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拦截(2037年) - 致敬三体的当代硬科幻 - 帅帅的大青蛙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拦截(2037年)

奥尔特云,太阳系遗落的边境,突破星际空间的最后屏障,寒冷而黑暗,广袤而神秘。

这是一个包裹着太阳系的巨大“云团”,从柯伊伯带离散盘的2,000个天文单位(0.03光年),一直延伸到10万个天文单位之外(1.5光年),接近太阳到巴纳德星系距离的四分之一。在这片寂静的星际荒野中,太阳的光芒已变得微弱而遥远。彗星核和尘埃在漫长的岁月中,几乎不为外界所动,它们以缓慢而悠长的轨迹,围绕着太阳,仿佛在进行一场永恒的舞蹈。

事实上,这里也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冰库”,由于距离太阳过远,里面包含着数以亿计的由大量的冰物质和尘埃混合而成的冰山,这些冰物质中除大部分是水冰之外,还有一氧化碳冰、二氧化碳冰(干冰)、氨冰和甲烷冰等物质、特别是其中混杂的大量尘埃状物质,使冰山看上去整体呈现灰黑色,被天文学家形象的称为“脏雪球”,著名的哈雷彗星就是这些“脏雪球”之一。

这里也是太阳的万有引力可及的最远处,跨出一步即为真正的星际空间。在太阳引力和银行系中心(银心)引力场的平衡下,所有的星际物质相安无事,这里平静的如一池湖水,偶尔,有彗星受到引力的微妙扰动,开始朝向内太阳系的旅程,带着奥尔特云的问候,划破星空,成为人们眼中的壮丽奇观。

大约2600万年前,一个庞然大物从太阳系外的星际空间骤然闯入,其巨大质量带来的沛然引力如一股无可匹敌的龙卷风,带动周边的小天体纷纷脱离原来的轨道,如扬沙般坠向奥尔特云和柯伊伯带四周,其中,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彗星,在巨大引力的扰动下沿抛物线轨道坠入内太阳系,并在海王星和木星的作用下变成椭圆形轨道,最终与地球发生相撞,并发生猛烈的大爆炸,大量尘埃抛入大气层中,致使数月之内阳光被遮挡,大地一片黑暗寒冷,植物枯死,食物链中断,包括恐龙在内的很多动物绝灭。

如今,时隔2600万年,这颗庞然大物又一次莅临奥尔特云,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涅墨西斯,太阳的伴星,死亡的使者,地球周期性灾难的罪魁祸首,在奥尔特云以内以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与以往一样,其巨大的引力场扰动方圆几亿公里内的天体,按照原来的情况,星体如扬起的水花,有的会向太阳系外飞去,成为星际空间的一颗游侠,一去不返;还有的向太阳系内飞来,在太阳系行星的引力作用下,随机的飘荡,也许如6500万年前那样撞向地球,也许如2600万年前那样与地球擦肩而过。

然而,这一次,在涅墨西斯的周周,出现了很多微小的颗粒,在宇宙浩瀚无比的黑色背景下,是如此的微不足道。然而,如果在足够近的距离上观看,就会发现它们是一个个形状怪异的黑色飞行器,如同扑火的飞蛾,跟随着这个巨大的褐矮星,经过漫长的岁月,跨过以光年为尺度的巨大距离,终于来到了太阳系的边缘。

在抵达奥尔特云之后,这些飞行器以惊人的协调性展开了行动。大部分飞行器缓缓分散,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牧羊犬,向着一个个平静的脏雪球发起攻击。它们通过精确的撞击精准的微调着这些彗星的轨道,仿佛在引导羊群回到内太阳系,将这群冰冷的天体逐步驱赶向地球方向。每一次撞击都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掀起轻微的涟漪,却在长时间内累积出巨大的效应,将彗星群逐渐逼近。

与此同时,一小部分飞行器则继续保持高速前进,毫不减速地向内太阳系奔去,它们的目标是尽快接触那些预定轨道上的彗星,继续完成任务。还有两艘飞行器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它们逐渐减速并调整位置,最终停留在代达罗斯的精进路线上,仿佛守望者般,安静地等待着这颗人类的探测器的抵达,准备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为人类的远道而来的探测器送上一份来自遥远星系的问候。

.......

