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视死忽如归(二更)
应遥带着封俭的尸身回到入世剑宗时尚未过夜,郑传刚刚挑齐了和他一起去无亮城的人,因为收到了应遥的传讯符,又多准备了一些能用的法宝丹药,此时还没有出发,被应遥回来的速度吓了一跳。
“什么情况?”郑传用口型问应遥,“找到人了吗?”
应遥摇了下头,然后又点了点头,越过郑传扫了一下他挑的人,对上了长景湿漉漉的眼眸。
郑传明白应遥的未语之言,他忍住了回头看长景的冲动,抓着应遥出了房门,丢下一个隔绝声音的法宝,眉心不自觉地皱了起来,轻声道:“现在可以说了。”
应遥把装着棺椁的芥子戒交给郑传,和他讲了自己在西雪山上看到的场面,最后道:“我找遍了那片繁殖地,仔细感应下似乎处处有封师叔祖的气息,但没能看见他的元神。”
他猜想封俭的元神是为了护住雪熊们主动散于天地,但他现在没有办法说出这样的话,只能对此保持了沉默。
郑传近似耳语地说:“我会慢慢告诉长景。”
他抬手拿起法宝驱散灵力,收起了应遥给他的芥子戒,尽力换上一副平静神色,问应遥说:“还有力气再跑一趟无亮城吗?依你口中的情景,我挑谁去都靠近不了无亮城。”
“可以,”应遥毫不犹豫地说,“我和何兄一起去,路上他能带我一程,两个时辰够我缓过劲了。”
他和何湖第二天一早赶到了无亮城,正好碰上海上日出,新生的晨曦把海水染上了一层血色,显得海面上巨大无朋的漩涡如同绞过肉的刀,其上横行的灵气闻起来也有不详的味道。
整座无亮城都已经沉进了海底,应遥飞到漩涡正上方低头向下看时还能看见漩涡中心无水处露出的屋顶,他试探着往漩涡中心飞了一点儿,险些被中心高速旋转的灵气风卷进去,失去对身体的控制。
何湖在他上面三四十丈的地方,已经无法再降下来,应遥稍微远离了一些漩涡眼,从自己放在芥子戒中的木桶里拆下一块木板,看准方向向漩涡中心一扔。
木板立刻被绞进了风眼,以令应遥目不暇接的速度转了两圈,被灵气风撕成了碎片,然后混进海水里,眨眼又被挤压成了肉眼难以分辨的碎渣。
修士的身体虽然比木板结实得多,却不是无坚不摧,就算他勉力能下到海底,也必然没有余力挣脱漩涡出来,应遥不敢冒险,他上升回何湖身边,略有些犹豫地等着他的决定。
何湖修为远不及他,身上还带着伤,更没有办法下去一探,但他沉默地盯着漩涡看了良久,声音极轻地说:“我欠欢喜良多……”
“无亮城北百里尚在陆上,阿遥陪我到这里就够了。”何湖说,“我下去看看,城里两个渡劫大能,万一有一线生机,我眼下畏缩不前,日后无颜面对旧友。”
应遥没有阻拦他,只是从芥子戒中掏出来一捧保命的法宝丹药交给何湖,犹豫片刻,又把一枚“此路通玄”印拿了出来,苦笑道:“如今情景,我也没有别人可以赠此印,何兄拿着吧,遇事或许还能保一命。”
这场被大道打断的大道之争几乎把所有有名有姓的宗门牵连了进来,哪怕应遥此时称得上是修士中第一人,也不敢说自己能应付修真界的群起而攻。
他没办法把自己手里有“此路通玄”印的消息告诉他人,然后挑选一个合适的出来,因为那必然会导致下一场纷争,或许遂了大道心愿,却绝不是“入世”道剑修们愿意见到的。
何湖看了眼“此路通玄”印,又看了眼应遥的神色,由于良久,还是从他手里接过了印章。
应遥不再多寒暄,他和何湖约定半个月后在附近相见,就看着他一头扎进了血色的海水中。
温玉剑化成人形紧跟在他身后,何湖的气息顺着漩涡的方向转着飞速下降,但就在即将落到无亮城的屋顶上时消失不见了。
应遥安静地等了半天,仍没有感觉到何湖的气息重新出现,反而是漩涡旋转的速度有一些渐弱,倾泻的海水彻底地挡住了无亮城,叫他什么都看不见了。
然而海中波浪衰减,灵气却仍然没有任何平和的征兆,应遥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晴空万里,疲惫地用指腹捏了捏鼻梁,转头向方笠在玉简中嘱托的方向飞去。
无亮城北行百里是个凡人村落,已经人去楼空,多数茅屋在无亮城下沉时带来的地动山摇下倒塌,摆在院子里的石桌翻了个身,露出被黄狗圈过地盘的四条腿,被当做凳子的枯树树桩上长满了青苔,显然是很久没人在这里生活过。
