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自投罗网(2036年) - 致敬三体的当代硬科幻 - 帅帅的大青蛙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自投罗网(2036年)

中国,北京,航天局。

“我们和北大是有一个合作在研的先进技术项目,简称天基深空激光通信网络,费教授是学术带头人,”吴伟仁院士向前来拜访的叶剑峰和顾涛介绍道:

“各位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空间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其发射性较强,而激光通信以光信号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光功率集中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激光通信在传输距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激光通信终端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航天器的有效载荷,解决微波通信瓶颈、实现深空探测数据通信传输等问题。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已开发出多套卫星激光通信终端,并完成多项在轨试验。可以说,深空光通信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虽然我们在激光武器和深空激光通信技术等方面走在全球第一梯队,但也不能在这方面放松啊。”

“可以进行恒星际通讯吗?”顾涛问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吴伟仁院士低头思索片刻,“理论上可以,我们一直以来都可以接收到其他星系发出的光,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单工的恒星际光通讯。但通信的核心是双工通讯和传递信息,所以除非我们有能力在另一个星系也部署一套光通信系统,否则永远无法验证啊。”

“费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

“严格的说,是业内顶尖专家。很多技术难关都是在他的带领下攻克的,比如快速高精度指向、捕获、跟踪技术、大气湍流效应抑制及补偿技术,窄线宽大功率激光发射技术、低噪声光放大技术和高灵敏度dpsk/bpsk/qpsk光接收技术等,而且他还参与过美国和欧洲的类似计划,在这方面可以说博采各国众长,是全球范围内最合适的人选,主持这个项目也是众望所归。”

“试验基地在哪?”

“河北,兴隆天文台。”

.......

第二天,美国,nasa总部。

“约翰·费舍尔教授...杨将军怀疑的人是他?”视频会议那头的纳尔逊边敲着手指,边自语道:

“十年前他不辞而别确实很突然,但考虑到他已经离开了美国,我们也无法对他进行严密的跟踪。最近几年,他虽然表面上是一名天文老师,但一直从事深空激光通信领域的研究,并通过该项技术联系上了b星,奥或者是涅墨西斯,这是你们的推断?”

“没错,据我们所知,贵国2025年发射的探索性金属卫星psyche,搭载的先进激光通信系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行进行了一系列深空激光通信试验,该终端搭载了一个口径22cm、发射波长为1550nm、平均激光功率为4w的深空激光通信终端(dsoc),其地面激光发射机和接收机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马山的海尔望远镜,收集下行链路微弱的深空光信号,并使用具有信号处理功能的改进型单光子探测器组件对接收到的码字进行同步、解调和解码,通信距离已经可以达到5500万公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相信贵国的深空通信技术完全可以到达涅墨西斯,甚至b星!”顾涛的回答斩钉截铁。

比尔·纳尔逊尴尬的笑了笑,“咱们两国可真是知己知彼啊!我相信贵国的激光技术也可以!嗯,这也解决了杨将军那三个猜测中最大的疑问,那就是这个人是怎么绕过星链的监控联系到b星的!实际上,费教授还是b星的发现者之一,并深度参与了代达罗斯计划,对它的探测计划和精确轨道可以说了如指掌。至于涅墨西斯,则很可能是王恪在一年前告诉他的,他也在知道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试着向涅墨西斯发射了信号,所有的特征和时间都对的上。我觉得我们可以逮捕他了。”

“这都还只是我们的猜测,没有直接证据。”叶剑峰接口道:“为了引蛇出洞,我们想请贵方配合我们演一出戏,看看他会不会就范。”

“具体怎么做?”

“由贵国发起一个假的计划,然后通过各种渠道透露给他。”

“什么计划?”

