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治疗
晦暗的天空,雨很大,水滴划过玻璃上映出的人脸,停驻一会,忽然又像割舍不下似的,缓缓的,从眼角处分裂成无数曲折的细流。
为了让来访者放松,室温调到了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椅子上铺了柔软的毛毯,桌角的花瓶里插着新剪下来带着雨珠的月季,下面放着陈旧的笔记本和老式钢笔,连平实干净的黑框眼镜都无声的昭示着安宁与祥和。
屋里没有开灯,静谧的雨声,人仿佛会在讲述中睡去。
方锦华安静的坐着,十指交握放在桌上。
这是他第三次过来。原来的心理医生推荐他更换咨询师,原因是他跟方锦华和方晓已经太过熟络,影响了正常的咨询关系。
然而这个新医生也并非是完全的“陌生人”。
张一白拉开椅子坐在对面,平静地注视着方锦华。
其实这个时候再看他,就会发现他跟方晓一点也不像。
即使眉眼神似,气质却迥然不同。方晓热烈纯净,张一白给人的感觉更多是的是内敛,包容,审视。
也许跟他的职业有关系。
很多咨询师都有这个气质,这种气质让来访者放松,依赖,有倾诉冲动,但也极容易移情。病人爱上咨询师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张一白遇见了不少,大部分在沟通后都肯认同自己的移情现象,表示愿意同咨询师一起摆脱困境。
除了上次遇到的躁狂症患者。
恋爱要求没有得到同意,便雇人把咨询师打一顿,怪不得有人把咨询师归为危险行业……还好误打误撞遇到了方锦华,虽然是救错了,但张一白还是郑重的感谢了方锦华。
然而就方锦华在救“方晓”时的表现,以张一白的职业素养,多少能看出方锦华有些“问题”。他直言不讳的跟方锦华说了,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表示愿意帮助他。
“我们换种方式。”张一白打开笔记本,翻过几页,写上日期,再合上:“跟我来。”
他带着方锦华进了书房,屋里光线更暗,但是通风很好,陈设简单随意,靠墙有两排大书架,摆满了大部头的书籍。窗边有一个躺椅,躺椅上方的一盏小灯散发着柔和昏黄的光线。
窗外的雨还在下。
方锦华躺在椅子里,看着头顶的灯。
张一白说:“放松。”
方锦华闭上眼睛。
“你还在紧绷着。”张一白打开录音机,撇了一眼方锦华眉间的褶皱:“想些美好的事情,生命中最让你开心的事。”
过了一会,方锦华的眉头舒展了一点。
“想到了什么?”
“……”
“是方晓吗?”
“……”
“可以告诉我吗?”
“……”
“好,没关系。告诉我,最近感觉怎么样?”
安静了一会,方锦华的嘴唇忽然有些抖。
“放轻松。”张一白的声音很轻:“有一件事让你特别伤心,试着说出来。”
方锦华眉头微颤,喉结不停的滑动,他张嘴试图说话,张一白等着。
头顶的灯忽然灭掉了,可能是停电了,屋子陷入更深的黑暗。
只能听到雨声。
方锦华咬着牙:“我……”
张一白静静地站在躺椅旁。
方锦华喉咙里传来轻微的骨骼碎裂声。
“我……再也不想看见方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