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2)
内揵
内1揵第一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2。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3,事皆有内揵4。
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5,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
若蚨母6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注释】
1内:纳的意思,也就是叙述自己的观点。
2就之不用,去之反求:就,俯就。去,离开。陶弘景注:“非其意则就之而不用,顺其事则去之而反求。”
3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御,用。陶弘景注:“分违则日进前而不御,理契则遥闻声而相思。”
4事皆有内揵:意谓上述六种似乎反常的现象,实际上都是由内情联结如何决定的。
5或结以道德:意为在道德情操上取得一致。
6蚨母:青蚨之母。《搜神记》:“(南方有虫)名青蚨……取其子,母必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
【译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有的距离虽远却很亲密,有的相隔很近反而关系疏远。有的主动攀附君主反而得不到任用,有的离开了反而被君主相求;有的天天都在君主面前不被差遣,有的君主远远闻其名声便朝思暮想。
交往之始,有的以道德结交,有的以结交党羽的政治方式结交,有的用财物的方式结交,有的以封地来结交。只要摸清君主的心意,善于逢迎其意,那么君主随其臣意,想要从政就能从政,想要离开就离开,想要亲近就能亲近,想要疏远就疏远,想要出仕就出仕,想要退隐就退隐,想要进求就能进求,想要思念就思念。
君主对待臣就像母蜘蛛放纵它的幼子一般,出去没有时间,进来没有征兆,独来独去,没有谁能够阻止它。
【感悟】
看君臣之间的亲疏的程度,不是取决于臣下离君主远近,而是取决于君主委托臣下所办之事重要与否。有的离君主很近,却不一定是宠臣,有的虽然离君主很远,却能得到君主的重用。
【故事】
一、楚灵王的重用
春秋时期,楚灵王消灭了陈、蔡两个小国之后,准备在蔡设置城邑,派楚公子弃疾担任蔡公,管理蔡地的事务。当时,楚公子弃疾已经手握重权,名闻诸侯,如果再让他担任蔡公,掌管蔡地,就像是为虎添翼,留下隐患。为此申无宇委婉地说:“最了解儿子的莫过如父亲,最了解臣子的莫过如君王,公子弃疾是大王的儿子,如何安排是大王的事。不过我听说从前郑庄公建栎城,后来两个儿子争王位,盘踞在栎城的那个最终夺得王位。相反,齐桓公建谷城,派外人管仲掌管城中事务,到今天仍然平安无事。这就是亲贵大臣不宜出任地方官,逃亡来的臣子不宜担任朝中要职的原因啊!大王难道不应该再认真考虑吗?”
楚灵王听后,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又问道:“一个国家除了都城外,如果另外还有一座大城,那将会怎样呢?”申无宇回答说:“历史上诸侯各国据大城反叛的例子很多,从前郑庄公的弟弟段据京城反叛,守国的大臣据萧、亳异地杀了君主子游,齐大臣雍廪据渠丘杀齐君无知,卫大臣宁殖、孙林父据蒲、戚异地驱逐了国君。因此一个国家别外还有一座大城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树枝的末端过重会折断,动物的尾巴过大难以摇动一样,这些简单的道理,大王应该知道(‘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但楚灵王最终还是拒绝了申无宇的劝告,坚持让弃疾担任陈蔡公,负责陈、蔡地的事务。
二、厉公讨伐郤氏
晋厉公奢侈,有很多宠信的大夫。从哪陵回来,打算全部废掉其他大夫,而立他的身边宠信的人。胥童因为胥克被废,怨恨部氏,却为质公完信。郤锜夺占夷阳伍的土地,夷阳伍也被污公宠信。部犨同长鲁矫争夺土地,郤犨把长鱼矫抓起来并且囚禁他,和他的父母妻子儿女系在一根车辕上。不久以后,长鱼矫也被厉公宠信。栾书怨恨郤至,因为他不听从自己的主意而让楚军打了败仗,想要废掉他。派楚国的公子茂告诉厉公说:“这一战役,实在是郤至召来我们的国君的,因为东面齐国、鲁国、卫国的军队还没有到和晋军的统帅还没有完全出动,他说:‘这一战晋国一定失败,我乘机拥立孙周来事奉君王。’”厉公告诉栾书。栾书说:“大概有这么回事。否则,难道他不顾虑死而接受敌人的使者吗?君王何不试着派他去周王室并以此考察考察他呢?”郤至到周王室报告鄢陵之战的胜利,栾书派孙周接见他。厉公派人窥视,相信了,于是怨恨郤至。
厉公打猎,与女人一起先射猎禽兽然后喝酒,然后让大夫射猎。邵至奉献野猪,夺人孟强夺走野猪,郤至射死了孟强。厉公说:“季子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