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软化的态度(1)
安陆侯府,胡氏听到侍卫长的禀报,前去警告衣向华无果,还被锦琛亲手扔出了院子,她大为震怒不过她这人并不喜欢什么残忍的手段,要换成别的府邸,下属办事不力还这么狼狈地让主子丢脸,可能会被施以鞭刑或杖责,冷血一点直接打死</p>
但胡氏做不到这些,只能狠狠骂了他们一场,每人罚一个月俸禄,之后她便发现,自己无暇再管衣向华那里的事了</p>
胡氏娘家是镇国公府,镇国公如今虽然已退下颐养天年,但他的儿孙都在朝中有着职务,算是殷实强盛的家族镇国公府男人的重心都摆在朝政之中,至于平素府中用以维生的生意、田庄与铺子等等,都交给国公夫人掌管的后宅处理</p>
如此男女各司其职,倒也让国公府蒸蒸日上,然而这么做的坏处就是,两边不清楚对方正在做的事,所以只要一方出问题,需要另一方帮忙解决时,还得花时间先去了解,那么混乱便容易来得又快又猛,颓势既成便兵败如山倒</p>
当初汝阳王府为逼胡氏让锦琛与褚婠订亲,用来威胁她的镇国公府丑事,居然就在这个时候爆了出来</p>
这阵子正是年节,镇国公府出了几桩麻烦,其中最严重的是大太太负责的银楼被人告发放印子钱,官府一下子来查封了整座银楼,带走了大掌柜</p>
事实上大太太放印子钱是府中默许的,镇国公府能维持流水般的花销也多从这里来,然而皇帝严令禁止官员向百姓取利,此事爆发之后,若一个运作不好,被削爵都有可能</p>
之后陆陆续续又冒出雪上加霜的事件,诸如二太太负责的酒楼东西不干净,让某日上门的食客全中了毒,偏偏其中一个是御史大夫,隔日抱着还疼痛不堪的肚子去求皇帝做主,狠狠告了镇国公一状</p>
还有姑娘们嫁妆里的田庄起了大火,把半个山头的果树给烧了,或是府里的一个小总管居然卷了一部分国公府的财物跑了……如此一桩桩一件件,此起彼落的来,简直让国公夫人应接不暇</p>
偏偏国公府最近要筹备镇国公的六十五岁寿宴,府里又赔钱又遭贼,一下短了许多银钱,只能向亲近的亲友商借,所以胡家嫁出去的安陆侯夫人胡氏,自然也收到了母亲国公夫人的求助,借出去了数百两,同时也被兄嫂弟媳们求到头上,让她帮忙摆平一些国公府的麻烦</p>
胡氏只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国公府都摆不平的事,她能有什么办法?更别说锦晟人还不在京里</p>
只是镇国公府是她的底气,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出事,否则她早拒了汝阳王府的威胁这阵子她忙着替国公府四处奔走,自然无心去管自家儿子与衣家女儿那点破事儿了</p>
这一日正好初二,胡氏匆匆换上了外出服,披上披风,前阵子帮娘家的忙,为了避风头还得偷偷模模,想着今日终于能名正言顺地回镇国公府,不由得轻松许多</p>
然而都还没踏出正厅,却听到门房通传,汝阳王妃亲自来访</p>
胡氏吓了一大跳,却又有些恼火,她正忙着初二要回娘家的事,这汝阳王妃却忒没礼貌,居然选在今天来拜访,哪有人初二在拜年的,更别说她连个拜帖或名刺都没送,这不是找麻烦吗?</p>
不过她也不好撂着人不管,虽说汝阳王府如今没有实权,却是实打实的王府,而且她的儿子与她女儿惠安郡主定了亲,反正披风都穿上了,胡氏便亲自到了门口迎接</p>
不一会儿,胡氏便将汝阳王妃迎了进来</p>
汝阳王妃的长相有些一言难尽,天生的倒八字眉又描得细,让五官显得有些愁苦,偏偏她又是个喜欢怨天怨地的性子,看上去就更不善了或许就是如此,汝阳王向来喜欢在外头拈花惹草,对自己的夫人却是敬而远之</p>
原本胡氏要出门,屋里的炭也没添,这会儿进到厅里倒是有些寒冷,胡氏连忙叫下人上了热茶,又多添了几个炭盆,屋里才勉强舒适了些</p>
汝阳王妃原就是个说话不客气的,觉得受到了亏待,便冷言冷语地讥讽道:“前些日子我听说镇国公府出了点事,不过那是侯爷夫人的娘家,又不是夫家出事,倒不必过得如此简省,大冷天的连炭盆都舍不多得放”</p>
胡氏眉头一皱,心里很不舒服——镇国公府出事那还不是你们汝阳王府造的孽?居然说得事不关己似的</p>
于是她咬牙切齿地道:“王妃不早就知道我娘家的事?今日初二,这不原本准备要出门回娘家吗?这才让人将炭盆收了,免得便宜了那些躲懒的下人没想到王妃会突然上门来拜年,一时礼数不齐全,倒让王妃见笑了”</p>
这只差没明晃晃的指着汝阳王妃的脑门,说她不请自来还特地选在初二,很是无礼!</p>
汝阳王妃一个气恼,也不想与胡氏寒暄什么了,迳自说起来意,“罢了,本王妃不想与你纠结这些小事,今日本王妃可不是来拜年的!本王妃问你,你家的锦琛回京也几个月了吧?还当上了大理寺少卿,年少得志当真是好威风,似是把我家殖媳都忘到了脑后,也没见他来王府拜见过一次!”</p>
