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许怂
郁蔓蔓可不知道人家那一老一少已经把她“过了明路”。
她玩得挺开心,放了烟花,又跑去院子里插着的“摇钱树”上,多多拴了几张红票票。
那摇钱树是一杆青竹子,小孩手臂粗,青枝绿叶的,上边已经挂满了红红绿绿的花生、糖果,还有爷爷和陶越放的红包,用红丝线拴着挂在上面。
家里她最小,虽然是个大人了,可这些红包和票票明天就都是她的,哈哈。于是她一口气拴了十几张红票票挂上去,自己给自己发红包,郁蔓蔓也是没谁了。
活在当下,及时享乐。
老爷子还是老风俗,一直有守岁的习惯。实则年轻下一代没有几个能认真守岁的了,大约是看完了联欢晚会,过了十二点,迎来了新年,便也该回去睡了。
熬不住,犯困。
可是老爷子不睡,他们俩的小动作就不敢搞。不敢搞小动作,郁蔓蔓就满身满心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回去睡觉。
她都已经在他怀里习惯了。没有他,睡觉都变得没乐趣了。
结果三个人便一直守岁到黎明,围着炉子,看电视嗑瓜子,包饺子,夜里十二点的钟声一响,郁蔓蔓和陶越便又出去放了一波鞭炮,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放鞭炮,迎五路财神。
看着东方霞光冒红,老爷子赶紧吩咐烧水煮饺子,正好赶在一轮红日露出来的时候,饺子煮好上了桌。
年初一,第一锅饺子是肉馅的,萝卜肉,牛肉白菜,热气腾腾端上来,爷爷便端起一盘,走到院子里,先去“敬老天”。
据说原本这个年初一吃饺子之前“敬天”的习俗,饺子是放在磨盘上的,现在各家各户也都不推磨了,谁家还有老磨盘呀,爷爷就跟很多人家一样,把两个饺子放在院子里的石台上,还念念叨叨祝告了几句,才端着盘子回来。
郁蔓蔓一看爷爷做完了,便拿了个小碟子,放在条案上奶奶的遗像前,先夹了两个饺子放进去,合手拜了一拜,陶越也走过来,并肩站在她身边,合手拜了一拜。
“好啦,吃饺子喽。”
老爷子笑哈哈一声令下,夹起一个饺子送进嘴里,两个年轻人才拿起筷子,欢欢喜喜吃饺子。
吃完了年初一早晨的饺子,郁蔓蔓便跑到院子里,去摇她的摇钱树。
她抓住那青竹,晃了晃,故意拴的不结实的糖果花生、红包红票票什么的,就劈里啪啦落下来,给她下了一场真正的“红包雨”。
郁蔓蔓捡呀捡,拆呀拆,其实最大的钱就是她自己昨晚拴上去的红票票,爷爷和陶越挂的红包都是按照农村一般的风俗,装的8块、9块、18、19这样的吉利数,讨个口采,不会太大,因为有可能左邻右舍的小孩子们都会跑来摇一摇,留着撒红包的。
郁蔓蔓可不管这个,反正她先摇了。红包和花生糖果留下一些,至于大的红票票,都是她的,万一哪个拴得太结实了,摇不下来,她就干脆搬了椅子踮着脚,手动摘下来。
她拆了半天,手里抓着一把钱,嘴里吃着牛奶糖,喜孜孜进了屋。爷爷见她高兴,便拿了个红包给她说:“蔓蔓,再给你个压岁钱。”
“昂?我这么大人还有啊?”
“没嫁人就是小孩,可以有。”
郁蔓蔓一听,乐哈哈赶紧接过来,爷爷在红包里装了99块钱,都是专门挑的新票子,图的个吉利。
郁蔓蔓转转眼睛,歪头瞅着陶越,手一伸:“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