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风波 - 娇宠魔女 - 吃鱼大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娇宠魔女 >

第二百三十五章风波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思雨好不容易在宫中站住了脚跟,而且越发得到了太子的宠爱,偏偏又有人把这件事情提上了日程。

起草这个奏折的,只不过是个封龙城的教俞,不知从哪弄来一批的书生,一起联合上书。

这件事情封龙城的知府一见势大无法弹压下去,只好一并上书给朝廷。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始终躲在幕后,思雨不用去想,也知道这是谁。

如今的思雨已经不同于往日,而皇帝又不是不知道思雨真正的身世。

夏国皇族已经是老黄历了,传到思雨这一辈,对自己从前的过往,上一辈的恩怨根本就不知晓。

即使是夏若兰活着的时候也没打算把这恩怨继续传递下去。

因为事过境迁说什么也没有用的,这真是无聊的人,想起来这么一出才发起这么一波对思雨的攻击。

可他们哪里知道,别说皇帝知道,就连老皇帝也知道思雨的身世。

皇帝接到这封奏书以后,只是轻轻一皱眉,便将这奏折甩给了思雨对她说道:“你看着办吧,该抓的人你就抓,该杀的人你也别丝豪手软。”

本来思雨就害怕皇帝抓着这件事情不放,真要是说起来,自己的确也如那奏折上所说是违逆之后。

听到皇帝这么说,她连忙站起身了,跪下去,柔声对皇帝说道:“臣妾与皇帝来讲,根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事无不可对人言,这奏折所说的都是真的,而我母亲也的确就是夏国的公主!”

“你快点站起身来吧,身上还有几个月的身孕,你的事情我早已清楚了,没有什么可说的,这都是那些无聊的人发起这么一波对你的攻击,我猜这肯定又是那左明珠的手笔!”

思雨听到皇帝说出这番话以后,感激的朝他一笑,无奈地对皇帝说道:“我早已听说左明珠的境况的确不是那么太好,臣妾打算不理会这件事情,只是淡化处理加那个教俞,罢职也就算了!”

“你的心肠就是太好,这种事情,你最好严加处理一次,就给他一个教训,让她终身难忘,不然,过上几天以后她又会故态复萌!”

思雨听到这话以后默默的点了点头。

自太子走了以后,她觉得这座明珠着实是有些可怜,不过想起当时自己差点就死在她的手里,心中就非常的不平衡。

她几次三番为难自己,而自己与她根本就没有多大的仇恨。

据她的密报知道左明珠近况过得非常不好,她也不打算再为难她了,只是将这件事情淡化处理,将那教谕罢职,将知府罚俸三年。

如今那左明珠已经沦落到没有必要跟她继续斗下去,因为她根本就不配当自己的对手。

窗外的雪还下着,渐渐快到了掌灯的时分,突然一封不起眼的奏折,引起了她的注意。

起草这份奏折的人可能也没把这事儿太当回事儿,只是作为调笑的口吻,讽刺海的那一边,一个东洋小国,在靠近大明番邦朝鲜,一侧的海岸上,筑起了一座高城。

这个东洋小国十分的好战,几乎四处劫掠,无缘无故在这靠近海岸的地方筑起一座城,肯定是有原因的。

她觉得这件事情一定不同寻常,便将这份奏折挑了出来,派人送给皇帝去看,随这份奏折送去的还有一份地图。

起初太子也没把这份奏折太当回事儿,也不知道思雨为何将这份奏折单独挑出来让自己过目。

但当他看到这张地图以后,也越发觉得这件事情不同寻常。

连忙遣使来问,恰巧扶桑国的使节还正在京城内,得知皇帝深夜召见,连忙过来,听到皇帝的问话以后,一下子变得闪烁其词,所对之言,漏洞甚多。

两国纷争向来不为难使节,更何况对方也没有任何的行动,皇帝只好就将这时节放了回去。

他立刻召见兵部尚书,和几个阁臣,紧急商讨这件事情。

得知皇帝深夜召见以后,沈易先和兵部尚书冯星,以及几个阁臣,紧急商讨应对之策。

几位重臣将这封奏折一一传看以后,也越发觉得这扶桑国一定有大动作,但至于是不是对朝发兵,现在还不好讲。

国事艰难,国库里的银子刚刚充盈一些,整个大明刚喘息过来,就怕又逢战事。

偏偏老皇帝越发病重,他又不得不在散了朝之后亲自侍奉,而思雨偏又反应得厉害,已然是使劲咬着牙硬是坚持为太子分忧。

这也就越发让下面不明真相的臣民们越发为新皇帝的勤政感到动容。

任谁也难以想象得出,皇帝白天处理政务,晚上一边批阅那如山的奏折,又得伺候太上皇汤药。

在不明真相,也无从知道真相的人,也越发难以相信皇帝居然能做这么多的事,给了平常人,怎么也无法想像,这到底怎么做到的。

都以为皇帝分身乏术,然而他却每样事情都干得极好,一时,给天下官员都作出了表率,无人不敬服。

可他们哪里会想到,这背后完全是思雨为皇帝分担了一大半。

这也就让皇帝越发的离不开她,思雨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就在几天以后,又一封奏折引起了思雨的注意。

这本是一封报平安的普通折子,出自江浙总督之手,内容是近来,海上活跃的倭寇大为减少,似乎不见踪影。

这可真是奇了。

虽是隆冬,但海面并未封冻,这些家伙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回家,不出来劫掠。

所有的一切,都显示得不同寻常。

这一晚,皇帝终于得空,回到了翠微殿,见她一脸惆怅,便问:“怎么了,又有什么难事,莫非你身体又不舒服?”

“回禀皇上,臣妾觉得情有异,这扶桑国主必有大动作!”

皇帝听了思雨却话有些惊讶,连忙问道:“你是怎么得出这样的判断来的?朕问他那使臣,那使臣也是闪烁其词,说的话根本就圆不上,我也无从判断,可是他就算想有什么大动作又能够怎样呢?”

“回禀皇帝这个扶桑国主,在靠近朝鲜一侧的海岸上特意建了一座工程浩大的城池,在臣妾看来,如果没有较大意外的话,他可能会在明年春天以后海面一解冻,这扶桑国主很有可能集结大军想要攻打朝鲜!”

皇帝听了他的话,有些惊讶到你,凭什么就能够做出如此的判断?在朕看来那扶桑国也只不过是决定决定海上打劫几艘商船而已,他哪里能有那么大的胃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