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阿肃来信 - 穿越之农家少年 - 林语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章 阿肃来信

李昕伊日日在家不是作画,就是看戏曲话本,这让李母有些忧心忡忡。她虽然不识字,却也知道这等闲书是看不得的,什么花前月下,寺庙道观,能把人带坏了去。

李昕伊听了李母的话,只得解释道:“阿娘,我自己并不爱看这等东西,只是我只有作画这一样营生,哪一日没人买我的画,咱们又得挨饿。是以看些戏剧话本,试着写两个字。”

李母不以为然,道:“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书就不能看,更不能写。什么富家千金抛下父母和书生私奔,书生状元及第娶千金为妻,戏文里唱的哪个是真的。”

说着李母又放低了声音,道:“你整日作画,没听说,村西头有个女娃娃看话本看疯魔了,闹着要和野男人私奔。幸好她父母及时拦下了,但是这等事情,岂能捂得住的?那女娃今后可嫁不着好人家了。”

说完,李母还是不放心:“你真要写,我也拦不住,但你莫写些要祸害别人家的东西。”

李昕伊只好再三保证,自己不写任何有关“私奔”的故事,李母才作罢。

其实李昕伊看了好几天的戏曲话本,并没有决定好写什么。他想起自己前世看过的金庸老先生的武侠故事,若是搬一些情节进去话本里,金老先生会不会气得穿越过来骂他一顿?

李昕伊只是想想罢了,他也不会真的去剽窃别人的成果,但这给了他一个思路。戏曲他是写不了的,唱念做打,这套规则是已经成型了的,从曲牌到唱腔,不是他这个外行人可以糊弄的。

那就只能写话本了。李昕伊想起前世的升级流玄幻小说,没道理前世那么火的题材,现在火不起来。他心里有了计划,之后开始着手规划大纲,塑造又苏又爽的人设,这个暂且不提。

阿肃自去了县城,只回了一封报平安信以后,就一直没有消息。这让李昕伊有些担心不已。既担心阿肃有了新朋友就不在意老朋友了,又担心阿肃是不是遭遇了什么困境。他现在有钱了,虽然不多,但是私奔是够了的。

私,私奔?

李昕伊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果然话本看太多要不得,老人家的话果然是金玉良言。

李昕伊不再看话本,就看起了天文、地理、经史方面的书,他早已习惯了古人的行文叙事,又加上有前世二十多年的学习经历,即使没有名师的指点,他上手起来也很快。

李母看着李昕伊认真读书的样子,虽不求他去考什么功名,但也欣慰不已:这孩子是个听劝的,她这就请人问问看,哪个村有年纪相仿的好姑娘。

李昕伊除了阿肃,没什么朋友。不作画也不看书的时候,就会去吴阿公家里坐一会儿,吴阿公年纪大了,镇上的营生就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就在家侍花弄草。

这一日,李昕伊正和吴阿公说着话,只见外面走过来一个人,带着头巾,脸长而瘦削,眼睛细而带光,穿着一身灰布衣服。是吴阿公的儿子。

吴阿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面跑货还没回来,来的是他的小儿子吴参。李昕伊隐约知道,他是跟着县里的一个买办,做着跑腿传话的活。

吴阿公见小儿子在这么一个不尴不尬的时间跑回家来,就以为他是在外面出了什么差错,惹了什么事端。吴阿公一向不满意这个儿子,正经事情不做,专去干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于是见了他也没什么好脸色。

吴参回家也没跟他爹打招呼,自去倒茶喝水,半点不在意他爹的脸色。

李昕伊有点尴尬,就准备请辞。

没想到吴参喝完水,倒是拖了一张竹椅,坐到李昕伊的对面来。

李昕伊挑起眉头,有些惊讶。

“你是不是那个会画牡丹,从不在画上落款的李心一?”吴参问道。

会画牡丹的不止李昕伊一个,但是他确实从来不在画上落款,于是看着吴参,迟疑地点了一下头。

“我是会画牡丹,怎么了?”李昕伊问。

“那就是了。”吴参说,“县太爷想要一册画有二十四花卉的画册,送予恩师卫老先生。我师傅听说梧桐村有个会画牡丹的,就差我来问问,你画不画?”

