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7) - 鬼谷子智谋全解 - 野谷道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章《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7)

反应

反应第一

古之大化者1,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2;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3。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4。

言有象,事有比5。其有象比,以观其次6。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7。以无形求有声8,其钓语9合事,得人实也。

若犹张置网10而取兽也,多张其会[11]而司之。道合其事[12],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13]。常持其网驱之[14]。其言无比,乃为之变[15]。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16]。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17]。

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18]。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19]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20]。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21]。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22]。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23]。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24]。

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25]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26];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注释】

1古之大化者:化是指教化,大化者指教化众人的圣人。

2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同返,返回,翻过来。覆,翻过去,反面。都是反复的意思,追溯过去的经验,进行研究以面对当前,认识未来。对事物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思考。

3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动静,指言行;虚实,指思想。不合,即反常。全句意谓,言行思想不合情理,出现反常,则可通过周围与以往的情况去推究;理不合,实相求。

4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此句陶弘景注:“谓言者或不合于理,未可即斥,但反而难之,使自求之,则契理之应,怡然而出。”

5言有象,事有比:象,类比;比,譬喻,陶弘景注:“象谓法象,比谓比例。”

6其有象比,以观其次:意谓言谈时通过类比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达到知事明理的目的。

7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前者指论证方法,后者指修辞技巧。

8以无形求有声:意谓由于借助逻辑方法和修辞技巧,所以能不言理而理自明。

9钓语:如钓鱼投饵一般,在交谈时给对方以诱饵,一便引出对方的话头。

10置网:捕兽的网。

[11]会:聚集的意思。

[12]道合其事:这里的“事”,与上文“钓语合事”的事,均指对方的心事。陶弘景注:“道合其事,被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

[13]此钓人之网也:象比方法是诱动人心的置网。

[14]常持其网驱之:经常把握象比的方法诱动对方。

[15]其言无比,乃为之变:言谈难作喻譬,就要变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