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丰收祭祀 - 大燕女土司 - 金重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燕女土司 >

第176章 丰收祭祀

卫沙树发了狠,石正寿几人也定了心,收拾了东西回房间,各自去找相熟的寨长串连去了。

彭珍笑着送了几人出了自己的房间,轻轻抚着自己腰上早就别着的那柄匕首,长长舒了一口气。

彭家是最早跟辛螺上了船的人,自然比谁都更希望辛螺能够坐稳峒主之位。这次祭司大人召集十八寨长齐聚举行丰收祭祀,既是辛螺想的一出调虎离山之计,也是一个拉人的好机会。

本来彭珍还想着逐个分析这些寨长,看看怎么拉人才合适,辛螺却是直接说了这么个主意,告诉他只要先把雪球给捏紧了,滚起来以后,这雪球自然会越滚越大。

彭珍照着辛螺的主意做的时候,一直还有些提着心,没成想事情确实是照着辛螺所估计的发展下去。

石正寿、卫沙树几人各自去找了相熟的寨长,那些相熟的寨长只要被打动了,自然还会去找自己相熟的寨长,这一拉二扯的……就是七小姐所说的滚雪球效应了吧?

想到司昌南今天那一桌人的欢笑,彭珍竟是迫不及待地期待明天快些到来……

天黑复天亮,日子总是这样一天天过的。只是今天天色一亮,灵溪镇外就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

今天问天台举行的可是丰收祭祀,听说祭司大人祭祀完以后,会撒些在祖神跟前供奉过的稻谷下来,要是能抢到几粒,指不定就能得祖神保佑,明年田地得个大丰收!

何况这丰收祭祀,在溪州峒已经好些年都没有举行了,就算挤不到最前面抢不到那些谷粒,但是能过来跟着祭司大人诚心祈祷,说不定就能沾到些福运呢?

秋收已过,这会儿正是农闲,问天台下一早就围满了来看热闹的老百姓,站在问天台上往下一望,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杨树警惕地扫过司昌南身后的护卫,又看了问天台下一眼,等辛螺就座,站定在她的身后,一手虚按在腰刀的刀柄上,浑身都蓄势警觉起来。

十八寨各自呈上带来的祭品后,见祭司向自己看来,辛螺起身从身后的云雀手中捧过一只鼓实的麻袋,几步上前双手奉给了祭司:“祭司大人,这就是辛螺在夯吉村农庄里种出的双季稻,已经舂好了的稻米。”

麻袋以红绳系口,祭司接过后让徒弟捧好,自己打开了系绳,伸手从麻袋里抄了一把稻米出来。

米粒颗粒坚实,在太阳下格外显得晶莹饱满,一手抄出,除了些许糠灰,并没有什么杂质,摊在手中干干净净。让人想像得到,只要再添一碗水,加一把火,煮出来的会是怎样一碗晶莹洁白的喷香米饭。

祭司手掌一倾,缓缓将那一把稻米倒回麻袋里,慢慢闭上了眼睛,仔细听着米粒倾泻而下后发出的沙沙声,仿佛闻到了米饭的香气一样,皱纹如沟壑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陶然:

“这就是双季稻啊,感谢祖神佑我溪州子民今后无惧饿殍,无忧生计……”

辛螺静静看着眼前老人如听纶音的神圣神情,心底蓦然生出一抹颤动。自从在祭台上附魂而来以后,祭司在她眼里一直跟野蛮愚昧脱不了干系,只是这一刻,却让她心里多了另外一种感受。

转身从杜鹃手里捧过一盒焙干的稻花鱼,辛螺这一回以恭敬的心情再次双手奉给了祭司:“祭司大人,这就是稻田里养出的稻花鱼。”

炭火细细焙干的稻花鱼浑身金黄,带着特有的熏香,鱼身上一点点的油光更容易引人馋涎。

可以想见,斜阳西下,炊烟渐散之时,一碗白花花的稻米饭,配上这么一条香喷喷的焙干鱼,是劳累一天归天的农人眼中何等的美味佳肴……

祭司深吸了一口气,有些浑浊的眼中洇出一抹湿润,颤声道了一个“好”字,将那盒焙干鱼高举过头顶,恭敬摆放上了祭桌最前面的位置,然后并列放上了那袋稻米,将自己制好那一盘烹熟的祭肉反倒放在干鱼和稻米之后。

丰收祭祀正式开始。

辛螺退回自己的座位上入座,凝神看着祭司拿着各色布条结成的垂着几只小银铃的绺巾,一手变幻捏诀,应和着鼓声的节奏,踏着奇怪的步子或进或退,或轻柔或有力,似舞非舞,只是一扬手一踏足间,似乎都带着一种奇怪的韵律。

鼓声铿锵,银铃轻灵,恍惚间,祭司手中那七彩的绺巾飞扬落地,化成了一亩亩溏好的泥水,一列列齐整的青色眨眼中从泥水里长出,渐次出叶长高,再一转眼已经是满田青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