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肯定自己(1) - 不抱怨的世界 - 道格拉斯·勒尔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不抱怨的世界 >

第16章肯定自己(1)

第16章肯定自己(1)

你可能已经赢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美满的爱情,却仍然感到不满意,因为你非常需要肯定自我。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非常渴望做一个伟大的人!或许你也知道,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平生第一次演讲中就对萨格曼郡选民们说:“我没有其他什么大野心,我只想要我的男同胞真正地爱戴我。”  弗朗西斯·培根爵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当一个人爱上了自己,这将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因此,我们最好能明白,肯定自我的需要常常会受到自卑和自我意识的破坏,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积极地行动起来,建立强大的自尊。

拿破仑用军队来证明他的个人价值。埃米尔·路德维希告诉我们,这个小个子下士在流亡地圣·海伦娜岛上临终前说:“我真希望鲍尔先生能知道我已经获得了成功。”由此来看,你能想象得到,拿破仑临死前依然渴望别人的肯定。如果那个普通的数学老师能相信他全世界闻名,他的这种渴望或许不会那么强烈。当年,布莱尼陆军军官学校这名教师曾经看不起拿破仑,而波拿巴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渴望足够的自尊不是伟大的人和接近伟大的人的特权,虽然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是更加积极地为争取自尊而斗争的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渴望尊严的火焰或者微弱如豆或者烈焰漫卷,但不管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卑微还是高贵,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渴求。孩子们夸海口说家里有大房子,自己的父亲比别人的父亲更强壮或更富有——实际上,他们是在试图建立自尊。他的父亲可能不顾有限的财力,开着一部宽敞的汽车,费心地求得吉祥数字车牌号,目的也是在提高自身价值。而他的妻子很可能试图在琐事上表现得比邻居更有面子。

甚至那些害羞的和非常谦虚的人也会用自我优越感来肯定自己。和其他人可能为了“变得非常重要”满足虚荣心不同,这些人不会屈尊去做那些事情。但在获得尊重的问题上,事情不论大小,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想要满足其“做伟人”的欲望。可是,除非决定并采取直接的行动,否则光有渴望是毫无意义的。

那些努力活得谦卑和无私的人常常因为某种消极因素遭受挫折,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为了阐明这一点,奥伦·阿诺德,一位杰出的作家和咨询师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

“一天下午,我去拜访一个朋友。他15岁的正上中学的女儿朱迪一阵风似的走进来,郑重地告诉我们,她刚刚当选所在二年级的一个重要职位。”

“到底怎么回事?”她的父亲问道。

“就那样呗,”朱迪露出顽皮的笑容。“我有7个竞争对手。还有啊,爸爸,他们在发言时说了很多废话!他们做得太过火了。”

“她吹着口哨走开了。我感到,朱迪在生活中一定会取得更多成就,她的这次经历对她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一课,而且,来得也正是时候。那天晚上,我拜访了那所学校的校长,我了解到,朱迪得到的选票比其他7个对手的总和还要多。那些同学在什么事上做过头了呢?”

“他们表现得过分谦虚,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校长回答我,“这个工作对朱迪来说,并不比任何其他女孩男孩更有优势,除了一种无价的品质——激情。凭借那种激情,她放下架子,出尽了风头,她希望得到那个职位,然后就说出来了。她发言踊跃,又十分巧妙,告诉大家如果她当选可以为班级做些什么。总之,她压倒了所有其他强有力的对手,他们几乎在不知不觉中就举手投降了。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朱迪已经巧妙地成为闪光灯下的焦点人物了。”

这里,我们看到了8个活生生的年轻的自我,每一个都企图赢得自尊。积极的朱迪最后征服了另外7个消极的对手。

朱迪是积极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开口争取它,她采取了积极的步骤,还主动承诺将来她会如何积极行动。她是1/8。根据着名人类学家厄内斯特·a.胡顿的估计,大约每4名普通男性中就有一人自我意识太强,他们总是静静地考虑自我;每5人中就有一个人害羞而内向;而每4人中只有1人天生善于交际和充满自信。

由于不同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情感因素不同,上述数据也会有所不同,但研究结果都一致揭示出,那些积极的人正是可以在人生中得到丰厚回报的人。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教授哈利·w.赫普纳在报告中指出,通过对男女大学生各500名的分析,结果显示,每5名学生中就有1人在控制自卑心理上存在困难。

斯迈利·布兰顿博士经过对大量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后说,3/4的大学生有无能感、不安全感或自卑感。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安妮·f.范拉逊和海伦·罗思·赫兹在对2342份学生问卷调查后认为,只有1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个性是均衡的,不会成为他们未来成功的障碍。这些学生中,902人不满意自身性格中存在的自卑心理。

那么请问:自卑心理是怎样渗透到我们性格中来的呢?这是范拉逊小姐和赫兹小姐的研究报告《心理卫生》中的一些发现,其中写道:

