暄往日所做种种,虽然喜欢玩闹,但从没听说伤了什么人,现下一细想,这孩子玩闹却不为非作歹,自己教教他武功也未尝不可。便问道:“你想跟我学武吗?”

邓暄一听,猛地抬头,双眼仿若有光,开心极了:“想的!暄儿当然想的!”

武氏将邓暄带至宫中一处空地,拿了柄木剑给他,神情严峻。虽然往日武氏神情也差不多都是如此,但邓暄感觉得到这次格外凝重,也端正态度。武氏开口:“我武家满门忠烈,剑法皆是战场上与敌人的一次次对战几代人磨练修改而来,然而剑者为伤人利器,你须谨记,手持利剑当怀慈悲之心护苍生黎明,不得仗势欺人,伤及无辜。”

“暄儿谨记!”邓暄郑重道,双手抱剑向武氏行了一礼。

武氏点点头,又道:“刚刚看你剑法,虽形似,却少了几分□□,你可知少了什么?”

邓暄皱着眉头思索片刻:“昨夜看母后舞剑,招招凌厉,一往无前,暄儿却如何都舞不出这般气势。”

武氏心下赞赏这孩子果然有慧根,口中道:“不错,我这剑气是年少时在战场上磨砺出来,没有真正对战过的剑招舞的再好看都只是花架子,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将剑术融会贯通。”

邓暄若有所思。

一大一小便在院中学起了剑法。

三日后。

长乐宫。邓暄生母静妃居所。虽然昌平帝将邓暄托给武氏管教,但到底是个五岁的孩子,怎么会不想念生母。特同意邓暄每七天回来一次。今日,就是邓暄回来之时。静妃早早在殿中等候,这几天过的很是担心,静妃是知道武氏为人的,虽然不至于苛待暄儿,但武氏为人实在严厉。暄儿又顽皮,担心暄儿被罚。这几日直教静妃吃吃不下,睡睡不好。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邓暄回来了,一阵疾跑,跟风似的,将接他的宫人甩在身后,直接冲到殿中,与听到声音站起的静妃四目相望。邓暄大喊一声:“母妃。”乳雁投怀似得扑进静妃怀里。

静妃赶忙接住他,将他搂着左看右看,直感暄儿受苦了。其实邓暄哪受了什么苦,不过是静妃爱子心切。

静妃道:“暄儿这几日可好?有没有人欺负你?”

邓暄嬉笑道:“好着呢,哪有人会欺负我,太子哥哥还跟我一起玩。”

静妃心下稍安,这时却摸到了邓暄的手臂,察觉不对,忙撸起袖子查看,却见一道擦伤,还泛着星点血光。顿时大惊:“这是如何弄的?”

邓暄暗道不好,忙答道:“是我想跟母后练剑,练习时摔的,不碍事的。”

静妃看着邓暄神情,不似说谎,便将心放下了,又赶紧叮嘱宫人拿些热水棉布来。

静妃一手撑着邓暄手臂,一手细细用湿布擦拭伤口。越擦眉头越皱紧,邓暄看到安慰道:“母妃,真的不碍事的,小小擦伤,暄儿完全不疼。”

静妃无奈叹道:“你个小没良心的是不疼,母妃心疼。”邓暄不敢说话了。

终于处理好了伤口,静妃又起身去拿了一盘果脯,邓暄最是喜欢这种甜腻腻的点心,见状大喜,忙塞了几个,直吃得腮帮子鼓起。

静妃看着邓暄这吃相,忍不住笑了起来。邓暄见母妃终于展露笑颜,也跟着笑起来。母子二人就这样看着彼此,几日不见的生疏想念都在笑声中消散。

又是五年春秋。

邓暄跟着武氏学武已有五载。武氏这五年间不断刷新对邓暄天赋的认知,一开始只觉邓暄有一点天赋,一年后觉得他是天才,两年后觉得他是当世所罕见的奇才,三年后觉得邓暄必是纵观千古都难寻的天纵奇才。

再看邓暄,五年习武,心性稳重了不少,个子窜的飞快,现在已是个翩翩少年郎。许是少时习武的原因,身子骨比同龄的孩子都健壮不少。

昌平帝对邓暄很是满意,暗想自己当年将邓暄交给武氏真是交对了。

这日,邓暄刚刚练完武,又到了可以回长乐宫看望母妃的日子,脚步如飞的往长乐宫赶。行至半路,突然听到一阵低低的哭声。

邓暄好奇的循着声音过去,只见一个宫女打扮的姑娘缩在墙角轻轻啜泣。那姑娘见有人来,忙收了声音。

邓暄蹲下身来,看着面前这害怕的发抖的姑娘,轻声问道:“你怎么了?作何在这里哭?”

那姑娘见来人是三皇子,吓得三魂出了七魄。但又想到自己犯了天大的过错,好像也不会有更糟的结果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抽泣的跟邓暄说了原委。

原来北方燕国进贡了一匹珍宝,其中有个玉如意,最为珍贵。这宫女名为春兰,正好负责清点这批贡品,她却在清点时不慎将那玉如意摔成了两截,这可闯了大祸,教人发现死罪难逃。

春兰惊慌不已,自知无计可施,只能在还没人发现前偷偷哭泣。邓暄听完前因后果,心下略一思索,对春兰道:“不用担心,你只将玉如意放好锁在匣子里,不要教人发现它断了。这事交给我。”

春兰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本已暗淡的眼神重新凝出一分希望。大力地点头。邓暄笑道:“你只管放心,我说到做到。”春兰仿佛被邓暄的笑容感染,又看邓暄笃定的神采,只觉邓暄简直是天神下凡,

邓暄安抚好了春兰,又往长乐宫赶去,想着母妃大概要等急了,脚下步伐更快。终于赶到了宫门前,静妃果然早早就在等候,左等右盼的就是不见人影,疑心邓暄是不是忘了自己亲娘在外面疯玩。这时见到邓暄前来,佯装怒道:“暄儿来的真早。”

邓暄连忙赔罪,又是一通甜言蜜语,直把静妃听的身心舒畅。这才端出早已准备好的甜点。这五年间,大抵都是如此。邓暄每次回来总能吃上静妃亲手做的甜点,这味道跟别处的都不一样,甜度恰恰好,多一份腻少一分淡。邓暄吃着甜品,觉得即使不能每日相见,母亲对自己的爱意却不曾有分毫减少,这甜味简直甜到了自己心尖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