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
宫宴后,为了翠玉的安危。崔丞相直接将翠玉和嘉翰接到崔府保护了起来。本来翠玉还担心耽误了嘉翰读书,没想到崔丞相跟嘉翰一老一少倒是有些投缘,崔丞相的亲自教导也让嘉翰受益匪浅。
案子审查前前后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翠玉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崔府,连铺子也只去过几次。虽然翠玉去的少,但铺子的声音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有姜成在,所有的一切都被打理的井井有条。翠玉每个月末看到账本上的收益一点点的涨着,有些惆怅的觉得铺子没自己似乎也没什么关系。
等到案子的结果出来被崔丞相呈给皇帝的时候,乡试都已经结束了。
翠玉对自己这些年收集的证据很有信心,那些都是她和周之怡一点点挖来的,绝对让人抓不住纰漏。所有能成为纰漏的地方,早就被她和周之怡堵得死死地了。更何况案子的主审人还是崔丞相,绝对没有去偏向李家的道理。
李总督赎罪并罚,陛下朱笔一挥直接判了他死罪。虽然翠玉他们没能抓到什么牵扯到李将军的证据,可是李总督这些年得的这么多钱都是送到族里的,那不就等于送到李将军的口袋里?!
陛下看着崔丞相在卷宗上写下的那个数字都忍不住变了脸色。他知道李家猖狂,但没想到李家竟然猖狂至此。李总督这些年在滇南收敛的钱财数额,他一个皇帝看着都有些心惊。
这钱既然是送到李家族里的,那如今被发现来路不正,自然也要族里的人一起来还了。李将军作为李家族长,再不甘愿也给拿出这笔银子,不能让其他族人寒了心。看着纸上的金额,李将军将纸死死的握在手里,冷笑着看着跟他打着哈哈的催二少爷崔诚阳。
崔诚阳收完了银子看到数额不够,又光明正大的开始收值钱的东西。一个福寿禄三彩的翡翠挂件,崔诚阳看了一眼就说能抵上五万两。
“崔大人,”一旁李家的管家忍无可忍的开口道。“这件摆件在金陵的铺子里五十万两都不一定买的到,你这一开口就说只值五万两,未免有些欺人太甚了吧?!”
“五十万两?!”崔诚阳拿在手里又看了看。“李管家也说了是金陵的价格,但这府里的翡翠不都是李总督从滇南弄来的嘛。我来之前问过沈东家了,一般翡翠在滇南的价格是在金陵出售的十分之一还要低。我如今算是十分之一已经很厚道了,没准这是李总督当年劫道劫来的,没直接还给苦主一分不算就不错了。”
李将军看了管家一眼,管家低头退到后面不再开口。李将军就在那儿站着,看着他们将东西一点点搬走也不做声。
第二天,朝堂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六皇子纵容家奴插手乡试想要操控秋闱的控告,还有请求立四皇子为太子的奏章。
皇上难得强势的将这些这些奏折全都压下,翠玉还在好奇皇上打算如何反击,却万万没想到陛下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竟然用自己作为铲除李家的诱饵。
“陛下中毒了?!”翠玉不敢置信的看着一脸阴沉的原景义。
“嗯。陛下喝了李皇后端来的参汤后中毒了。当时杨妃也在场,杨妃说是皇后听到陛下不愿立六皇子为太子所以下的毒。”
“这......”翠玉觉得这理由她听着都觉得有些勉强。“有人信吗?!”
“呵,陛下醒了,李皇后已经被控制在宫里了。”
“陛下醒了,不是中毒了吗?”翠玉觉得这出戏码变化的太快,自己有些跟不上。
“杨妃处置得当,让陛下吐出了喝下的参汤,所以陛下中毒不深。”原景义将外面的说辞转述给翠玉听。
“这,这能困住李家吗?”翠玉有些怀疑。陛下中毒是为了扣给李家一个谋反的帽子,中毒不深控制住了李皇后,是因为那位杨妃在后宫怕是无法跟皇后抗衡。陛下如果中毒不醒,反而会让后宫完全落入皇后的控制。但是......
“李家不会直接谋反吧?!”翠玉担心的问道。
“说不准,但我想就算李家起兵,也都在陛下的算计之下。”
要说起兵谋反,李家前几年还有些胜算,这几年反而差些。
先太子死后,陛下一直在扮演着一副悔不当初的样子,对政事也差了不少,让李家觉得陛下尽在控制之下。私下却在扶持杨妃的父兄,看着他们在西边屡立战功,瓜分了李家的兵权。
要是前几年李家不谋反是找不到借口,不想让四皇子落下个弑父篡位的骂名。那这几年反应过来陛下不想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害后,担心的则是谋反没有必胜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