吴参说话很明白直接。

李昕伊有些犹豫,他其实不太想给那个卫老先生作画。

吴参以为李昕伊有些意动,又道:“你可要快些想好了,半个月后县太爷就要拿到画册,外面会画花卉的可不少,迟了那些银钱就不是你的了,这可比你自己卖画挣的钱要多。”

李昕伊于是笑了笑,说:“真是可惜了,我画得慢,二十四朵花,每天一朵也要二十四天,可是无缘了。多谢吴二哥的心意,我家里还有事,就先回了。”

李昕伊说着就要走,吴阿公连忙拉住他。

吴阿公买卖做了大半辈子,就是跟儿子过不去,也不会跟银钱过不去。

他语重心长地和李昕伊说:“你小的时候,给我放牛,老汉我每日只给五个铜板,你也安安稳稳地做了三年多。现在你出息了,能画什么牡丹了,就忘了当年尊堂养你熬坏了眼睛吗?你画画能有几个钱,还没老汉我一日的营生挣得多。”

吴阿公也算是为李昕伊着想了:“这次是给县老爷作画,银钱必是不少的,你多挣些钱,也好买点肉孝敬尊堂,尊堂一个人养你长那么大,吃了不少苦。”

说到李母,李昕伊就没有什么借口可以推脱的了。

吴参也表示:“说是半个月,也不是不能宽限。二十四朵花,每天辛苦点多画半朵,给个二十天,不能再多了。”

李昕伊只能答应。

李昕伊回到家,就铺开纸准备作画,他画了半年的花,早已画得熟透。哪里真的一天只能画一朵。像牡丹这样繁复的花,也只需两个时辰。若是莲花这种花瓣少的,一个时辰就绰绰有余了。

李昕伊正画着画,村里给人送信的信差走了进来。

李昕伊看着穿着褐色短打的信差,一时间心跳地有些块。他颤抖着手,小心地将画笔搁置在笔架上,嘴里连忙招呼信差坐下。他自己取下身上的围裙用力擦了擦手,给信差倒了一杯热茶。

“家里没什么好茶,您将就着喝口吧。”李昕伊说道,“可是有给我的信?”

信差没有坐,他从褡裢里取出一封信来,递给李昕伊,道:“我就不坐了,还要赶着去别的地方送信呢。”说着就要走。

李昕伊不好拉住人家,就拿刚才泡茶的茶叶用纸包了起来,要给信差。但是信差不接,李昕伊只得作罢。

李昕伊坐在竹椅上,信封正面写着“李心一亲启”五个大字,是阿肃的笔迹。信封背面盖着大红的火漆。他小心地撕开了信封,看到里面有张薄薄的信纸。

李昕伊没有把信纸抽出来,而是连信带封夹在一本他正在看的书里。他现在有些生气,阿肃隔了那么久才给他回了这一封信,他要先晾晾他。

李昕伊重新穿上围裙,慢条斯理地继续他的绘画事业。二十四花卉对应二十四节气,所以这二十四朵花的种类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朵花就是梅花。梅花美在风骨,“凌寒独自开”。李昕伊选择红梅作画,是因为红梅够艳。古人画梅很注重梅整体的神`韵,但是李昕伊不是。

他不在意人们赋予花卉的一些道德伦理品格,只是单纯地将梅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就像一个摄影者,在寻找光线和角度的过程中拍下对象最美的一瞬,后期再将不够美的地方加以完善。

之前有人请他画过梅花,所以他画得还算熟练。两个时辰后,他将画摆在通风处,阴干。

第二朵花是山茶。山茶就更简单了,李昕伊用细笔沾水,简单地画了一个轮廓。在刚开始使用毛笔作画的时候,是很艰难的。没有炭笔的硬度,也不能随时用橡皮擦掉修改,只能用胭脂红上色,艰难地一度想要放弃作画这个念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