应遥挨个茅屋找了一遍,最后在村落边一个看起来是做过路人买卖的茶肆边发现了方笠玉简中说的坟冢。
那就是一个粗陋的坟包,无碑无牌,若不是方笠的剑就插在坟前,应遥还不敢相信这会是他的埋骨处。
他走到坟前站了片刻,不知道该和方笠说点什么,只好放了两壶酒在剑边,伸手把他的剑拔了起来。
方笠的剑嗡鸣有声,不像封俭的那样沉默,救俗剑听了一会儿,和应遥说:“你方师叔祖说他喜欢喝边上那间茶肆的粗茶,把他葬在这就行,不用挪地方了,也别添什么碑啊牌啊,挡他视线,还耽误和茶老板唠嗑。”
救俗剑学起方笠语气还挺像一回事,应遥忍不住微微笑了下,在坟前跪坐下来。
他把方笠的剑托在手里,剑灵在他掌心上轻轻转动了下,似乎是看向方笠,过了片刻才又说:“我浸了海水,回去把我送去修修,放在藏剑阁最不惹人注意的角落里就好,太累了,我想歇个几千年再出门。”
应遥不知道方笠的剑是谁炼的,但他听方笠聊起过这把剑颇为传奇的经历,论起排解失去剑修陪伴的愁绪,剑应该比他有经验得多,因此他保持了沉默。
半个时辰后方笠的剑从它手上飞出来,打碎了一壶应遥摆在坟前的酒壶壶嘴,把酒淋了自己一身,含混地发出两声剑鸣,回到剑鞘中大醉不醒。
“负、负心汉……?”救俗剑努力分辨道,“王八蛋。”
毕竟不是自己的剑,不能随便往芥子戒里扔,应遥把它缠在背上,回到无亮城沉没的地方待了一阵,仍没有感觉到何湖的气息,和他约定的时间还有一段,只好先独自一人回了入世剑宗。
无亮城和西雪山外发生了什么的的消息已经传遍,只是还没有敢向应遥那样硬闯一番,也没有太多人知道其中原因。
应遥回到宗门后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和郑传一起准备葬礼,也没有点出人手寻找剩下几位师长们的踪迹,天鉴宗先派人登了门。
来的是之前和应遥切磋过的一位化神法修,因为听说林谨数天前到过入世剑宗,来向他打听踪迹。
“应该在无亮城中,”应遥回答,“等到灵气不那么狂躁了,或许可以去找找。”
他毫不藏私地讲了讲自己在无亮城那边看到的东西,然后送走了天鉴宗门人,又转回去和郑传忙碌。
除了和几位师门尊长有关的事情要尽快去处理,活人事更是千头万绪。
眼下能镇住宵小,叫他们不敢把为非作歹拿上台面的的渡劫期修士几乎已经可以确信失陷在无亮城和西雪山外,这又似乎是大道的手笔,胆大之人甚至敢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为祸乡里,中原乱成一团,应遥不过在宗门里待了三天,前来求助的传讯就险些把他淹没了。
应遥抽出空把这些传讯挨个翻建了一遍,总结出了眼下中原都是什么人在乱搞。
一是觉得执剑阁已经成了摆设,趁着还没有下一个冤大头出来管事,先把平时想做不能做的事干上一遍的人,二是原本就在修行有点儿邪性功法的修士,趁乱放飞了自我。
前者若是手头没有血债,被恐吓一番就能老实一阵,但若是滥杀无辜,甚至丧心病狂地活祭一城,就不能再放他们自由,或是不能留他们性命。
此等情况下入世剑宗不好再封山不出,应遥把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条缕清晰地和郑传讲了一遍,郑传和他相对坐着沉默了半个晚上,在面前的石台上徒手画了一个地图,标注出了应遥知道的已经生了乱象的地方。
“是得叫弟子们出山历练一番了,”郑传低声说,“大道倾覆,不能独善其身。”
虽然这算是不守承诺,但这种情况下入世剑宗若是继续封山不出,才是叫宗门弟子道心受损,只是没必要广发帖子告知众人。
应遥**乏术,修为再高也没办法管理住整个中原,他向经营许久的几个宗门和因为靠山失踪而处在风雨飘零中的执法阁索要了情报,依照紧急程度、距离远近和处置难易把需要处置的事情分成更详细的的任务,挂出来供同门们酌情挑选。
做完这些已经是半月后,到了他和何湖约定相见的时间,应遥暂时放下手中事,抽空跑了一趟无亮城。