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天壤之别 - 我欲修仙之九天九妖唯我独尊 - 我在划船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31章天壤之别

参加这场测试的考生们依次进入屋内,由丹书长老卫中锦亲自考验。先测试完的考生从另一条路离开,以确保考题信息不被泄露。

哪怕给到每位考生的时间再短,整场测试完成也至少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对于卫中锦来说,需耗费极大的精力。

由于一开始并不知道测试规则,林羽和张虎慢慢悠悠跟着众人前来,结果排在考生队伍的后半段,如此一来估计要到深夜才会轮到他们进场考试。

张虎有些不淡定了,拉了拉林羽的衣角说道:“师父,要不我们到前面插队去。”

眼下场合,插队这种行为显然不妥。林羽摇了摇头,而后席地而坐,竟开始盘膝打坐。既然林羽不同意,张虎也就没有了插队的念头。看着林羽打坐,他无所事事,于是躺在林羽旁边,高跷二郎腿睡起大觉来。

进入屋里考试的弟子,有的时间较长,差不多有一盏茶的工夫,有的时间很短,估计也就几个弹指的时间就从屋里出来。

虽然屋外的考生并不知道考试的内容和里面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凭经验觉得。进入屋里时间特别短的考生,必定是通不过的。

随着时间流逝,太阳从考试开始时刚出东方,到了日暮西山。等到夕阳最后的一丝光线淹没在地平线下,才终于轮到林羽。

一名明月观弟子准备将林羽带入屋内进行测试,却被张虎拦住。张虎恳求林羽道:“师父你行行好,让我先去吧,我实在是无聊难受,就快要憋不住了。”

林羽平日不教张虎修为心法,但张虎依然一口一个师父。眼下无关紧要的小恩小惠,林羽必定不会吝啬,他点点头,让张虎先去。

张虎大大咧咧进入屋子,依然是一副之前在村里小混混的模样。他对屋里的一切摆设都不感兴趣,只关注和测试有关的重点。

他看到屋子正中间一人一桌,那人正是明月观丹书长老卫中锦,桌上摆着三件物品:一把折扇、一个葫芦、一块圆形的玉石。

卫中锦语气深沉,似散发浑厚的修为说道:“年轻人,观察这三件物品,你对此有何感悟?”

张虎挠了挠头,这老头有些奇怪,三件寻常物品而已,能有什么感悟?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张虎拿起折扇,啪地一声打开,然后扇了扇风,自言自语道:“嘿,这扇子不错,夏天热的时候能扇风,要是再大点儿就好了。”

接着,他拿起葫芦,摇了摇,听到里面有声音,好奇地打开葫芦盖,发现里面有几颗小石子。“哈哈,这葫芦还能装东西呢,以后出门可以装点儿小零食。”

最后,他拿起圆形的玉石,在手里抛了抛,说:“这石头挺圆的,要是能当弹珠玩就好了。”

这就是张虎的感悟,他的见解真是“独到”,在所有参加测试的考生中,谁都没有这么“独到”的见解。

张虎尚未发觉,卫中锦的表情格外阴沉,分明怒火中烧。就在张虎还在摇晃着扇子,啪啪扇风时,卫中锦一拍桌子,起身说道:“蠢货,你就是蠢货,你给我滚出去!”

张虎被卫中锦突然而来的怒火吓了一跳,他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灰溜溜地离开了。

在张虎被骂跑之后,下一个就轮到了林羽。

在一名明月观弟子的带领下,林羽走进了那间屋子,顿时感觉一股宁静而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羽环顾屋内,四周的木质板材略有斑驳的痕迹,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墨色晕染间,给人一种空灵悠远之感。木质的格栅窗,糊着半透明的窗纸。摇曳的烛光映在上面,带着柔和与暖意。

屋子中央摆着一张简洁的书桌,木质纹理清晰可见,桌面平整光滑,似乎能映出人影。桌上依然齐齐地摆着那三件物品:一把折扇,一只葫芦,一块玉石。

木桌后面,一位老者端坐,正是卫中锦。

林羽很有礼貌地朝卫中锦一拜,道:“在下林羽,拜见卫长老。”

听到林羽二字,卫中锦原本微闭着的双目忽然睁开。想起执法长老邱炳说起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轻人,背着一根树枝。

卫中锦此刻见到了那根树枝,枝头弯曲,其余部分笔直。定是那根有可能是诛魂剑的树枝,而此人也正是邱炳所说的那个林羽。

卫中锦内心的好奇强烈到了极致,要不是此时此地时机不对,他定要将林羽背上的树枝抢来看下,这小小的一根树枝到底蕴藏什么玄机,和诛魂剑有什么关系?

