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扫除
二伯娘的行动力果然非常棒,P意安他们刚刚吃完午饭,她就带着一帮人来到了二大爷家。
这帮人里,平均年龄大概得五十多,上至八十岁下至两岁,基本都是留在村里带娃的大爷大妈,还有些辍学在家没到年龄打工的小伙子。
现在这个季节没什么农活要干了,所以基本都是闲在家里,一听到二伯娘说的P意安要回来种地!大家伙简直不敢相信,最终将信将疑的就都过来凑个热闹了。
P意安一回生二回熟的又跟乡亲们解释了一遍,加上薛丞启对于新农业技术头头是道的讲解,乡亲们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没怎么听懂,但是好像真的很厉害的样子!
把乡亲们“唬住”之后,P意安又说了自己需要大家帮忙把地里的杂草给清理一下,村民们都纷纷答应没问题。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且这时候地里的杂草基本都是枯萎状态,用耙子耙一耙,把枯草聚拢到一起,点上一把火烧了基本就完事了。
于是说干就干,P意安带着薛丞启,和村里一帮村民们直接就到地里干活去了。
这廊村里的田地还算规整,没有说这一小块那一小块的,基本就是一亩地就占了一大片的区域。所以用来搭大棚种地也就方便很多了。
然后村里的田地主要就分布在村子前面那一带,也就是今天P意安他们进村经过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在村子的后面,就是P意安家的后山绕过去那边的区域。
村里分田到户的时候,P意安都还不存在这个世间,那时候P意安的爷爷就不在了,而分田的时候是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头来算的。P意安家就三个人,所以就分到了三亩地,一亩地分在了后山那边,另外两亩则在村子前面。
这会儿他们就在村子前面的其中一亩地里忙活。当然,薛丞启虽然说是种地,也学了这方面的专业,但还真没有像这些村民们那样拿着锄头或耙子,风风火火的在地里挥洒过汗水。所以他基本就是来打酱油的,跟着P意安有样学样的弄了几下,接着就拿出测量工具开始测量具体田地的尺寸,有了详细的尺寸数据才知道要买什么规格的材料,以及怎么去搭大棚。
P意安毕业出去之后,这两年也没干过农活了,一时有点手生。不过他也没干多久,等薛丞启量完这边的尺寸就带着他转战到后山那边去测量。
然后他们就回家了,因为P意安还要回家里收拾收拾,晚上还得做一顿大餐犒劳辛苦的村民们。
这是村里人互相帮助的一个习俗,每次哪家需要找村里人帮忙的话,只要喊上一声,大家都会一起来帮忙。然后家主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大家一起吃一顿就可以了。
P意安回到家撸起袖子就开始大扫除。薛丞启从小到大只在学校里参与过这类活动,而P意安这还是古老的瓦房,他一时真不知道从何下手帮忙,那就任凭P意安来安排了。
那些个重活累活或者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活,就不要指望薛丞启了。P意安到厨房里拿了个桶子出来,放在院子里的水井边上,先教会他怎么把井水摇上来。然后把厅里、房里和厨房里那些要擦洗的桌椅都搬到院子里,找了个抹布让他用井水来洗。
而P意安用稻草绑上一根长竹竿,再戴了个鸭舌帽,准备先去扫蜘蛛网。
这老房子分两层,一层抬头看到的就是一根根横梁,横梁上就是木板铺出来的一层楼,一般就叫阁楼。首先就是到阁楼上打扫,完了再打扫一楼的。
等P意安从上往下一间间房顶都打扫了一遍,薛丞启的桌椅也都洗干净了,累得他都想摊下,可惜椅子都是湿的,想坐也坐不了。
看薛丞启那腰都要伸不直了,剩下的扫地、擦窗户、洗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等等就P意安一个人包了。
等把家里都打扫干净都已经下午四点多了,两人又开车去了趟镇上,把晚餐需要的材料买了回来。最后下厨的除了P意安居然还有薛丞启。
薛丞启熟练地翻动着手里的辣椒炒肉,转头看到P意安一脸的惊讶,挑眉笑道:“怎么?很惊讶吗?”
P意安确实很惊讶,本来听到薛丞启说他要掌勺的时候就挺不敢相信的,虽然上次吃烤肉的时候就看见过他那娴熟的手法。但那跟做饭还是不一样的吧,多去烤几回肉也能练就。
结果现在看到他还是这么的娴熟自然,各种花样是见都没见过。P意安突然怀疑自己以前在厨房里整的那些个能叫做饭么?
“你家不是有李阿姨做饭吗?”
“李阿姨是后来才到我家的,小时候我爸妈都很忙,经常不在家吃饭,我记得换了好些个阿姨,做的饭都不好吃,然后我就偷偷的自己学着做,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