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帝王之才
第212章帝王之才
穆邵凌走到凉亭边缘,轻扬起头,脚尖轻点,身形旋跃间摘下两盏灯笼,灯灭,凉亭里的光线骤然一暗。
原本四盏灯笼同挂尚且觉得视物不便,如今摘下两盏,光线更加昏暗。
“这是何意?”
陈公出声询问,穆邵凌不语,等视线适应了光线之后,转而看向亭外,隐隐约约看到一条小路蜿蜒着通向远方。
陈公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是老朽身在局中看不真切。”
原本陈国的局势就像置身于凉亭中的人,存在视线上的盲点,四周是能吞噬掉人的黑暗,想要寻找一条明路,却被高悬的灯晃花了眼,看不见出路。
一盘散沙,实力相当,无法将力量统一集中起来,单看皇室这一盏灯,光芒何其微弱!而一直忌惮的二王,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因为一直看不见退路而畏首畏尾。
“陈国皇室羸弱,其他势力各自为政,乍一眼望去是一座座难以翻过的山峰,但细细划分,每一个人都有弱点,每一个人都不够强大。”
穆邵凌分析道,陈公点头附和。
“确实如此。”
长久下去,分裂是必然的,显然陈公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一个国家,君臣等重,这样的模式不会长久,就算没有陈暮雨的“卖国”,陈国分崩离析也是必然的结局。
总归是……不甘心,先皇打下的江山,就这么……拱手让人?
陈公重重的叹了口气,无奈道:“老朽已无能为力了。”
无论是谁,只要善待陈国的子民,他只能认输。
穆邵凌却摇了摇头。
“高坐朝堂的君王思虑的是如何一统天下,令四海臣服,而奔走于前线的将军想的却是如何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百姓才是天下兴亡的关键,可惜很多人为了野心而罔顾百姓的生命,将领在君王眼中成了杀人的利剑,士兵在上位者手里冲锋陷阵变作垫脚石,究竟谁更可悲一些。”
陈公恍然,既佩服他这番话,又觉得羞愧难当,他在陈国被尊为帝师,流过之中与北齐太傅陈常川并成为“二陈”,四海之内,文人学子高官将领皆称他一声陈公,可他的见识仅仅局限在陈国的朝堂上,局限在替羸弱的皇室凝聚朝权的权力斗争中。
自以为睿智,实则冷血,口口声声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黎民,却一直冷眼看着百姓在乱世里浮沉。
扪心自问,可曾做过一件事有益于百姓?
“听君一番话,胜读十年书。老朽实在是汗颜,白活了这么大年纪,白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竟将圣人的言论抛掷脑后,做起争权弄势的小人来了。浮沉一生,竟不如后辈通达情理。”
起身作势就要深揖,穆邵凌上前半步止住他的动作。
“先生乃当世大儒,不必如此,我这番话并不是为了让先生低头,而是告知先生我的志向。天下一统,百姓才能免于战乱之苦,才能放下国与国之间的成见仇恨。天下与陈国一样,各方势力各自为政,一盘散沙,需要有人来拨乱反正,天下兴亡,也需要先生这样的饱学之士。”
“该是后生给先生行礼才是。”
穆邵凌正身一揖,陈公感动的热泪盈眶,连说三个“好”字,亲手为他续上茶水。
“王爷高见,想必身边有不少能人异士追随,听闻王爷奉圣谕拜入太傅陈常川门下,一直听闻北齐太傅的名声,可惜无缘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