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煎馒头片
香煎馒头片
月底,美味厂开会,盘算了下现有的资产。
目前固定客户十二家,周边七家小卖铺也铺上了货,包括咸菜,袋装的干豆干,豆皮和腐竹。铃乐县和司南县分别开了两家店面。
厂里新添了一辆送货的三轮车。本月因为新增店铺,购买三轮车,营收与上月增长不算多。
小兰汇报:“现在城里的店已经开始盈利,下个月,马上过年了,销售量肯定会增大!”
安葵花补充,“人们会囤年货,我觉得,咱也有必要去集市上摆个摊。”
“这点我同意。”
郝红霞自从进了美味厂,每天都干的可带劲了。特别是当她得知,所有员工,不只有固定工资,还有奖金。也就是说,厂里越挣钱,她们的奖金就越多。
再加上厂里还会给村里分红,这部分也最终是所有村民收益。美味厂的员工个个都干劲十足,每天早早来上班,自觉的干很多事,想出各种办法,就为了厂子能发展的更好。
家里人都说他们,简直是把美味厂当成自己家的啦!
小兰等其他人讨论完,话锋一转:“我们现在虽然发展趋势很好,但不是唯一的,周围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很多同类型的产品。”
她目光坚定,“所以,我打算继续研究新的产品。有句话说的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绝。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在平时要多注意客户的反馈,多留意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在生产上严格控制质量,还要多多推出新的更好的东西。”
“梅花在县城,已经找到夜校,年后开学就能去学习。我觉得咱们虽然在村里,也不能啥也不学。”
小兰自嘲,“其实大家都比我有文化,我从来没进过学校,一天书也没读过。”
其他人这才意识到,是啊,小兰如此厉害,以至于她们都忘记小兰从没有上过学,现在的字啊算数啊都是自学的。听到小兰提议大家继续学习,原本想拒绝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汪家村的人发现,美味厂的员工个个跟疯了似的,下班回到家还拿起书本,跟着孩子学习,可真是奇了怪了!
腊月二十三,小年!
冬天昼短夜长,小兰忙完美味厂的事,觉得眨眼间天就黑了。暮色下,客车开进村,在小孩们的期盼中,停了下来!
熟悉的身影从车上下来。风尘仆仆,黑瘦黑瘦的人们精神抖擞,看着一拥而上的孩子们,高兴的露出大白牙。
“爸爸!”
“小叔!”
……
孩子们争抢着帮大人拎行李,跑回家就开始翻。要是翻出零碎的硬币,大人就不会要。有时候还能翻出大人给带回来的好东西。
汪清国就给儿子壮壮带了一个玩具,一个会走路的县令。屁股上有个发条,拧紧之后,县令就会一步一步颤悠悠的向前走,乌纱帽左右两个伸出来的角,忽闪忽闪的,再配上县令笑呵呵的模样,特别滑稽。
他给女儿萌萌带了一根项链,银色的链子。精致的水滴形状的吊坠,好看极了!
汪泉给小兰买了一件衣服。
那是一件偏粉色的呢子大衣。颜色非常的正,不艳不俗气,做工精致,宽松垂感版型,内里舒适柔软。小兰个子高挑,但是偏瘦,穿上大衣后,气势增加了不少。
“真好看!”
安葵花和郝红霞摸着面料,羡慕极了。自家男人咋就那么木头,就只给孩子带东西!还是人家小夫妻好!
“大泉眼光不错。”
“肯定挺贵吧。”
汪泉笑着看着小兰:“不贵!北京有个地方,好多卖衣服的,我们就去转了转。”
清林也在一旁帮腔,“衣服样式质量不比店里的差,买的那叫一个火爆。我和泉哥眼疾手快,挤到最里面,抢到了好几件,一犹豫衣服就让人家买去了。我看着那些卖衣服的老挣钱了。”
汪泉给汪老爹也和他自己也买了件棉衣。
清林给自己一家人都买了新衣服。过年嘛,新衣服穿身上,新年新气象!
小兰也卖过衣服,她很清楚这里面的利润。吃穿,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需求。只是她现在美味厂还刚起步,没精力发展别的,也只能想想。
她觉得美味厂只是刚刚起步,可对于汪泉来说,美味厂给他的冲击太大了。尤其是当他得知,年底这个月,厂里的员工不仅拿到120元的基本工资,还有100块奖金时,直接人麻了。
清林亦是如此,他甚至偷偷找到汪泉,“哥,你问问嫂子,美味厂还招人嘛?”
他问过寸强了,他们就负责送货,每天开着三轮车,只要按时把货送到,注意收集客户的反馈,维持好关系。再就是平时在厂里干些体力活,这可太简单了,比在北京工地干活轻松太多了。
清林甚至觉得,自己肯定比那俩小子干的更好。可惜啊,招工的时候他没在家,不然还能有那俩小子啥事!
汪泉摇摇头:“你嫂子的事,我不参与。她自己有安排。”他看出清林的期盼,接着安慰他,“不过,我问问她要是有招工计划,有适合你的岗位,肯定给你留着。”
清林露出大白牙,“谢谢泉哥!”
小兰事业发展的好,汪泉心里很高兴。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男人就该比媳妇更厉害。
从结婚第一天,兰妹把自行车抢来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衣媳妇有点厉害。后来小兰卖豆腐,他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小兰行动力强,不怕吃苦,有一种孤勇!她只是想要挣钱,过上好日子!
汪泉回到家后,小兰轻松了许多。他把自己在北京的见闻说给小兰,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买年货,炸年货。有时候就负责厂里的维修,检查!
新年放假十天,小兰带着汪老爹和汪泉还去了趟县城。
街市之上,人如潮涌。
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冰糖葫芦上凝固的糖衣,在阳光下晶亮闪烁;山楂球深红浑圆,看起来就诱人。行人个个包裹严实,脸颊冻得通红,却依然穿梭于摊贩之间,大包小裹,手提肩扛,年货压弯了手臂。孩子们像挣脱了绳索的小马驹,裹在厚墩墩的棉棉袄,在人群间隙中钻来钻去。
突然,“砰——啪!”两声炸响平地而起,惊得人肩头一耸。寻声望去,是鞭市在放鞭炮,青烟丝丝缕缕,此刻,空气里便浮动着复杂的年味了:硫磺的烟火气、油锅中翻滚的吃食香气,热闹的人声。
炮仗的余音尚在耳中震颤,人流依旧喧腾向前。冻红的脸庞上都挂着笑意,又是新的一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