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赏花之宴 - 养个皇帝当小攻 - 陆屿安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章 赏花之宴

转眼间就到了五月,正是花中之王牡丹开的最艳丽的时候。陈大人的赏花宴就在这时举办,他作为一州之长,遍邀州中学子,一同到陈府聚会。

“殿下可起身了?”陆珩修站在明珏的房门外问昨日里值夜的小太监。这小太监是刚刚从蕲州招上来的新人,王府里人手不足也只好挑一些身家清白的贫苦人家的孩子进来伺候。

“想是已经起身了吧?”小太监一边儿说着一边儿踮起脚朝里面看了看。

“简之,你进来吧,我已经醒了。”明珏听见外面的声响,开口说道。

陆珩修打发门口的小太监去打水,然后自己走了进去。见到明珏正自己穿衣服,陆珩修走上前去帮他把扣子系好了。

“殿下今日要去陈大人的赏花宴,还要抓紧些时间才好,毕竟蕲州的士林学子大多要来。”

“你同我一起吗?”明珏抓住了陆珩修正在为自己系扣子的手问道。

“自然是要一起去的,不止是我,天枢也跟着一起去。”陆珩修跟天枢相处的久了,也不在客套地称呼他为天枢大人。

二人正说着话,原本在门口的小太监便将热水并毛巾等洗漱用品都送了过来。陆珩修接过来便要服侍明珏洗漱,那小太监见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便默默退下去了。正退着却冷不防撞到了一个人。

“你长不长眼睛,主子跟前也这样?”来人语气严厉地呵斥道。这来人正是陆珩修调来明珏身边伺候的英顺,后来新招了一批小太监也都是十岁左右的,就都跟在英顺手下了。

陆珩修闻言皱了皱眉头,暗道怎么几日不见英顺,他竟然变成这样了。

“小的知罪,小的知罪。”那小太监一边说一边打了自己几个耳光,脸马上就肿了起来。

“停手罢!”陆珩修从房门里走了出来道:“殿下还在里面,你们就在门口这样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英顺见陆珩修竟然在,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好也跪了下来。“陆总管,奴才只是教导一下新人规矩。”

“你如何教导规矩我不管,只是也不敢再主子面前管人,污了主子的耳目。罢了,你下去吧!今日我来服侍殿下。”说罢又转向一旁跪着的小太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叫常平,是殿下赐的名字。”他这样说着又招来了英顺怨毒的眼光,英顺是从宫里出来的,自觉比他们这些新招的奴才高一等。但是偏偏自己都没有得到殿下的赐名,而这些新人却得到了这样难得的恩赐。还有陆珩修原本也不过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却摇身一变成了总管。

陆珩修一听他的名字便知道是从着以前的常喜他们起的,当下也说不清楚心里到底是什么感觉。英顺退下了,常平也下去上药,陆珩修便满怀心事地回房间去。

“怎么了?”明珏见陆珩修出去一趟又心事重重地回来了,心下不由得疑惑。

“殿下,您觉得小顺子怎么样?”陆珩修犹豫地开口。

“什么怎么样?我觉得挺好的,他为人仔细小心,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明珏不明所以地回答。

“是啊!只是我觉得他为人心性不好,方才我出去,正好撞见他在廊下训新来的常平。他才伺候殿下不久便作威如此,只怕不合适再伺候殿下。”

“就随你说的办吧!你既然觉得不好不妨将他调到别处去,只是他服侍我一场也要给他找一个好差事才是。”明珏对于陆珩修的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这样的小事如何会不同意呢?

“这个自然,殿下交给我安排就是。”陆珩修顺手将事情揽到了自己手里,却不知给自己埋下了怎样的隐患。有时候一些看似蝼蚁一般的小人物,当他站到关键的位置时,时常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

明珏和陆珩修一起用过膳后,便带上天枢和几个护卫去陈府赴宴。虽说明珏已经特意来早了,但是陈府的后花园里依然是已经有不少的人来了。陈定听见外面门房的人来报:王爷到了。便赶紧带着一众士子前去迎接。

“恭迎王爷。”众人都在明珏的车驾前躬身道。

陆珩修先下了车,然后伸手将明珏扶了下来,明珏下了车道“诸位不必多礼。”众人方依言直起了身。

“王爷,下官为您带路。”陈定说着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明珏迈步跟上了。

明珏今日穿了一件宝蓝色的锦袍,用一只玉冠将头发都束在了头顶,端的是神采仪然。陆珩修则是一身藏青色长袍跟在明珏身后,天枢则带着三个身着黑色劲装的护卫守候在二人身后。再后面便是一群悄声议论的士子们。

众人回到陈定的后园,都坐定了,陈定便吩咐着将酒水都摆上来。

“王爷,原本是打算这将这宴会在夜间举办的,届时秉烛夜游、观花赏月更是别有一番趣味。只是未免太过靡费,王爷自京城而来,想必盛宴自然参加过不少,如今就委屈些凑合着看吧!”陈定客气地道歉。

“陈大人哪里的话,这满园盛开的牡丹就着这明媚的春光难道就不是美景了吗?何必白白耗费民脂民膏。”明珏倒是毫不在意。

“王爷说的极是。”陈定没想到眼前看似温和的少年竟然会给予自己如此锋利的回击。

“既然是文人宴会,不如大家就眼前之景,做些诗句才好。若是谁得了魁首,孤自然有彩头的。”明珏说着,陆珩修便捧出了一只檀木的小盒子,在众人面前打开了,里面正是一颗硕大的南珠。

众人见肃王发了话,又有彩头可以拿,谁人不想出一下风头呢?

只见一个白衣书生站上前来,作揖说道:“在下白信,不才书生,愿意作诗一首,抛砖引玉。”

白信说罢便自顾自地吟道: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吟罢朝在场众人拱了拱手,颇为得意的样子。场上稀稀拉拉倒也响起了几声叫好与掌声,但却也没有多大的反响。

“这首诗虽然不错,但却也算不得什么佳品,也只是寻常之作罢了。”从人群里走出来一个青衫的青年,手拿折扇倒是衬得他风流倜傥。不过言语却是有些恶劣了,文人相轻这句话看来果然不错。

“哦?程兄若是做得好,怎么不作一首出来叫大家看看。也好叫我们见识一下,什么是上品佳作。”

话一出口就有不少人响应,这程书生也不好推拒,只得自己也作上一首。只听他思索片刻缓缓念道: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他这一首却是一首七言绝句,虽然简短却也是别有一番意蕴。实则他也是个有才的,只是这轻狂之态更胜白信。

“果然不错,蕲州正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过在座人多,这样一一念来未免太过耗时,不如本官差人送上笔墨,有意者自将自己的诗作呈上来给王爷看可好?”陈定为防这些书生乌眼鸡一般斗起来,只好出了这么个主意。

众人见知州大人发话,自然无不同意。何况有些人不够自信,原本没有勇气去当众念诗的,现在也有了机会。自然无不欢喜。

“孤听闻陈大人当年是进士出身,还是位探花郎,难道陈大人就不下场作一首吗?”明珏看着学子们铺纸磨墨、敛袖走笔干的热火朝天的场面,问坐在自己身边的陈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