汝阳王府都已经把镇国公府的丑事爆出来了,居然还想用这件事来说嘴?要不是碍在对方是王妃,胡氏早就翻桌了何况这件婚事还让她与儿子的关系陷入冰冻,不由有些悻悻然地解释道:“琛儿的确是公事繁忙,别说没去汝阳王府拜会了,自他回京,安陆侯府他都没回来几次,连年节都在衙门忙碌着……”</p>
这件事汝阳王妃当真不知道,最近汝阳王府也是多事之秋,她根本管不了太多外面的事虽是面露了些诧异,不过并不影响她的来意,她摆出了王妃的架子,冷淡地道:“如此观之,锦琛似乎并不把汝阳王府当一回事,对这桩婚事不太上心……”</p>
为免得罪王府,胡氏忍住气敷衍道:“等琛儿这两天忙完,我定然请他至王府拜访……”</p>
“不必了!”汝阳王妃斩钉截铁地道</p>
语气之决绝令胡氏心头一惊,“王妃的意思是……”</p>
她真是被搞迷糊了,这汝阳王妃竟不是来要个说法吗?现在又不要锦琛过去,到底她想做什么?</p>
汝阳王妃板着脸,那倒八字眉深深皱起,显得有些阴沉“既然锦琛无心,我们婠婠也不是没人要的,这桩婚事就此作罢!”</p>
“你说什么!”胡氏瞪大了眼,当初可是汝阳王府自己找上门的,威胁利诱逼得她不得不同意如今他们说订亲就订亲,说退婚就退婚,这是耍着人玩呢!“即便锦琛有些怠慢,却也不是王府可以随意退亲的理由……”</p>
“本王妃说可以就是可以!横竖两家也只是口头议定,没换过庚帖,退亲也不会太麻烦”汝阳王妃目光犀利,恶狠狠地瞪着胡氏,“这种事对女儿家总是吃亏,如果外头有什么风言风语,你们侯府就给本王妃担了,若让本王妃听到一句对媳婚不利的话,你们侯府最好小心点”</p>
汝阳王妃要退亲自有理由,不过事关重大,却是不能与胡氏明说,故而根本不给她反驳的机会,直接起身就要走</p>
胡氏心急得忘了礼数想上去拦,还被汝阳王妃的婆子推了一把,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汝阳王妃嚣张地离开</p>
胡氏简直气炸了,她是第一次感受到遇到强权时的无能为力,就算她对汝阳王府再怎么愤怒,但丈夫不在儿子不挺她,她不能也不敢对他们出手</p>
对于汝阳王府这件亲事,胡氏如今是又悔又恨,她真的不明白,褚婠那么喜欢锦琛,几乎到了迷恋的地步,又怎么会因为锦琛没去拜会王府这么一点点小事就退亲?更别说锦琛刚升上大理寺少卿没多久,妥妥的御前红人、未来栋梁,前途一片光明,汝阳王府却在此时放弃了他?</p>
然而再生气再迷惑也没用了,汝阳王妃都亲自过来放话,胡氏原就是被迫与其结亲,正好借此了断她原应前往镇国公府,现在也意兴阑珊了,自己府里都一团乱了,哪里还有心力去管娘家的事</p>
只是在强烈的愤怒后,胡氏慢慢冷静下来,心中又转为深深的担忧如今锦晟远在四川,但对京里的事可不是一无所知,他再如何疼宠自己,还是有底线的而衣云深如今位居要职,少了锦晟在其中斡旋,如今侯府又没了汝阳王府的助力,衣云深会不会立刻出手对付侯府,替女儿出气?那人的智慧及手腕她听丈夫多次提起,胡氏自认是完全比不上的</p>
想到这里,胡氏不由不寒而栗……</p>
而胡氏注定接下来好几天都要睡不着了,因为她的丈夫正在例行回京述职的途中</p>
她不知道的是,衣云深并非碍于汝阳王府才没有对安陆侯府出手,而是基于与锦晟的交情才放过了安陆侯府</p>
但汝阳王府可就被整惨了,不仅食邑俸禄被减少,经营的事业被打压,府里的下人主子们不时还会出点事,与其他权贵结怨,让汝阳王光解决这些事就疲于奔命,汝阳王妃也跑遍京中与各家夫人拉近乎,就没有一天得以清闲的</p>
在这种情况下她还与胡氏撕破脸退亲,足见汝阳王府与安陆侯府之间该是产生了什么不可调节的矛盾</p>
当然这些事旁人都不知道,还以为胡氏最近行事低调都不参与聚会是因娘家事烦心呢</p>
年节朝廷休沐,国子监也散学了,衣云深在衣向淳来到官署后,也将女儿及红杏接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年直到十六,上朝的上朝,上学的上学,他才命人将女儿送回城外</p>
这一整个年节,衣向华自然没见到锦琛,不过她知道大理寺的衙门并没有休沐,便让衣府的侍卫送了份自家做的年糕过去,也算新年祝贺</p>
京里大部分的重要衙门都位在承天门与正阳门之间,如吏户礼兵工部等等,只有大理寺衙门与刑部却是独自位于城西的阜财坊,所以衣家的侍卫寻去,很容易就将东西递了出去</p>
衣向华不知道的是,那份年糕到了锦琛面前,才打开不到一刻,已经被众同僚分食而空料丰味美,口齿留香,大理寺卿何大人甚至叫锦琛去多要一些,让他一阵好气</p>
年后回到城外小院,衣向华的日子又恢复平日的安宁闲适,一直到九九消寒图的梅瓣被添上了最后一笔,墨枝红梅,看上去意趣十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