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
告白
余庭森知道自己和徐倾砚是完全比不了的,即使做这么久同桌,他也不会通过什么“意念传递”有很大改变。
毕竟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
据他所知,班里有同学早上五点半就在教室背单词这件事徐倾砚完全不知情——因为她六点多才起来上学。
为了天天和徐倾砚一起去学校,余庭森只好在家早起背书。
英语单词是天天背的,作文一次给自己找二十篇提取好句拼成模板,完型填空看前看后做得像读一片有意思的故事一样。
文言文释义是要看见一个不会的就要写下积累,校刊上的许多文章都被余庭森拿来做语文作文素材收集。
徐倾砚告诉他手里的语文练习册答案,那些阅读题答案也能被提取一套“公式”。剩下的就交给宇文老师了。
一开始余庭森不太懂要怎么归纳数学错题,就去学徐倾砚的方法:在自己的答案边做标注,按考察的知识点整理在一起。不过她很少有错题但只要有就会这样做。
写错的化学、生物填空会直接在错题本上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空位,直接整理这一句话。在下一次背书的时候直接拿出来背诵。
好了,制定完准备好方法,就该实践了。
想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去实践。
除去课间活动,余庭森想要出去玩就总会被徐倾砚拉住,她的眼神就让他打消了念头。
所以他劝自己:忍忍吧,忍一年就好了。
去掉练习册、卷子上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基础题,其他的都需要动手过一遍。
那些学到头痛的喘息时刻,余庭森总会看向徐倾砚,看她在做什么,看她是如何做到还能保持努力的。
但即使是徐倾砚,笔也很少停下。
想到在与她同行,余庭森也就安心继续学习了。
倘若余庭森人生成为一本日记,这一页应该被重重写下一笔——在这个枯燥、睡不好、焦虑却又激情的高三,谢谢徐倾砚能在这个时候坐在他身边。
从徐倾砚手里接过洗好的红苹果,余庭森下意识看了眼监控,“你也不怕被查了?”
她拿着笔改错,咬了两口苹果,眼睛还在卷子上,“无人在意。”
这么帅。
余庭森一笑也咬了口苹果,顿时两眼放光,“好甜好脆,好好吃!”
听到夸赞徐倾砚才好心情地放下笔,“是我培训时的舍友家的。暑假我第一次吃到就觉得很好吃,以后我还打算在她家买。”
“她家人真厉害啊种出这么好吃的苹果!哦对了,你那个竞赛成绩出来了吗?”
徐倾砚点头,“罗老师告诉我了,是省二。不够格去冬令营,所以你看。”她敲敲桌上的书,笑着说:“我这不是在做痛苦的高三生吗?”
“省二已经够厉害了!”余庭森容不得徐倾砚一点叹息,“不宜妄自菲薄!”
徐倾砚立刻就想说自己没有,她还是很自信的。
不过她喜欢看余庭森全部情绪都在她身上的这副模样。浅浅笑了笑,“好,我一定好好学习。”
余庭森摆了摆手,大口吃苹果,“你算了,这话还是我说更合适。”
翻开练习册就是一声叹息,余庭森漫不经心地问徐倾砚:“这样复习对你来说痛苦吗?你是不是一翻开书就看出答案了?”
“怎么会。”徐倾砚失笑,“那是编书的人。我只是比你前期努力,多了些重复的练习。看到不会的题,我也是硬着头皮上的。”
被关在教室里埋头苦学,这样的高强度学习对徐倾砚来说当然是痛苦的,可她知道痛苦是收获的必经之路。
苦难一定不值得歌颂,这世上也确实有很多苦没必要吃。
可对每一个珍视学习、想要在这条路上进步的学生来说,学习的苦不过是每日重复的粗茶淡饭。
于是此刻徐倾砚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这是高中的最后一个冬天了。
“我在培训时遇到的一位老师告诉我,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历痛苦磨砺。”
“这个持之以恒并最终收获喜悦的完整历程成为热爱。”她偏过头静静凝视余庭森,他趴在桌上盯着自己,一副听故事的天真模样。
“即使你现在还不清楚你的热爱是什么,但此时的这些准备就是你未来能做成那件事的底气。”徐倾砚说着说着,想到了那个炮筒。
她现在还是喜欢它,但这是不是热爱她并不知道。
要像爸爸那样为热爱将人生全部投入到一份事业中,她还需要再经过时间的打磨,才能坦荡。
作为转校生的尚存希连着几次周测、月考的成绩都夺得了班级第二,让之前第二名的那位同学由此打心底讨厌这个女生。
本来他的计划是一直考班级第二,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超过年级里排在自己前面的人,然后无限接近徐倾砚。
可尚存希突然插了一脚,让徐倾砚做了第二,他成了班级第三。
在他眼里,尚存希站在他从未考到过的、更接近徐倾砚的成绩,以此无声通知他:你做得远远不够,要实现你的那点小算盘还是先超过我吧。
尚存希的妈妈提前退休后就在学校不远处开了一家馄饨店,也能让女儿中午在那里休息一会儿。
这事情被这位“老二”知道后,他在一次同学问尚存希数学时插话:“我看你还去参加竞赛、数学次次满分还以为你出身数学世家呢,原来你妈是卖馄饨的。”
“老二”在背后说过自己什么尚存希有所耳闻,给同学认真讲完题后她头都没擡,“看来你能考上清华了啊,还有时间在这里说闲话?”
被充满火药味的话回怼,“老二”瞬间跳脚,“什么闲话?你以后给你妈说,肉馅弄多点......”
“顾客的话我会传达的,也请你帮我传达给第三名一句话,超过我是不可能的,先超过徐倾砚再说吧,因为下次第一就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