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畅想未来 - 对错一比六 - 乡村别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对错一比六 >

第5章畅想未来

人不能停留在过去,或者只管活在当下,更重要的是要有美好的未来,才有前进的动力,人生才有意义。

送走师姐,我思绪万千,畅想未来,提笔写下。

《我的畅想》

未来如何?主要取决于自身和环境。环境不是一个人能够彻底改变的,许多代人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才有了现代文明,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啊!有人说:只能你去适应环境,不能让环境适应你。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不完全认同。我们不是还可以寻找、改变、创造环境吗?所以,自身是关键。

几岁时,我曾羡慕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了祖国慷慨赴死的荆轲;仰慕历史上数不清的英雄人物;敬慕为祖国、为人民、为理想甘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和爱国情怀,这也是我不愿出国,短暂出去又回来的原因。

在家里突发巨变,被迫流浪的那些日子里,遭遇了很多困难,承受了许多磨难,差点就自暴自弃了。要是那样,在古代就落草为寇了,在现代也许不会成为大奸大恶之徒,免不了是一个街头混混,岂不悲哉!可想到古往今来多少弱女子面对命运带来的不幸,都要抗争,何况我还没有山穷水尽,还有许多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命运虽然对我不公,但我不甘心,我要抗争,我要努力、我要强大。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在心里大声疾呼:我要用知识逆天改命。这就是我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不断学习,至今还在继续的原因。

现在格局已定,未来会怎样呢?

曾经羡慕那云深不知处,山高林密中的隐士,远离尘世的纷争,好不快活。现在看来,那是一种逃避,没有担当,不可取。

也曾向往惬意的田园生活。虽然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却也有丰收的喜悦。养一群牛羊鸡鸭,一切自给自足;娶一个美丽、善良、朴实、持家的姑娘为妻,儿女绕膝;忙时劳作,闲时我们一家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乡村的美景,唱歌跳舞;特别是雨天,我斜躺在床上,妻子坐在床边绣着花陪我,时而呆呆的欣赏一下妻子的美丽和善良,时而看看书,时而妻子和我商量着家事,谈谈孩子,聊聊柴米油盐,唠嗑牛羊鸡鸭……。可现在我有了你,你愿意吗?可能吗?田园生活有快乐的一面,也有辛苦的一面,我舍得让你去承受吗?

回到现实,我毕业后,也许会回到部队,继续为国防事业出力,也许会到中学当老师,用知识浇灌祖国的花朵,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不管是哪一种,我都会用一颗赤诚的心报效祖国,回馈社会,不负年华。

我们的感情,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爱情变成亲情,相互包容、相互体贴、相互关心、相互牵挂;我希望共同经营,让爱细水长流,来一次没有终点的爱情长跑,让她永葆活力,让她永远温馨、浪漫。

师姐:我的爱人,加油!我们一起努力!

我们的生活。

孝敬你的父母,养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要成为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坚强的后盾。

音乐是我们的共同爱好,也算专长,我们一起弹奏、一起歌唱、一起创作、琴瑟和鸣,有机会看看演唱会、音乐会,学习学习,提高提高。

我们一起探讨人生,提高境界,共同进步,比翼双飞。

我们一起感悟生活,记录有意义的、有趣的点滴。

我们一起出去旅游,欣赏山川美景,愉悦心情,放飞自我,陶冶情操。

我们一起锻炼,一起逛街,一起柴米油盐,过着接地气地生活。

我们一起在春日里田埂上、山谷里、山顶上、小溪旁嬉耍。

我们一起在夏日里,白天游泳,夜间赏月。

我们一起在秋日,手挽手散步,坐下来品茶、下棋、弹琴。

我们一起在寒冷的冬日里早上跑步,晚上依偎着看节目。

我们相互关心着对方,关注工作、关注生活、关注学习、关注喜怒哀乐。直到我们都头发全白、脸上布满皱纹,牙也不好使了,耳也不太灵了,眼也不再明亮了,皮肤不再光洁了,两双手还在相互搀扶着。

星期六下午,我将近期要学习的书籍、用具、换洗的衣服装进小木箱里,乘车赶往师姐那里。五点半左右,到了师姐单位附近的公交站,师姐已经等在那里了。

一下车,师姐温柔的说:“热吗?”如果不是人多,师姐一定会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

