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传道授业 - 重回大宋 - 君当如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重回大宋 >

第55章 传道授业

最近赵满挺闲,没事儿就给姚平仲小朋友做做好吃的,顺带的教育教育上上课啥的。别人儿基本上都是躲着赵满走了。原因无他,赵满战斗力太强,基本顺他者昌逆他者亡啊。

老大姚雄被起了‘小熊’的光荣外号,至今还在军营内广为流传,还有向外发展的趋势,估计姚老大这辈子都得顶着个小熊皮了……其他人等,上至杨副将、姚副将(姚古)下至火头小兵,都被奴役了个遍。

最惨的是前段时间上边儿派来查粮草的肖押司,直接连官都给撸了。就因为拿了钱不办事儿,还想着克扣点儿粮饷,被赵满给碰上了,认为此人贪得无厌。也不知道赵满是怎么弄的,反正就是在给肖押司上报的账目上做了些手脚,肖押司根本没看出来,可等他再往上报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上边儿直接一个私吞粮饷的大帽子扣下来,肖押司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直接给一撸到底,彻底完蛋!(还有附带的好处,今年上头拨给会州大营的粮草多了一成。)

看着肖押司和他婆娘呼天抢地,赵满在人群中咬下一口苹果,不屑地嗤笑一声:“还以为他有什么大本事呢。就这种货色就能欺负住你们?”后边儿那句是赵满跟旁边儿的杨副将说的。

杨副将也是一阵感慨,可不是吗?看着街上鼻涕一把泪一把惨遭围观的肖押司,就这玩意儿也能把我们这群大老爷们儿都给欺负住了?杨副将深深地感到自己玄幻了。前几天还不可一世,鼻孔朝天,连他这有品有级的正经军官都不敢惹的肖押司,就这么灰飞烟灭了?

再扭过头看看身边一边儿潇洒吃苹果一边儿看热闹的赵满赵文书,只见此少年长身玉立,眉目如画,可谓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忽略啃苹果的动作)。再看看地上狼狈不堪的前押司大人,杨副将狠狠打了个哆嗦,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这位呀!悄没声儿的就把人给办了,杀人不见血,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于是乎在杨副将的‘大力宣传’下,整个儿会州大营都知道最不好惹的不是姚老大,也不是两位副将,而是新来的美少年小文书赵满。别看人家年纪小,别看人家长得柔弱,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没看姚将军和两位副将都对他点头哈腰的吗?没看上次那个谁谁得罪了他,官都丢了吗?你也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人家一根儿手指头解决的。不够分量的就别往人家跟前儿找不自在啦。

于是乎这段时间赵满身边几乎变成了真空地带,虽然大家也都知道赵满不会对普通的军营兄弟们干啥,但是吧,也许是出于一种敬畏的心里吧,总之吧……还是有点儿怕怕的。有迷信的小同志甚至以为赵满会不会是啥狐仙儿啥的。要不咋长得那么好看呢?(赵煦、赵佶:俺们老赵家基因好,还都千挑万选地娶漂亮媳妇,一代一代,筛选到现在,当然个个儿都好看。不信?看我俩!赵啤⒄运疲夯褂形颐悄兀。

就连一开始看赵满年纪小就空降当上文书的一众各种不服气人士,全都消停了,各种找茬都消失了,见到赵满也都是毕恭毕敬,点头哈腰,能躲多远躲多远。赵满连这点儿乐趣也没有了。就只好把注意力转移到被美食收买的姚平仲小朋友身上。反正他爹也顾不上他,让这么个小东西天天跟着去校场看训练,多没劲呐。

赵满也听说了,姚古还没成亲呢,姚平仲其实是姚古一个战友的儿子,战友牺牲了,孩子娘早就不在了,就留下这么个孩子,姚古就义不容辞地接手了。姚古倒是真心疼爱孩子,只不过他自己也是糙汉子一个,没啥带娃经验,工作又忙,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平平安安就不容易了。偶尔有空教孩子认两个字儿,孩子都能高兴半天。

不过这种情况到赵满出现就完全改变了,姚平仲毅然决然地抛弃了糙汉子老爹,转投了‘英俊潇洒又足智多谋’(赵满自我评价)更重要的是还烧得一手好菜的赵老师的怀抱。

姚古一看这情况也就自暴自弃了,任由他儿子认了赵满当师父,还在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姚雄的撺掇下,正式行了拜师礼。

