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继续游说
“殿下不问如何谋划,反而先问草民的身份,可知殿下是谨慎之人。草民就算是说了自己的身份,殿下也不可能尽然相信,势必要自己派人亲自查证才是,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浪费时间呢?”陆珩修巧妙地避过了庆王的疑问,他来得突然,只来得及编造一个虚假的身份,说得多了只怕庆王以后查起来不好掩饰。
“哈哈哈,”庆王闻言仰头大笑了几声,赞许道:“先生果然是个聪明人,那就请先生说说自己的计策吧!”
陆珩修闻言再拜,接着道:“殿下的劣势在于对朝廷的掌控还不够,虽然许多大臣已经向殿下靠拢,但是其中大半态度暧昧不明。六部九卿等馆阁重臣更是纷纷退避,不曾明确表态,想来殿下也为此发愁。”
“不过,这孤何尝不知。内阁之中多为段文正之人,他历经三朝,又曾供职翰林院,可谓是门生故旧遍布天下。有他和孤作对,其他人哪里敢明确表态。”
“殿下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要段阁老肯站在殿下这边,殿下还愁没有储君之位吗?草民前来相助,就是要为殿下得到段阁老的相助。”
“哼,”庆王听陆珩修这样大言不惭,冷哼一声道:“看来你对事情的了解还不够,段文正那老匹夫有一个女儿叫段沐嫣,正是父皇最宠爱的嫣妃,当初她甚至可以跟皇后一争上下。而她有个儿子,就是瑞王。瑞王当初被废为庶人,便是孤力主而行。段文正恨不得孤死,怎么可能再帮助孤。”
“殿下所言谬矣,草民既然敢毛遂自荐,便早就知道殿下和段阁老龃龉的原因。过去段阁老自然是一心想着要扶持瑞王,但如今瑞王已是庶人,嫣妃也被贬,他却不得不为段家考虑。眼下豫王跛足,秦王无谋,十二皇子又太过年幼,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还是殿下。只是殿下和段阁老素有恩怨,段阁老就算是有心合作,也不敢贸然行动罢了。”
“这权力场中,哪儿有什么长久的恩怨,只有永恒的利益罢了。这样简单的道理,难道庆王殿下还不明白吗?”陆珩修意味深长地说道,却是一语道破了千百年的历史人心。
“那先生可有良策?”庆王闻言多了几分恭敬,一开始倒真是他小瞧这人了。
“草民愿意牵线搭桥,替殿下在中间谋划。”
“可你一介布衣……”庆王还是有些怀疑,他不是没有像段文正示好过,但都没有什么成效,眼前之人当真有这样的能耐吗?
“正是因为草民一介布衣,方才跳脱出朝堂党争,能够看清利弊。”陆珩修斩钉截铁地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你踏入这风波之中,冒着性命危险,到底是为了什么?”一直沉默着的陈韩轩问。这样从天而降一个奇才来帮助王爷,也未免太过巧合,太过奇怪了点儿。
“为士者,为名为利,难道还不够吗?若是草民能够帮助殿下荣登大宝,那么就算不能出将入相,也可得俸千石,衣食无忧了。”陆珩修坦然道,仿佛追名逐利都是理所应当一般。
庆王点点头,他能够理解陆珩修,多少天下英雄,不过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那先生可有什么需要孤配合的?或者是先生生活上有什么要求。”庆王如此说便是招揽之意了。
“日后有需要王爷配合的地方,草民自然少不了麻烦,只不过眼前倒是有一件更为紧要的事情。”陆珩修说到这里,俊朗的面庞上却是显现出一丝窘迫来。
“先生不妨直说。”庆王豪爽说。
“在下住在挥金楼,所费颇多,如今已经交不起店金了。若不是如此,草民也不敢贸然找上殿下。”
“原来如此,孤会派人送先生回去,他们自会替先生解决,先生不必再担忧了。”庆王说着让陈韩轩出去叫来了两个侍卫,将陆珩修护送出去了。
“殿下,您为何不把他留在府中呢?”陈韩轩不解地问,这个陆简之来路不明,王爷怎么这么轻易就相信了他。
“管得太紧又怎么能放长线钓大鱼呢?不过这般的人物,若是真如他所说是诚心想要辅佐孤,倒也不失为是好事一桩。”庆王感慨道。陈韩轩自小跟着他,的确是忠心耿耿,但是机敏和智谋都略逊一筹。而他看中了顾雪庭冰雪聪明,可又偏偏是明琅的人。
“殿下所虑极是,臣考虑不周了。”
庆王知道他本是如此,便不在意地岔开了话题,“不知道为什么孤觉得方才那个陆简之有些眼熟。”
陈韩轩闻言若有所思,附和道:“臣也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又记不确切了。”
庆王见陈韩轩一副为自己马首是瞻的样子,再联想到陆珩修方才的城府机变,心下便有些烦躁摆了摆手让他不必再说。
陆珩修从角门出了庆王府,天已经黑透了,秋夜的冷风一吹,陆珩修打了一个哆嗦,方才察觉自己已是汗湿重衣。
此刻他身后跟着两个不言不语的青年,陆珩修心里清楚,这两人虽然表面上是庆王派来护送他的,但是实际上还有一重监视的功能在。因此他也不敢全然放松,脑中仍旧想着应对的方法。
实际上他方才对庆王所言,都是模棱两可的话,他虽然说了自己没有钱住到挥金楼去,但是并未说自己之前就住在那里。所以现在倒也不至于立马露陷。最头疼的是明珏那边儿,他这样贸然地采取行动,全然没有同任何人商量,可以说是很冒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