“突破摄星计划。”

“你是说霍金生前那个停滞的计划?”比尔·纳尔逊吃了一惊,迅速回想起这个计划的细节。

在他的记忆中,这个计划是由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与尤里·米尔纳于2016年正式发起的,其基本设想是设计研发出一种质量仅为克级的的微型光帆无工质星际探测器,其自身不携带燃料,而是通过光帆加速至光速的五分之一,并借此飞向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宜居带。这个计划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光帆。这是最关键的动力来源,光帆(lightsail)由纳米材料制作,仅有邮票大小,质量在10克以内,比蝉翼还要更轻更薄。就像帆船借助风力在海洋航行,光帆借助激光的光压产生的推力来持续加速飞行。

二是“星芯片”。这是一个尺寸被缩小到仅几厘米、但功能完备的太空探测器,它将附着于“光帆”上,并携带有微型摄影机、光子推进装置、动力系统、导航和通讯设备等器材,执行各项既定任务。

三是数量和初速度。为了获得较多数据且减少途中意外损失部分光帆飞行器造成的影响,可以一次性投放大量的飞行器,并通过分布式量子计算机统筹运行轨道。同时,考虑到光帆加速速度慢,需要在近地轨道建设建设高能激光加速器,为其提供一个较大的初速度。也就是说,这是一支由纳米飞行器组成的深空探测舰队。

这支微型舰队通过星舰发射后,将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张开光帆,高能激光会依次为探测器加速,每艘飞行器的加速时间约10分钟,对应的电磁波阵列的输出为100gw,推动光帆不断加速,并最终稳定在光速的20%左右。按照这样的速度,只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到达新的目标星系-b星。

比尔·纳尔逊在脑海中回顾了一遍这个计划后,好奇的问道:“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个计划的?”

“因为费教授太聪明了,我们需要一个以假乱真的计划,思前想后,只有这个真实存在的项目才可能让他就范。”叶剑峰顿了一顿,向比尔比尔·纳尔逊反问道:“你认为他会上钩吗?”

比尔·纳尔逊思考片刻,肯定的点了点头:“我认为他会!因为我们当初确实考虑过这个计划,而且他也参与其中,由于面临着来自激光、材料和通讯等领域的许多的工程挑战,该计划最终未能成行。但从理论上而言,这个项目没有任何背离基本科学原理的地方。放在现在,许多原来看起来难以逾越的工程难题已不再是问题。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了,你们很快会收到这个计划重启的消息。”

几天后,突破摄星计划重启的消息,在nasa的内部流传开来,各项技术验证和准备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

......

清晨的燕大校园,宁静而美丽。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几缕晨曦透过树梢,洒在幽静的林荫道上。未名湖静静地躺在校园的中央,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周围的树木和远处的博雅塔。古老的建筑在晨光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而宁静。

三一学院的经历,让费教授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作息,他习惯性地早起,吃过早餐后,步履稳健地走进课堂,面对着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课堂上,费教授侃侃而谈,将那些复杂深奥的知识化作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们听得入神,他也乐在其中。下课铃声响起,他总是笑着回答学生们的提问,直到最后一个学生满意地离开教室。

回到家中,费教授脱下西装,换上舒适的家居服,走进庭院。那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他拿起喷壶,细心地为每一株花浇水,修剪枯枝败叶,仿佛在与这些花草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微风拂过他的发梢,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

午后,他喜欢到湖边钓鱼。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费教授静静地坐在湖畔,手中的钓竿轻轻一甩,钓线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湖中。他不急不躁,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等待。鱼线在水中微微颤动,他的心也随之起伏,但更多的是一种平和与满足。钓上来的鱼,他总是细心地放回湖里,因为他钓鱼,却不吃鱼。

傍晚时分,他坐在庭院的藤椅上,泡上一壶清香四溢的茶。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茶香伴随着袅袅升起的茶烟,弥漫在空气中。他轻轻啜饮一口,感受茶汤在口中回味无穷,仿佛将一天的疲惫与劳累都融化在这杯茶中。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费教授的生活又回到了最初的宁静。他躺在屋外的躺椅上,看着天上的繁星,它们以奇妙的姿态排列,仿佛在上演着一场亘古不变的宇宙剧目。星座之间,那深邃的黑暗仿佛蕴藏着无数未知的秘密,让人不禁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躺椅上沉思良久,费教授站起身,踱步回到书房,拉上厚厚的床帘,整个世界突然暗了下来。随后,他打开桌上的计算机,输入一串复杂的代码,匿名化通信系统登上了一个由各类加密网络构成的隐秘角落——暗网。这时,邮件客户端自动弹出,一个未读提示在屏幕上闪烁,吸引了他的注意。点开后,只有短短的几个字:“breakthroughstarshotrestart,target-plannetb。”

当天深夜,一辆轿车驱散漆黑的夜晚,开上了通往兴隆的高速公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