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 -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 思若无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26.第26章

“二牛,给你贺喜了,建设这个小子,一大早就把我叫起来,非要让我给他做这个见证人,我这老骨头哦!”

宋老太爷摸着山羊胡子乐呵呵的说道,他是宋家的族长,是枣儿沟辈分最大的人。

如此正式的场面,这让刚刚遭受了冷遇的谈二牛一下子感动的不行,可在徒弟面前还偏偏不能表露出来,不然他这当师父的威严了就没有啰。

在宋老太爷的主持下,拜师正式开始了,老太爷如今八十多岁了,什么世面都见过,主持个简单的拜师礼还不是小意思。

“师者向祖师爷献三炷香,行三叩三拜礼!”

随着话音落下,谈二牛手持清香,在草垫子上向着正东方三叩三拜,前面桌子上放着的是他当初出师的时候师傅送给他的一个八角竹编盒。

紧接着谈湘和宋巧搬来了两把椅子,待谈二牛和沈南星端坐后,宋老太爷接着喊道:

“徒者向师父师娘行三叩三拜礼,敬茶!”

宋建设磕完头后接过了宋巧递过来的茶杯,单膝跪地,双手捧杯举过头顶,谈二牛和沈南星赶紧接过宋建设递过来的茶杯,笑眯眯的喝了一口。

饮完茶师徒关系就正式确立了,他谈二牛有徒弟啦,这日子是越过越走盼头了!

同样开心的还有宋建设一家,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宋建设的身体干不了重活,每每农忙完都要犯病,若是能学好这门手艺,他不下地也能养活妻女了,他不是累赘了!

两百公斤的纽扣十来天的功夫已经卖得所剩无几了,谈湘他们已经在计划着出门的时间了。

谈翠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面奔波,身体上是累了点,可她却觉得这日子舒坦多了。

现在的她没有一丝迷惘,她想好了,她要活出个人样来给大家看看,她要去深城进货,阿湘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都不怕,她这么大一个人了,怕什么!

谈湘倒是也想跟着去,可她马上就要开学了,她总不能开学第一天就请假吧。

谈家对谈湘上学的事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谈翠,女孩子上学有多重要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开学那天,她亲自带着谈湘去镇上的公社中学报道了,那儿也曾经是她的母校。

在枣儿庄,能去镇上的公社中学上学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倍有面子。

但同时也是非常辛苦的,从山村到镇上,来回需步行将近四个小时,长年累月,全靠一双腿。

谈湘开始考虑住校的可能性,只是不知道现在的中学有没有学生宿舍,小姑说当初她上学的时候是没有的,那些年她都是天还没亮就起床走路去上学的。

公社中学位于东山镇的主干道旁,四米宽的水泥路,算是整个镇上最热闹的一条街了。

谈湘虽然初二下班学期没上课,但通过了单独测验,学校也就同意让她上初三了。注册报到后,谈湘就是初三的学生了,领完书本,谈翠陪着谈湘在学校内逛了一圈。

这公社中学比她想象中的还要简陋,除了一幢刚建成的两层的教学楼,其他都是半旧不新的平房,墙上的白漆都脱落了不少。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风吹雨打,操场上杂草丛生,跑道都已经分辨不出了,看来他们入学第一件事就是要大扫除拔草了。

塑胶跑道就不用想了,公社中学里所谓的跑道是用煤渣铺成的,可以想象的出来,在上面跑步必定会伴随着飞扬的尘土。

操场的西南角是厕所,外形类似后世的公厕,只是从外面走过就能闻到里面的臭味,想来里面条件也不会太好。

再往前走就是食堂,里面只有一位烧饭阿姨,谈湘进去询问后得知,这里只负责蒸饭,不做菜的,若是学生想要蒸饭,自己把米放在铝盒里带来就行。

蒸饭不要钱,只要学生们挑一些柴火过来就行,谈翠让谈湘放心,他和谈国青已经说过了,他明天会先挑半个月的用量过来的。

谈湘最关心的还是住宿问题,这还真是巧了,她们在小学内闲逛的时候刚好遇上了一位熟人,谈翠的初中同学,赵燕燕。

“翠翠?真的是你呀!怎么回母校也不和我说一声!”

“燕燕,你现在在这当老师吗?你变化可真大,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两人曾是中学时期最好的朋友,后来谈翠考上了县城中专,毕业后留在了县城工作嫁人,赵燕燕考上了师专,毕业后被安排到了隔壁镇教书,两人这才联系少了。

“我也是今年才调回来的,这里离家近,也方便照顾父母。”

两人久别重逢,皆是激动的不行,一阵寒暄后话题又回到了宿舍上面。

从赵燕燕口中她们得知,现在公社中学现在是有宿舍的,就是宿舍条件比较简陋。

赵燕燕说着就带着谈湘她们去参观宿舍,到了宿舍门前,谈湘探头往里面看去。

公社中学的宿舍并不是后世常见的上下铺,而是由大家统一打地铺。

谈湘瞧过后就有点打退堂鼓了,条件差点她可以接受,只是地面寒凉,这睡在地上实在是对身体不好。

这可是要睡三年呀,上辈子她就因为小时候受凉长大了体寒,每个月来例假的时候都要靠布洛芬续命,这辈子她可要从小养好身体,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看出了谈湘的犹豫,赵燕燕在一旁突然有了个主意,她这段时间刚好也有件麻烦事,现在想来,或许能两件事并成一件事。

“我这里到有个去处,就在学校附近,那房子是我们学校老师的,他平时一个人住,你们若是愿意,倒是可以一起住过去。”

赵燕燕说的是你们,她是打算让谈翠也出来住的人。谈翠没瞒着她,和她说了离婚的事,虽然谈翠说的坦然,但她也是在这里长大的,这十里八乡对待离婚回娘家的女子的态度,她能不知道?

在赵燕燕的带领下,谈湘和谈翠出了校门,接着往东走了十分钟,在一间小院前停了下来。

“进来吧,我带你们去看看慕容老先生,他在我们学校教美术。”赵老师拿出钥匙打开院门,带着两人往里面

走去。

院子不大,却是打理的井井有条,有花有树,有菜有瓜,井边还搭了一个葡萄架。

在来的路上,赵燕燕和她们说了,这慕容老师单名一个丰字,快七十岁的年纪了。他一生坎坷,年轻的时候家世显赫,就读于燕京大学,毕业后去了海外留学深造。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回国报效祖国,却遇上了那场运动,好在五年前政府给他平反了,平反后他回了京市,却在几个月后又回来了。

回来后在镇上买了这座院子,从此就在这住了下来,如今在公社中学交美术课。

美术课历来是不受重视的,更别说是在这偏远的小镇里,一个星期才一节课,还经常被别的老师占用,是以慕容老先生日子过得很是清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