我说:“还行。”

师姐用手绢擦了我额头和脸上的汗水。“走吧。”

跟着师姐走了三、四分钟,来到了一个院子,这就是师姐上班的地方。

进大门后,我快速打量了这个院子,正面是一栋五层高的楼房,地基高出两边半楼;楼房的左边是一栋五层的单元住宿,一梯两户,挨着的是一间比教室略大的车库,里面停着一辆吉普车,还有很多摩托、自行车;楼房的右边是一栋三层高的楼房。院子里树下,五个人在摇着扇子闲聊。师姐带着我,经过他们旁边时,师姐对他们只是微笑了一下,我也微笑着分别和五人点了下头,从他们的目光和表情中看出了和善、好奇。进入右边的楼房,内廊式结构,楼的左边是洗漱间和厕所,楼梯的右边每边五个单间房。师姐介绍,底楼只有一家住了两间,其余是阅览室、活动室,二楼住着四家住家的,每家门对门的两间,师姐住走廊尽头左边一间,对面是一位未婚女子,三楼上住着几个单身职工。

第一次进师姐的独立闺房,有些激动,有些期待。门旁摆着一双粉色的拖鞋,这应该是师姐自己的,一双淡蓝色的男式拖鞋,应该是师姐给我准备的。床一面靠墙,一头靠窗,另一头用层板包挡,门开着也看不见床上。层板刷成粉色,上面挂着两排毛巾,上面一排四张,一人一张洗脸用,一人一张洗澡用;下面一排两张,一张擦桌用,一张擦脚用。旁边有一个多层小柜,柜面上放着保温瓶和洗漱的杯子、茶盅,下面有两层放着盆子,一个洗脸用,一个洗脚用。墙的另一面有几个挂衣服用挂钩。床前刚好靠窗安一书桌,桌上放着两本书,纸、笔。一个藤椅,一个小凳。翠竹画窗帘。

师姐等我看的差不多了,将拖鞋递给我:“换上,舒服一些。”

我换上拖鞋,进屋,将木箱放到墙边。来到窗前,窗外可以看到涛涛的江水。转身看了床上,挂住白色的蚊帐,铺着印着白色小花的浅蓝色床单,(看来师姐喜欢粉色、印着白色小花的浅蓝色、白色),中间放着象部队要求的那样叠成豆腐块的薄铺盖,靠窗的床头放着盖有粉色毛巾的枕头。简洁、温馨。

师姐拿了毛巾、面盆,“走,洗洗脸。”

到洗漱间洗了脸回到房里,关了门。面对面,师姐看着我,我就傻站着,看师姐究竟要干什么?怎么表示?一会,师姐忍不住一笑,给了我一个拥抱,“呆子。”我也不说话,就这样拥抱着。好一会,师姐才松开,从多层小柜里拿出碗筷,“吃饭去。”

到食堂打了各三两饭、小菜、肉。师姐和我默契的都没吃,端着回到寝室。

师姐将她那一份匀了一些给我。吃完后,师姐给我泡好茶,准备去洗碗筷,我说:“一起去洗吧。”

师姐说:“你可是第一次来,休息一下,不用你插手。”

师姐洗完回来,把钥匙给了我:“食堂每天早上、晚上都可以打一次开水,晚上还可以打热水洗澡。”师姐挎了她的小包,准备回家。

我打开小木箱,拿出写好的信递给师姐,师姐将信放进小包里,拉开书桌的抽屉,拿出信递给我。

我说:“我送送你。”

师姐说:“嗯。”

我和师姐来到公交车站,车还没到,我问:“师姐,多远?”

师姐说:“两个站。”

我说:“要不我们走走。”

师姐说:“好啊。”

师姐没有挽我的胳臂,我们肩并肩慢慢走着,很多行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师姐告诉我,她是在广播电台任音乐编辑,主持音乐节目,现在任务还比较轻,得心应手;台里准备开辟新栏目,可能会有新任务。台里领导、同事对人都很好、都很和善,基本没有尔虞我诈,人际环境比较理想,自然环境也不错。自己目前是尽力把工作做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