你有哥哥或者姐姐吗?如果你有一个哥哥,你可能自卑。如果你有姐姐,你可能有优越感。

请问你是家庭中最年轻的成员吗?如果是的话,你很容易自卑。而家中“最大的孩子”自卑情绪相对较低。

你是来自城镇还是大城市?小城镇的男生和女生比大城镇的学生更容易自卑。和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相比,来自少于1万以下人口的城镇的学生更容易自卑。

你父亲的职业是什么呢?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越低,你就越容易感到自卑。

虽然这项研究完全基于大学生,但他们所代表的是不同社会背景下一个相对广泛的横截面。顺便说一句,感到自卑的学生比那些没有自卑感的同学每周较少时间用在娱乐上。另外,较少结识新朋友的学生通常感到自卑,但那些在大学里结交了25个或者更多朋友的同学不会对自己的麻烦或对遭受到的尴尬耿耿于怀。

科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病学医生向我们保证说,来到这个世界之初,我们都是积极的人——赤裸裸的,没有任何情感上的自卑。我们为何会变得自卑呢?因为那是“忘却”以往生活方式所迈出的第一步。这种摇摆不定的情感通常是在我们早期生活中由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或者通过自身的经历,或者由教师和牧师们灌输给我们的。

纽约河畔教会特聘心理学家玛利亚·布里克夫人在研究中发现,在工作中,一些教师和传教士影响我们的迹象依然存在。布里克夫人参与了对两个神学院的学生主体进行的罗尔沙赫氏人格测验。布里克夫人的报告中说:“有证据表明,大部分神学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有障碍。”同时还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为普遍的模式是“缺乏或无力控制情感生活”、“有强烈的冲动倾向”、“害怕权威和无能感”、“极度焦虑”。

在对教师群体进行测试时,他们同样表现出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化学家、药剂师和工程师群体并没有表现出这种权力渴望。这种渴望在基督教广大教职人员和教师身上非常明显。

大多数社区的教职人员和教育工作者人格良好,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我们不能基于类似的报告就仓促地下结论。但在许多社区,教师和牧师确实是高度情绪化的个性上的失败者,他们不能容忍任何人对他们的话语或动机有所质疑,显然,他们的消极态度很可能影响到大众的生活。

在家庭中,父母往往用消极的命令和尖刻的话语批评孩子,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并不假思索地提出批评,以至于把他们幼小的自尊击成了碎片。正确的做法是给予他们以赞誉、认可和积极的指导。

针对6~10岁儿童我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私下回答,“你最不希望你父亲做的是什么?”调查结果令人震惊,长辈们失信、欺骗、大声讲话和其他不好的性格特征都暴露无遗。比如“爸爸总是说我傻”之类的语言让儿童情感上受到极大的打击,除非其母亲和其他人能够弥补父亲这种不经考虑的粗野言行。有一个孩子说:“我很开心我爸爸教我做每一件事,不管怎么样,他都认为我是‘了不起的人’。”试想,这样的孩子做起事情来是不是更有信心呢?

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艾拉·s.怀恩博士,是一位行为和个性失常研究机构讲师,他曾讲到一个十分突出但绝非孤立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整个家庭都参与了对6岁大的克拉伦斯的迫害过程。家人把这个孩子带到了怀恩博士这里,因为他们认为他发育迟缓。这个孩子有4个兄弟姐妹,因为他不会读写,他们不但不耐心地教导他,还把他当成了嘲笑、辱骂和讥讽的对象,于是,可怜的小淘气开始相信兄弟姐妹们说的都是真的。

让怀恩博士简单扼要地给你讲这个故事吧。当他第一次看到克拉伦斯时,这个男孩“垂着头,眼睛不敢看人,反应迟钝,沉默寡言,对于新环境,他没有任何表示,也没有表现出一点好奇心”。

“当着克拉伦斯的面,他母亲说他蠢,不跟其他孩子玩耍,也很少在家中说话,她试图强迫这个男孩接近我,孩子却固执地反抗。可是,当我们要求孩子的妈妈留下他单独和我相处,允许他自愿地过来和我接近时,他慢慢地、满腹狐疑地接近我,最后,在我的帮助下,坐在了我的大腿上。”

“我尝试了许多温和的办法,后来他承认,他喜欢狗,我给了他一本关于狗的书。近乎友好又充满疑问的神情在他的眼中闪烁了一下,继而又消失了。但不一会儿当人们告诉他母亲他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时,他的目光又变得游移不定起来。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他变成了一个健谈、活泼和开朗的孩子。”

测试显示,克拉伦斯有着超人的智力而不是兄弟们所说的傻瓜。男童非常健康,但这个家庭仍需要精神科医师进一步的关注。两个星期后,克拉伦斯又变成了一个正常和快乐的孩子。

心理学家唐纳德·a.莱尔德认为,在很多案例中,问题出在教师或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并非出在那些自卑的年轻人身上。他引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保罗是一个智力正常的16岁男孩,可他的功课很差,显得很孤独。一个富有的家庭收养了他,不光给了他优越的物质环境,也很喜欢他。上中学时,家里想让他学习一般课程,而保罗只对店铺管理和那些实用课程感兴趣。他只要一上不感兴趣的课程,就会表现得很糟糕,因此,他感到非常自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