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惊梦
巴黎,她为之拼搏了整整一个周期。
最后却也只能以团体赛的方式出征,虽然也有遗憾,但王曼昱也很开心。为国家荣誉而战,这也是她作为乒乓球运动员最高的赛场之一,多少运动员穷极一生的追求。
奥运会、世界杯、f1——世界三大赛。是哪怕最不关心体育赛事的普通人也会认识运动员的比赛。
有太多天才在这里惊艳亮相,或者说世界杯上一球出名,然后人生此后天差地别。
曾经的东京,现在的巴黎,她已经努力过了,她非常努力了。
但是人生就是如此,就像他说的那样接受一切事与愿违,接受一切发生,或者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
即使一次次说服自己,但人终究不只是理性生物,她一再调整,当真正坐在看台上,那种他人在场上拼搏,而我只是看客的巨大失落感还是席卷而来。
那天的看台上林高远比她先来,碍于要避嫌,他们没有过多交流,这场决赛对国家队来说至关重要,大家都很认真也很紧张,他们俩也认真观赛。只是在这样的紧张氛围中,她还是会有一点点走神。
那一刻的你在想些什么呢?
是你配了那么多混双还是跟他的七年16场混双。是他之后再无直通可他最终也没能去到的东京,还是两届八年依旧无缘单打。
运动员的青春很短暂,也就这么长,这个项目对女选手来说还算维持的能长一些,但也就那么一点儿,没有多少。王曼昱有时候会刷到其他项目的女选手,作为冬奥大省,她的家乡盛行冰上运动,她也曾无意中刷到过花滑的比赛,也有所了解。
后来,后来呢,是跟她的队友们截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走向。离开、退回省队、沉湖、退队、退役、伤病、无缘赛场、销声匿迹。
运动员的青春珍贵却好像一文不值又微不足道,如果用汗水浇灌,那这片土地会树木丛生;那如果是泪水呢,那可能只会是寸草不生。
再见,我的冰场;再见,我的球台。
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训练馆从来不缺熟悉的面孔也更不缺年轻的陌生面孔。曾经被称为小将的她看着更加年轻充满朝气的面孔,也不免想,我也不年轻了呢。嗐,我永远年轻,永远18岁。
王曼昱从来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但她有时候会突然觉得没有信念支撑她了,她好像被淹没了。被叫喊声、被喧嚣声淹没了。
这时候,林高远就会来安慰她,绞尽脑汁的想要安慰她,但是,他自己都惨兮兮的,哈哈,还怎么安慰她啊。也太没有说服力了吧。他举的例子,比如f1赛车手的励志人生,听得她满头雾水,毕竟毫无印象。
还是小胖,永远作为鸡蛋灌饼能力者的小胖大王拯救了懵圈的两个人。大王现身说法,他清了清嗓子,“鱼……”
迎来好兄弟的眼神杀,算了,这个死恋爱脑,我不跟你计较,“曼昱,这也正常,你知道足球比赛吧,那你想,尤其是客场作战的时候,几乎全是对手的球迷,有些魔鬼主场,可能你拿球射门的时候全场几万人都一起发出嘘声,都在骂你,你想一下,如果踢飞了点球,那简直是……”大王的声音低沉下去,“你知道的我喜欢的皇家马德里,c罗啊,梅罗天骄,他刚登录伯纳乌球场时,状态不佳也会被美凌格,也就是皇马球迷嘘,因为他们既要胜利,也要踢的漂亮。
你想想,我们再惨,场馆也没有好几万人一起追着骂吧。”也很是苦中作乐了。
“东哥,我知道了,谢谢你。”她道谢。
“没事,这有什么啊。”大王挠头。
即使有再多劝慰的话也还是需要自己走出来。
王曼昱女士做到了。
比赛结束,林高远陪练任务结束,离开。
王曼昱却突然觉得孤单也开始有压力,他的离开也放大了她的焦虑。
但是团体赛对她来说是她唯一的机会了,只能赢,不能输。
她的睡眠质量不佳,第二天又要训练,适应场地,她必须尽快入睡,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实在没忍住,给他发了微信,然后闭上眼睛,这才艰难入睡。
不要,不要。
她从梦中惊醒,幸好幸好,原来是一场梦啊。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