此刻,卫中锦神色波澜不惊地指着桌面,对林羽说道:“年轻人,观察着这三件物品,你是否有所感悟?”

林羽毕竟年少,他觉得想要凭几件物品说出感悟着实有难度。他的目光很不自信地从卫中锦身上移开,又看向桌面。

然而当他专注于凝视那三件物体的刹那,他感觉身形震动,似乎有一股来源奇特的意识与他产生共鸣。

这种感觉,有点像当日参加纳新初试时背诵道门心法时,也有一股奇特的意识帮助他轻易背诵心法全文。

只不过上一次是背诵,这一次则更进一步,帮林羽解读。

只见林羽目光炯炯,专注而又深邃。他先拿起折扇,轻轻展开摇曳,感受着扇子带来的风。那时的林羽,自信而又老道,绝不是林羽这样的年纪该有。

随后,林羽从容说道:“这把扇子,打开时看似柔弱无力,仅仅是一层薄薄的纸张和纤细的竹骨,然而,它却能带来如此宜人的凉风。这不正如道家所言,柔弱胜刚强吗?柔弱的力量有时确实可以战胜刚强。看似柔弱的水,却能滴穿坚硬的石头;看似柔弱的小草,却能在石缝中顽强生长。扇子虽弱,却能在炎热的夏日为人们带来慰藉,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柔弱之美。”

卫中锦惊讶地望着林羽,他不敢相信的自己耳朵。林羽所言,基本接近于标准答案。若是用分数来衡量,之前的那些考生中有少数勉强可以给到80分,那么林羽的答案可以给到150分。

如此巨大的差距,卫中锦组织过几十场这样的测试,从来都不曾见过。这林羽到底是什么来头?令卫中锦极为不可思议。

而此刻,测试尚未结束,林羽还在继续。只见他轻轻放下折扇,拿起一旁的葫芦。葫芦圆润饱满,色泽深沉,散发着一种古朴的气息。他将葫芦拿在手中,端详片刻后说道:“这葫芦的形状完美地诠释了道家的包容和虚怀若谷,葫芦胸腹空间大,仿佛能容纳万物。它就像一个智者,胸怀宽广,不拒细流,能接纳世间的一切。这正是道家倡导的包容之心,容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人和事,不偏执,不狭隘。”

此刻,卫中锦的震惊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他简直不敢想象,世间竟然会有这样的少年,他对道法的了然与通透,甚至远胜已在明月观中修行了数十年的弟子。

正在卫中锦思绪翻涌之际,林羽已拿起那块圆形玉石。玉石光滑圆润,闪烁着温润的光芒。林羽将玉石握在手中,感受着它的质感,片刻之后缓缓说道:“这玉石能让人领悟到道家的圆融思想。为人处世应圆融通达,有进退,不极端。圆融并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一种懂得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就像这玉石,没有棱角,却有着坚定的内在;没有尖锐的边缘,却能以柔和的方式与世界相处。它提醒着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妥协与包容,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挑战。”

这答案又是那么的完美。若不是顾及明月观丹书长老的最后一点脸面,卫中锦必定立刻拍案叫绝。

卫中锦心中暗暗下决心,林羽的每一个答案,他都要给到超过100分满分的150分。但是他要给林羽的总分,绝不是三个150分的相加,而是要相乘,正是这样一乘,与此次测试的第二名拉开天壤之别。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第一次,一个参加智慧测试的年轻人竟令卫中锦由衷钦佩。虽然此刻这个年轻人尚未进入道门,但卫中锦分明感觉到,若是不出意外,林羽必定能顺利通过复试,进入明月观。再假以时日,他会成为道门骄子,而现在明月观中的这批老老少少,恐怕无人能及。

卫中锦向来惜才,此时心中产生十分强烈的愿望,等到林羽通过纳新复试,成为明月观弟子后,要收他为闭门弟子,要将自己的一生修为都传承给他。

因为卫中锦觉得,日后这个年轻人必定能将他的传承发扬光大。

卫中锦激动的内心久久难以平复,就连握笔的手都在颤抖。他在竹简上写下林羽的名字,又在名字下方写下两个大字:“通过”。

而对于其他人,卫中锦只会小心谨慎地写上一个数字,那是他们的答案得到的分数,之后会有明月观的弟子根据分数排出通过之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