于是乎负责任的兼职教师赵满小少年正式走马上任,他工作认真刻苦,兢兢业业,不只教孩子识字,教四书五经,还会教一些在大人看来有些奇怪却很实用的东西,比如简单的数学……他教的天文、地理也跟别人的不大一样,至少偶尔路过的姚雄几个是这么觉得。

赵满就是因为姚雄几个都是大老粗,才敢这么教。换成是稍微有点儿文化常识的,都得露馅儿。反正他们几个即使觉得他教的跟别人不一样,也不知道这差别到底有多大,更不会去注意这些个小细节。反正他还教极为正常的四书五经嘛,大家也不会想太多。

赵满倒是放开了教,反正小孩儿就是一张白纸,怎么画都行,完全接收。结果就导致了被赵满培养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医卜星象样样都懂的姚平仲小朋友……从此基本没朋友。为啥?因为他跟别的小朋友世界观完全不一样啊……

天圆地方?我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吗?不信你一直朝一个方向走,最后肯定能回到出发点。

我都告诉你天上的星星也就是个普通星球了,你还祈祷个啥?

人是用大脑思考的,不是用心脏。心脏就是个泵,负责供应血液的。啥叫泵?泵就是……啥是血液?

这你也不知道?咱俩还能愉快的聊天吗?

……

直到他亲亲师父终于良心发现收养了一个叫韩世忠的小孩儿,才结束他悲惨的没有朋友的童年生活。然后他就高兴的过上了每天吃饭、睡觉、欺负小弟弟的快乐新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可能是受无良师父的影响,这个小弟弟成长速度实在太快,没过两年,姚平仲的日子就变成了吃饭、睡觉、被弟弟各种奴役了……此处省略泪千行,语万言……

然而未来的大将军姚平仲同志还是非常感谢当初只为了看自家老爹吃瘪,而撺掇他正式拜师的大伯。这个师父拜的真是太值了!你能体会那种不管你干啥,始终有人给你撑腰的感觉吗?你能理解那种不管咱打仗打到哪儿,永远不用担心粮草跟不上的爽快吗?……不能吧。

这就是官家是你启蒙恩师的感觉呀!而且还是官家唯一的入室弟子哦!(废话,人家一共就在外流浪那几年,以后当了皇帝了还哪儿能乱收徒弟。姚平仲:所以说咱命好嘛,嘿嘿嘿……此处省略姚平仲习自他师父的习惯性奸笑。)

不过赵满也不是全都教那些稀奇古怪的,人家也给老老实实地讲解四书五经和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的。这些毕竟是时下的主流理论和必备文化知识,赵满是不会让小徒弟输在起跑线上的。让赵满惊奇的是他自己居然讲解起这些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完全无障碍无阻滞,连个停顿都不用有。

有时候讲解某个典籍的时候,赵满的脑子里会出现一些突如其来的画面,有时候是几个锦衣华服的小孩子一起在学堂的画面;有时候是一个小孩子写字的画面,那孩子写得很好,字体俊秀,笔锋犀利,甚至都不像是个孩子写的;有时候甚至是以自己的视角,在跟对面的小孩说着什么,他甚至看得到那孩子开心的笑容,还有教书的先生(教书的先生苏大学士:……)……

这大概就是失去的那个过往,忘记的那些人吧。莫名的,赵满觉得有些感伤,他很想知道这些人现在在哪里?又跟自己是什么关系?然而天下之大,又该如何寻找?又到底该不该找呢?

暗自神伤的赵满并不知道,自己的经史子集高水平教学直接导致路过办事儿的州府文书刘新呆立当场,认认真真地站在门外听了一个时辰的墙角儿,从此后对会州大营的赵小文书推崇备至,钦佩有加。以后会州大营的兄弟们去州府办事儿都顺利得多,还是多亏了赵满赵文书的功劳。

不过刘新刘文书很快就见识了赵小文书的多面性。再见到自己心中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读书人赵小文书时,免不了又一次呆立当场。也不怪他,他来时,赵满正和姚雄几个在院子里架起火堆现场烤肉,那叫一个火光熊熊、热火朝天呐。那氛围,那热烈,一群糙汉子露胳膊挽袖,更有甚者直接打起了赤膊,喝酒的喝酒,猜拳的猜拳,赵满在一众人之间格外的引人注目。那样清风朗月的一个人,居然站在这一群蛮汉之中,还端着酒碗跟那一帮子人喝酒吃肉打成一片。实在是,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