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麻糍 - 濯枝录 - 白和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濯枝录 >

油条麻糍

油条麻糍

凌玉枝刚起来便收到了一封信,信是芮娘从燕京寄过来的。

芮娘虽性子豪爽热情,但她与芮娘终归只在江庭书院有一面之缘,也未曾想到芮娘如今还会给她寄信。

她即刻梳洗绾发,用上昨日新买的胭脂上了层淡淡的妆,又冲了一碗藕粉当做早膳。

这几罐藕粉是她前几日自己做的,买了几斤藕洗了一早上,还浪费了日理万机的裴知县好不容易得来的休沐日陪她磨藕粉。

为了犒劳最大功臣,她送了裴谙棠三大罐。

叮嘱他早上若是来不及用早膳便可挖两勺藕粉用热水冲泡,加入一点点砂糖与一把坚果碎,再撒上一勺干桂花。

这样一碗藕粉顺滑清香,暖热养胃,最适合早上吃。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山峦之上红枫零落,一叶落知天下秋。

探头望着渡口熙攘的人群,秋水连天,浑然一色。

凌玉枝心情大好,一边用早膳一边专注地拆开信封。

这几日放晴,江潇潇的外祖父身子恢复得不错,又能像从前那般四处走了。

她也不似前几日那般闷闷不乐,早早地便来了铺子里帮忙。

“阿枝,快来开门,我提不动了。”

“来了来了。”凌玉枝闻声,立即放下信纸与羹勺,提着裙角走下台阶开门。

江潇潇倚在门外,手上拎着一大筐板栗,露着笑颜,面色明艳红润。

她家中后山种了几棵板栗树,正值板栗成熟时节,昨晚去后山刚捡回来一大筐,个个褐色饱满,新鲜个大。

她一大早便把这些板栗下锅炒熟,翻炒中加入加糖和黑砂,提着来时,一路上都带着焦浓甜腻的香气。

凌玉枝远远深吸一口,眼中一亮:“好香!”

“快尝一个!”江潇潇把篮筐塞到她怀中。

她老远便闻到一股热腾腾的焦香,接过那沉甸甸的一筐,看着满满的被炒至裂开壳的深褐色板栗,微裂的壳中是焦黄的栗子肉,“糖炒栗子!”

她伸手拿了起一个温热的板栗,轻轻剥开壳进嘴,栗子肉软糯香甜。

随后连连称赞,一连吃了好几个。

“真好吃,不愧是我的秋日限定!”她咪咪眼,漾着喜悦之色的眼眸明澈清秀,面颊红润端凝,一丝温暖和煦的朝阳把刚画的新妆照的清丽透亮,愈发显得肤若凝脂。

江潇潇有些迷糊:“秋日限定?阿枝读过什么书啊,我有时是真听不懂你的话。”

她随着凌玉枝走进厨房,便见周遭水雾弥漫升腾,闻到一股糯香扑鼻而来。

凌玉枝笑着与她解释:“限定的意思就是不是一直都有,只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有,板栗只有秋天才成熟,糖炒栗子可不就是秋日限定嘛?”

“我懂了。”江潇潇明亮的眸子活络一转,竟试着举一反三,“那烤红薯也是秋日限定,冰酥酪就是夏日限定!”

凌玉枝正低头剥着栗子,惊奇肯定,“对对对,聪明。”

“真有趣,阿枝下次再多教我点。”江潇潇笑吟吟地卷着一丝发尾,“这么一大筐,等阿元来了分一半给他,剩下的都给你吃。对了,锅里在蒸什么啊?”

“糯米麻糍。”凌玉枝拍了拍手上的栗子屑,轻快地站起身,“等会儿还要炸油条,你去帮我把芝麻和糖拿来。”

她昨晚躺在床榻上绞尽脑汁想些新花样的点心,忽然灵光一闪,想到幼年时上学的早上最爱买早点铺的油条包麻糍。

油香酥脆的油条包裹上沾了芝麻和白糖的软糯麻糍,再配上一杯豆浆,一个早上都美滋滋。

到如今已经有好久没吃了,还真是有些怀念。

“好。”江潇潇打开食柜拿出一包未开封的芝麻与白糖,分别用两个洁净的匣子装开,“我等着你做好吃的给我吃。”

锅里蒸着的麻糍是用糯米粉和玉米粉蒸的,凌玉枝拿了一只筷子伸进碗里挑拨了一下,麻糍已经凝固变得软糯柔韧,她取出两只湿巾捏住碗柄小心翼翼端出。

没过片刻,凌若元也来了。

他以为两个姐姐还没用早膳,专门买了两个大个的烤红薯用油纸包着拎过来。

凌玉枝于是又吃了个甜蜜的烤红薯,感觉微微有些撑了,“吃了藕粉、板栗和红薯,今日晌午都不用吃了。”

吃饱喝足,开锅炸油条。

面揉好后用刀切成长条,再用筷子沾点水一压,油锅冒泡后,捏起油条胚两端下锅,待油条膨胀,再反复翻动受热。

炸到金黄且表面冒着小酥泡,这就是炸好了,夹出沥油稍微放凉片刻。

凌若元和江潇潇一人尝了一根,皆道油润膨胀,酥脆可口。

铺子摆好,油条、麻糍、芝麻和砂糖一应摆出去,待客人来了直接给人现包就行。糯米麻糍裹满喷香的芝麻与砂糖夹在油条中间,油条的酥脆加上麻糍的香甜软糯,口感丰富,外酥里糯。

依然是五文钱一个,一早上的时间便买完了两筐油条与两大碗麻糍。

晌午收拾铺子时,凌玉枝拿出早上读的芮娘寄来的信,江潇潇见了,来不及擦干手上的油花,偏头疑惑地凑过去问:“阿枝,谁给你寄的信啊?”

凌玉枝再次把信拆开,悠悠道:“潇潇,你还记得芮娘吗?”

“记得啊,可芮娘不是在我们来的第二日就走了吗?”

她们刚到江庭书院人生地不熟,芮娘热情地招呼她们,尽心地教她们每一处的规矩,她当然对这个比她们年长几岁且热心明媚的姑娘印象深刻。

凌玉枝再浏览了一遍信上的内容,娓娓相道:“她那日来跟我告别,说她一位远房表兄在燕京开酒楼,传信与她,请她过去帮忙,她今日给我来信说酒楼正缺人手,问我们可想过去试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