2037年,内太阳系,土星外空间。

近距离观测土星,这颗被无数冰环环绕的巨行星,犹如宇宙中的一位优雅舞者,在漆黑的星空中缓慢旋转。它的巨大气态外层散发出柔和的黄褐色光辉,宛如悬浮在太空中的明珠。

围绕土星的光环则像一圈华丽的皇冠,反射着来自太阳的光芒,细小的冰粒与微尘在宇宙中自由飘动,每一块冰晶都沿着其自身的轨道运行,形成了一个宏伟的星环结构。这些光环从内到外逐层叠加,展现出显著的秩序与和谐。远眺之下,土星的光环似乎是一条精美的丝带,将这颗行星装点得愈加神秘而迷人。这些光环仿佛是宇宙的印记,讲述着其深远的演化历史和无尽的魅力。

在土星的外围,几艘星舰缓缓划过这片广阔的星际空间。他们之间保持着安全的距离,唯一不同的标识,是舰体上五颜六色的国旗。星舰的推进系统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声音轻得几乎被这无尽的寂静吞噬。星舰的推进器将星舰缓缓推动前行,每一次微弱的喷射都在深邃的虚空中划出细长的光轨。经历1年多的飞行后,来自地球的无人星舰拦截器,终于抵达了这片距离地球10个天文单位的星际空间,准备迎接他们最终的命运。

星舰的正前方,来自奥尔特云和柯伊伯带的彗星正以惊人的速度接近这里。它们的尾部拖曳出长长的光芒,在黑暗的宇宙中形成了一道道耀眼的轨迹。随着它们逐渐接近太阳,这些彗星的光芒变得愈发明亮和清晰。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受到大质量天体引力的影响,它们的轨道逐渐收敛,最终形成了一条绵延数千公里的彗星带。

没有战前的喊话与冲锋的号角,也没有无意义的寒暄与试探,只有精密计算下的冷血与理智,就像宇宙的底色。在长时间的精确跟踪与分析中,拦截器的轨迹被不断调整,以确保它们在最合适的时刻与彗星相遇。双方以超过每秒100公里的相对速度接近,就如两名骑士在旷野中等待着决斗的最终一击。

最终,在计算好的时刻,彗星与星舰在浩瀚的太空中猛烈的相撞,巨大的冲击力在一刹那间爆发,冰块与金属碎片四散飞溅,仿佛一场壮丽的烟花在无尽的黑暗中绽放。星舰的外壳在剧烈的碰撞中变形,发出刺耳的撕裂声,巨大的震动传遍整个船身。

就在碰撞的瞬间,星舰中的一颗颗核弹被激活。伴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炽热的光芒从星舰内部迸发而出。那光芒亮得刺眼,仿佛可以将整个宇宙照亮。核爆的火焰在太空中翻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将彗星瞬间撕裂成无数碎片。火焰在太空中翻滚,炽热的冲击波向四周扩散,带着毁灭一切的力量,将周围的一切吞噬殆尽。核爆的光芒在宇宙中闪耀,犹如一颗颗新星诞生的瞬间,带着毁灭与新生的力量。

这浩然莫沛的力量,将巨大的彗星的轨道改变了一个微小的方向,远离了地球。还有一些彗星,直接被炸成了几块,继续向着地球飞去。核爆的余辉在太空中渐渐散去,留下无尽的寂静与空旷。曾经的星舰,如今化作了无数的尘埃,飘散在浩瀚的星海中。

远在火星的空间中第一时间目睹了这场拦截,并第一时间将结果发送回了地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没有生命的战争,无声的聚变爆炸吞噬了周围数万立方千米范围内的所有物质。

八分钟后,这个150亿年来太阳系里除那颗主序星本身聚变外,最大规模的一次聚变活动,同时也是人类至今制造最大规模爆破的现场画面,在地球、火星和月球空间站上循环播放,地球上陷入了一片狂欢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