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 八零年代金满仓 - 烟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二十章

“陈老师,好漂亮的小花花!”

杨宁馨站在教室门口,用力朝陈莲挥手,脸上满满都是笑容。

陈莲最近越来越好看了,虽然没有左亚辉那样让人惊艳,可她也有自己的风姿。

她朴实无华,就如现在她手里拿着的那把小小野花,没有娇艳的外表,可依旧是清丽动人,举起来放到鼻尖下,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小六,你和邱成才在这里说啥哩?”陈莲微笑着弯下腰来,伸手摸了摸杨宁馨的小脑袋:“又在一块谈学习的事情?”

这两个孩子,可真是陈莲的心头好,两个人都乖巧听话,而且还都成绩优异,每次考试两人都是双百分,从来没有失过手,湖湾小学的老师都说她运气好,竟然遇到了两个如此优质的学生。

“陈老师,我们想问你一句,这小花花是谁送给你的,还是你自己摘的?”

杨宁馨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最近那个拖拉机手叶志超来找陈莲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有时候陈莲让他当义工,负责把孩子们送到湖湾大队的大队部去,免得他们要走太远。

叶志超是个热心人,长得挺俊,全身上下收拾得很利索。虽然他只是个农村娃儿,但在公社开拖拉机,这个身份已经很让人羡慕了――这可是个好差事,每年记的工分多,公社还能再领一份钱,没有过硬的本事,还真得不到这个差事。

按说,陈莲是个城里人,叶志超应该是配不上她的,可从目前这两人的身份来看,倒也算是相当,就不知道陈莲怎么想的,万一她转了正,成了公办教师,她会不会嫌弃只是个农村娃的叶志超。

“这花是别人送的。”陈莲羞涩的把头低了下来,淡黄色的小花遮住了她半张脸,若是有单反相机在手,杨宁馨觉得,这是一幅很好的照片,少女心爆棚。

“我知道了,是那个叶叔叔送的,对不对?”杨宁馨拉住陈莲的手晃了晃:“陈老师,叶叔叔很喜欢你的!”

陈莲的脸瞬间就红了,这小屁孩怎么啥都懂的样子?

“小六,你咋就知道叶叔叔喜欢陈老师呀?”邱成才忍不住在旁边插嘴问了一句。

杨宁馨白了他一眼,那意思就是说“你傻呀”。

“叶叔叔老是来找陈老师啊!”狗蛋在一边嘿嘿的笑:“邱成才,要是你不喜欢小六,也不会总来找她吧?”

邱成才目瞪口呆,没想到这话竟然绕回到自己身上来了!只不过……他感觉特别甜,心里头美滋滋的。

从小别人就知道他喜欢小六,小六就是他的,谁也别和他抢!

听了狗蛋的话,陈莲一惊,低头看了看邱成才和杨宁馨,看到两人的眼睛都是清澄如水,仿佛狗蛋的话并没有给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她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自己担心什么呢,人家才这么丁点儿大的毛孩子,难道就认为他们之间有那种成年人才有的感情?

最多也就是青梅竹马罢了。

“陈老师,听说你要去参加比赛?”杨宁馨想到了一件事情:“张校长说的。”

“是呀,五月四日那一天,公社里边的学校先比,到六月份再去学校比。”陈莲很开心的把那一束小黄花在杨宁馨脸上蹭了蹭:“你要帮老师加油!”

杨宁馨很认真的点了点头:“那是当然啦!”

她想给陈莲提点建议,上课的时候可加入多方面的元素,比如说教诗歌,可以把简笔画加进去,用前世“中华诗词大会”里的那种形式,通过画图让学生猜诗歌,这样就能把诗歌画面化,让学生更加容易记住诗歌的内容。

数学,那就有更多的手段了。

七十年代的教学方法还很落后,陈莲向学生们解释加减乘除,完全是靠她硬性让学生记住那些加法以后的数字,没有从源头上来解释。当然,和一年级小朋友解释是没法说得清楚的,但她可以通过做游戏,或者是用剪纸图片等等辅助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生动起来,不那么枯燥无味。

“陈老师,我们到办公室去,我想和你说一说这比赛的事情。”

杨宁馨说话,俨然小大人一样,陈莲笑着点头:“好的,我听听小六要说啥。”

邱成才望着陈莲牵着杨宁馨渐渐远去,嘴角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小六真聪明,小六真可爱!

“陈老师,我想向您提个小建议。”

杨宁馨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陈莲愣了愣:“小六,你想说啥?”

“陈老师,您上课上得很棒,可是我觉得还能加一点别的东西,让班上的同学能听得更认真。”

先表扬一下陈莲,再提建议,这样会让她更容易接受。

毕竟班上的同学不都像她一样容易教,很多人还需要更有意思更全面的教学模式。

“怎么加呢?”陈莲来了兴趣,没想到小六还这样贴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她来提建议。

大学里她学了不少教学方法,可那都是书本上的,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的,像杨宁馨这样,从学生的视角来看教学,她觉得挺新鲜。

“陈老师,比如说你要教我们加法减法,可以到黑板上画一丛草,然后用粉笔做鸡妈妈点数的游戏。”杨宁馨把声音沉了下来:“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鸡妈妈带着小鸡出去晒太阳,它本来有十个孩子,然而等它们要回家的时候,鸡妈妈却只发现了七个孩子,那么还有几个孩子没有跟上鸡妈妈的脚步呢?”

她模仿陈莲的声音挺到位,陈莲忍不住笑了起来:“小六,你把题目拟人化了,听上去挺好玩的。”

“不是拟人呀,陈老师,我这是拟物呢。”杨宁馨用手敲了敲书桌的挡板:“陈老师,或者你还可以剪纸剪出十只小鸡,把七只贴到黑板上,然后请大家去数还有多少只小鸡没看见,剪一丛草贴到黑板上,把那三只小鸡藏到草的后边……”

“对呀!”陈莲兴奋的叫了起来:“不错,这样挺好的!”

很具体、形象,就像小时候她学算术的时候,喜欢把手指脚趾都凑上去数,这样更显得可爱又生动。

杨宁馨又向陈莲说了说对于语文教学的意见,陈莲听了不住点头:“小六,你说的都很有道理,我去仔细琢磨琢磨!”

陈莲是个爱钻研的,杨宁馨给她提了意见,她下课以后就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一天就开始做教具,仔细打磨课堂。她为人温和又耐心,是个天生当老师的料子,再加上杨宁馨给她点拨了一番,她开始进一步提高她的教学质量。

很快,陈莲的教学有了更大的收获,多做了教具,多元化的上课模式,让学生们对她的课越来越感兴趣,张校长带着湖湾小学几个老师来听课时,对于陈莲都赞口不绝:“陈老师,你这课上得真好。”

最开始听说有教学比赛的时候,湖湾小学几个老师都想要去参加,只是推荐指标有限,全校才得一个,听张校长说推荐了陈莲,另外几个老师还挺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比陈莲教学要经验丰富,怎么就轮上了她。

张校长也不好说穿这指标其实是上级要求给的,只是含糊其辞:“新老师需要锻炼,大家要给她机会嘛。”

湖湾小学几个老师里头,只有陈莲老师教出了双百分的学生,而且也只有她有正式的师范毕业文凭,说实在话,张校长觉得,推荐陈莲去一点问题也没有,最多就是她的教学时间不长,经验没有别的老师丰富。

然而,带着几位老师听过陈莲的课以后,张校长觉得,那几位老师绝不会再有别的想法了――毕竟陈莲的课上得实在太好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