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 八零年代金满仓 - 烟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 75 章

数学竞赛的成绩在一个星期以后公布。

大塘中学依旧是双子星座,杨宁馨和邱成才都获得了一等奖,而且两人都拿到了百分,并列第一,X县一中的那位一等奖还只有九十五分,第三名。

成绩出来以后,X县一中的老师们都有些坐不住了,特别是初一的那些老师,议论纷纷。

“没想到大塘中学出了两个厉害学生。”

“可不是吗?看这样子,他们肯定是年年统考会拿全县第一啊。”

“咱们一中丢脸可丢大了,竟然还不如一个乡下中学呢。咱们得和校长去说说,把那个杨宁馨和邱成才弄到X县一中来读书,这样就不会有人老盯着咱们的初一统考成绩看了。”

不知道是谁最先提出的这建议,大家听了都觉得是个好主意,本来是开个玩笑,没想到有人当了真,竟然给捅到校长那里去了。

“丁校长,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希望学校把那两个学生挖到咱们学校来念书,免得每次统考成绩出来,咱们脸上没有光彩。”

初中部的教务左主任向丁校长汇报了一下最近的动态,并且强调了杨宁馨和邱成才的成绩:“他们俩真是好苗子,尤其是那个杨宁馨,听聂主任说,这小姑娘才八岁,以后考中科大的少年班,那真是最合适不过了。”

丁校长认真听了教务主任的发言,沉吟一声:“如果真有这么厉害,是要把他们弄到咱们学校来才行,免得被兄弟学校笑话。”

他想到上次去接期末统考成绩的时候,大家凑到一起讨论各校的分数,大家都在夸奖一中每年都是独占鳌头,别的学校望尘莫及,听得他洋洋得意,谁知道有人轻声嘀咕了一句:“那倒也不见得,这次初一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就不是一中的学生。”

他有些不相信,拿着那厚厚的成绩统计表,翻开到初一的部分,径直看全县总分前十位,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来自大塘中学。

气得他差点鼻子都歪了。

大塘中学只是个乡下中学,竟然把第一和第二都拿走了,一中这脸还往哪里搁!

“这两个学生,就是去年统考得第一第二的那两个吗?”

“是啊,校长,就是他们,所以我们才想着要去做下思想工作,劝说他们俩到我们一中来读书,免得下次统考又尴尬。”

左主任一脸期待的看着丁校长,眼巴巴等他发话。

“去吧,去找他们家长商量看看,愿不愿意把学生送到咱们学校来读书。”丁校长的手轻轻拍了拍藤条扶手,脸上露出了笑容。

乡下中学的学生,要是听说能到一中来读书,肯定会立刻答应吧?这是不用问的问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左主任得了丁校长的话,高高兴兴的走了,当晚就摸了个底,看看哪位老师的老家在大塘公社,派了回去做做思想工作。

稍微问了下,初中部有四五个老师家是大塘公社的,左主任派了两个最会说话的回去:“你们和学生家长说说,只要他们愿意来一中念书,学校包着给他们办转学手续。”

“主任,没问题,都包在我们身上。”

这两位老师都是从大塘中学调上来的,对于这个学校很熟悉。虽然大塘中学不算偏远的地区,可毕竟是乡下,设施很差,师资力量也不怎么样,每年的统考都只有一般般,也不知道为啥去年期末统考忽然就提高了这么一大截。

两个人抽空回了一趟大塘中学,找昔日的同事叙了下旧,间接打听出杨宁馨和邱成才的家庭住址――现在大塘中学没有谁不知道杨宁馨和邱成才,随便一问就能知道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

“我跟湖湾大队比较近,我去那个杨宁馨家,你找邱成才家问问。”

两个人商量了下,分道扬镳,心里充满斗志,一定要把这两个学生挖到一中来念书。

还有谁不想从糠箩里跳到米箩里来么?大塘中学那么破旧的地方,肯定是一中好啊。

负责游说杨宁馨家长的老师姓李,他志在必得的跑到了湖泉村,找人一问,那人指着杨国平家告诉他:“就在那里,他家这个孙女儿打小就聪明得不行,还只一岁多点儿就会跳忠字舞了呐。”

杨国平家很低调,不怎么张扬,唯一张扬点的熊芬,因为狗蛋牛蛋成绩不好,所以也不爱到外边说,湖泉村的人对于杨宁馨聪明最原始的认知还是来自若干年前的忠字舞比赛,就是她和左知青一起,让湖泉村的人上了一回报纸,照了张模模糊糊的相片。

李老师摸着走到了杨国平家,家里的劳动力都出工去了,就留了杨国平在家,就连王月芽都不在。听了李老师把来意一说,杨国平满心欢喜:“去城里念书?挺好的嘛,我们家小六她爹在县城上班哩,刚刚好可以住到她爹那里。”

李老师听了杨国平的回复也很高兴:“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哎哎哎,老师……不行呐,我一个人怎么能做主?还得问过我们家小六才行。”杨国平摆了摆手:“今天是周五,大塘中学会放假哩,我们家今晚商量一下,明天再告诉你我们的决定,咋样?”

“您不是爷爷吗?怎么您说的话还不能算数?”李老师有些奇怪:“这个家可是您当家啊。”

“我当家不假,可是怎么着也该问问我们家小六才行。”杨国平乐呵呵的回答他:“小六说去县一中,我们家就马上给她收拾行李,小六不愿意,我们也没辙。”

“好吧,那我明天再来一趟。”

李老师踩着自行车走了,杨国平望着他的背影乐得咧开嘴笑了个不停。

“我们家小六可真有出息,县城的学校都想让她去念书哩。”

论条件,肯定是一中好,可是在大塘中学,小六有这么多哥哥陪着她,没人敢欺负她,要是她单独去了县城,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呢。

杨国平有些不放心,一时也不能做决定,这事情还得小六自己来决定!

过了一个多小时,生产队散工,杨家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这边廖小梅他们才进家门,就听着屋子外边一阵欢声笑语,王月芽探头一看,就见到大柱他们的身影。

“哟,都回来了咧。”

一个星期孙子孙女们才回来一次,王月芽心里怪想他们的,站在门口乐得合不拢嘴:“走累了不?快放了书包出来歇息歇息~”

“不累不累!”杨宁馨笑着把书包放到桌子上边:“我们搭了拖拉机哩。”

“那也是赶巧了。”王月芽心疼的给杨宁馨擦了擦汗:“还说不累,咋出汗了?”

“拖拉机不经过咱们大队,后来走了几里路。”杨宁馨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张奖状:“爷爷,奶奶,你们看!”

这是X县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奖状,前天才到学校。

“哟,我们家小六又得奖啦?”王月芽乐呵呵的看着那张黄色底子的奖状,指着一等奖的“一”字,开心得很:“这个字我认得了,是个一字,小六,你又得第一啦?”

“奶奶,小六是全县第一哩!”二柱很羡慕的摸了摸那张奖状:“您看您看,这三个字是一等奖。”

“我们老师说了,小六和邱成才是一等奖里的并列第一,满分!”三柱很骄傲的一挺胸:“邱成才作文竞赛只有二等奖,比不上小六!”

“邱成才就是那个来过咱们家两趟的那个娃儿吧?骑自行车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